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引导和鼓励服务业做大做强,按照《浙江省服务业企业奖励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企业自愿申报和各地推荐,产生了2012年度浙江省服务业十大突出贡献企业。突出贡献企业的评定,主要考量企业对经济增长、地方税收以及扩大就业的综合贡献。
按企业营业收入、税收、就业等相关指标计算企业的综合贡献分,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并对企业的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合法用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信用记录等情况进行了部门会审,实行“一票否决”。浙江省服务业突出贡献企业是引领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头羊。
中国移动:打造服务业标杆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于1997年在行业内率先在香港、纽约上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长为业绩优秀、管理出色、服务优质、行业领先的主导通信企业。截至目前,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5万人,年运营收入超过400亿元,为浙江省第二纳税大户,在网客户超过5000万户,规模位居各省前列,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主导运营商。
秉承“质量为先”理念,打造服务业标杆。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围绕“服务界面最亲”、“服务品牌最齐”、“服务方式最新”等“七个最”的要求开展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形成了一整套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服务质量体系。
遵循“服务为根”准则,开展服务创新。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始终以“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企业使命,将企业的发展融入社会信息化发展,以移动通信服务来不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自由沟通。在全国率先开展4G网络建设和体验活动,新一代的网络服务带动城市信息服务迈上全新的台阶。
坚持“服务民生”信念,履行社会责任。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始终以企业公民为己任,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遵守承诺,与社会共创共荣。近年来,先后开展“蓝色梦想”、“移动送光明”等品牌化、系列化社会公益项目,持续开展“绿色行动计划”和节能减排工作。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将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以“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企业使命,努力实现“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的愿景,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
省物产集团:物流天下 产通四海
浙江物产集团是浙江省政府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最大的大宗商品流通服务集成商之一,已连续3年入围世界企业500强,连续6年位居浙江省百强企业首位。
浙江物产以大宗商品流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业,经营范围涉及国内外贸易、现代物流、制造业、房地产、金融、投资“六大领域”。旗下拥有400余家成员企业,2家上市公司(物产中大600704、物产中拓000906),1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业务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近2万人。
浙江物产已走过了60年历史,经过了多年砥砺奋进、转型发展后,实现了从“中国500强”向“世界500强”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势头趋缓、生产资料市场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滑等严峻形势,浙江物产业务上加强供应链集成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管理上强化战略性成本领先的精细化管控,通过组织、业态、差异化等管理创新与资本运作、虚拟化、考核体系等支撑建设,保持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势头。2012年企业营业收入1968亿元,利税37亿元,进出口总额42亿美元,实物量销售钢材、铁矿石、汽车、煤炭等均为全国同行前茅。
展望未来,浙江物产既有外部服务经济需求巨大、内部竞争力业已形成、世界500强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的机遇,也面临外部经济环境峻、内部转型升级难、目标任务压力重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明道、取势、优术”,比对手学得更快、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省交投集团:以路为主,多元经营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要求,以原浙江省高等级公路投资有限公司为主体,吸纳省交通厅其他4家企业组建而成的一家省级交通类国有资产营运机构。
截至2013年6月底,省交投集团旗下拥有23家全资及控股子(分)公司、4家参股公司,员工总数20000余人。资产总额达到1444亿元,是成立之初(242亿元)的6倍,总资产、净资产分别居省属企业第一、二位。集团公司连续7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与浙江省百强企业榜单。
省交投集团坚持“以路为主,多元经营”的业务战略,立足向改革、管理、科技要效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目前形成了高速公路、海洋运输与港口物流、交通工程建设、房地产、金融证券“4+1”的主业布局。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省交投集团将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创新”总战略,加快构建“4+1”产业结构,实现“123”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最讲诚信、最有价值、最具投资实力”多元经营、跨国发展、全国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类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落实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宁波港:从“大港”迈向“强港”
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是宁波港口公共码头的经营主体,是全国最大的码头运营商之一。2012年,公司货物吞吐量完成4.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35.2万TEU;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67.1万TEU,箱量排名位居我国沿海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第6位。
国际一流的码头设施。公司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全面建成中国大陆主要的集装箱、铁矿石、原油、液化品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
覆盖全球的班轮航线。目前,宁波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全球前20名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已登陆宁波港。截至2012年底,集装箱航线总数233条。
完善的港口网络体系。近年来,宁波港积极实施“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开放战略,基本形成了以宁波港口为枢纽,沿海沿江“卫星港”、内陆“无水港”为节点的港口网络体系。
优质诚信的港口服务。公司以“强港报国、服务世界”为宗旨,践行“尊客爱货、诚信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细节始终、优中见优”的质量理念,坚持为船公司提供“24小时靠离泊”服务,确保班轮准班运营。
阿里巴巴:打造国内国际贸易大平台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企业,拥有阿里巴巴企业国际交易市场和国内交易市场两个旗舰业务。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www.alibaba.com),旨在打造以英语为基础、任何两国之间的跨界贸易平台,帮助全球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截至2012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拥有3670万名注册用户及280万个企业商铺,服务覆盖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
阿里巴巴国内交易市场(www.alibaba.cn)现为中国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国内贸易。阿里巴巴国内交易市场旨在于原有的企业间信息发布、订单采购和大额批发市场的基础上,为从事内贸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
截至2012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国内交易市场拥有小企业业务注册用户7770万名,企业商铺数量为850万个。
中国小商品城:打造“现代贸易服务集成商”
“看市场,到义乌”。经过三十多年的培育、发展、提升,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现拥有营业面积470余万平方米,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12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80.03亿元,连续22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作为市场发展商,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抓住国际化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市场基础建设,先后建成国际商贸城一、二、三、四、五区市场和篁园服装市场,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也将于今年下半年盛大开业,并开辟了“进口商品馆”,实现了从“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球、卖全球”的蜕变。
2006年以来,公司先后发布了中国的道琼斯——“义乌·中国小商品指”, 全国首个《小商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实现了从商品输出到价格形成、标准输出、规则制定转型提升。
为顺应有形、无形市场融合发展趋势,2012年10月,公司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推出具有义乌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义乌购”。
近年来,公司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确立了“以市场为核心,以资本运作为纽带,打造‘现代贸易服务集成商’”的发展战略。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全国第十个综合改革试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司紧扣“改革试点”中心任务,勾勒了一个市场大平台的义乌梦:依托义乌市场的品牌优势和“义乌购”平台功能,线上、线下结合“走出去”,通过加盟、管理输出、收购、控股等多种形式,打造一个虚实结合、涵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平台。
中国通信服务浙江公司:打造信息化服务领域的排头兵
中国通信服务浙江公司系我国通信行业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生产性服务类企业——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世界级的信息网络建设、维护运营、应用集成等服务。多年来公司充分发挥服务企业的第三方优势,积极参与三网融合、驻地网共建共享、TD-LTE 试验、农村通信建设与信息服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承担和参与“平安城市”智能监控、地铁交通信息网络等多个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和出色完成重大灾害、特发事件的通信抢险保障工作;并通过与政府、重点行业客户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企业合作,不断加大面向信息化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引入,实现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在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展示了服务品牌和能力。
近年来业务发展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公司业务收入突破72亿元,人均创收达到76.1万元,人均创利达到3.83万元。
随着国家鼓励和促进信息消费各项政策的落实,中国通信服务浙江公司将进一步抓住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创新,聚焦类运营商、驻地网、智慧城市三大重点领域,争做信息化建设服务领域的排头兵和浙江省服务业的优秀标兵。
淘宝网:综合性零售商
淘宝网(taobao.com)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目前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截至2012年底,淘宝网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191亿元,创造392.1万直接且充分就业机会。随着淘宝网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增加,淘宝也从单一的C2C网络集市变成了包括C2C、团购、分销、拍卖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在内的综合性零售商圈。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之一。
淘宝网致力于推动“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按需定制”网货的普及,帮助更多的消费者享用海量且丰富的网货,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通过提供网络销售平台等基础性服务,帮助更多的企业开拓市场、建立品牌,实现产业升级;帮助更多胸怀梦想的人通过网络实现创业就业。新商业文明下的淘宝网,正走在创造1000万就业岗位这下一个目标的路上。
淘宝网不仅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络零售平台,也是中国的消费者交流社区和全球创意商品的集中地。淘宝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不做冤大头、崇尚时尚和个性、开放擅于交流的心态以及理性的思维,成为淘宝网上崛起的“淘一代”重要特征。淘宝网多样化的消费体验,让淘一代们乐在其中:团设计、玩定制、赶时髦、爱传统。
10岁的淘宝,从“牙牙学语”时的稚嫩懵懂到“青春少年”的活力潮流,用一种特殊的气质影响并改变着淘宝网上消费者、商家的流行态度和风尚趋势。从淘便宜、淘方便到淘个性,潮流的气质影响着潮流的行为,潮流的平台揭示着潮流的趋势——淘宝网引领的淘潮流时代已然来临。
省国贸集团:创新模式搭平台
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荣大、中大、东方三大外贸集团合并重组成立,注册资本9.8亿元。拥有二级控股子公司18家(其中“浙江东方”为上市公司),有各级控股子公司167家。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232名,服务业500强第82名,进出口企业第45名。
集团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打造协同发展的商贸流通、金融服务以及产业投资三大业务板块,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国际化运作的现代服务业领先者。从2008年至2012年,企业资产总额从147亿元增长至3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达23%;利润总额从9.1亿元增长至22.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达26%,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服务贸易模式,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集团在做好传统外贸业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集成模式,利用供应链管理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产品、技术等集成服务。
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抓好“两个市场”。集团在积极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同时,注重抓好“有形”和“无形”两个市场,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和供应链服务模式。打造泛金融产业,服务中小微实体企业。集团积极整合省内、国内乃至国际的优势资源,通过控股“大地期货”、“浙金信托”,合资新设“中韩人寿”保险公司、新设“浙商资产”公司和“浙商保理”公司等,初步构建了以信托、期货、保险为支柱,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第三方理财等业务为依托的金融服务板块。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浙江最大“空中门户”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于2000年12月30日建成通航,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浙江省最大的空中门户。
为增强发展后劲,机场实施大规模二期扩建,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机场目前占地10平方公里,拥有3座航站楼、2条跑道和109个停机位。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5万吨、航班起降架量26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运输生产迅猛发展。自2007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跨入世界繁忙机场行列以来,连续多年保持客货运量全国前十、华东第三,并持续跻身全球百强机场行列。201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2000万人次。
航线网络日趋完善。目前,在杭州机场运营的中外航空公司共有54家,开通航线144条,每周进出港航班4000余个。
安全服务稳步提升。杭州机场坚持持续安全理念,狠抓安全管理,安全形势平稳,实现了通航以来连续12个安全年。
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机场公司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促进运输生产发展、加强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举措,确保营业收入逐年增长,成本控制效果明显,不断提升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实现盈利。
社会效益充分体现。据初步统计,2012年,杭州机场范围内各企业向所在地萧山区国地税缴纳税金共约8亿元,其中机场公司上缴税金2.16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