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
按照传统的制造方法,制造一个普通的鼠标外壳,需要七八道工序:绘制草图、制作泥模、雕刻鼠标原型、生产出模具、用压力将熔融的塑料注进模具,再冷却成型……
如果借助3D打印,你只需要在电脑中绘制一个三维鼠标图,按下“确定”键,稍等一会儿,一个实实在在的鼠标外壳就可“打印”出来。
从复杂的工业零件到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只要有三维数据和相应的材料,无需借助模具或刀具,就可以被“打印”出来。
3D打印技术为何如此神奇?
3D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分层加工: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分解成若干层平面数据,然后把金属、陶瓷等粉末材料按平面数据烧结,形成一个平面形状,再通过层层累积叠加,生成一个立体物体。
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加工技术不同,3D打印将多维制造变为简单的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从而大大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同时,3D打印还可以制造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尤其适合动力装备、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产品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
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是我国最早研发3D打印技术的单位之一,该中心主任史玉升认为,3D打印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拓展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只要能在计算机上设计成三维图形的东西,无论是造型各异的服装、精美的工艺品,还是个性化的车子,如果材料问题解决了,都可以打印。”
史玉升甚至这样畅想:将来的某一天,准备出国的人在出门前觉得所穿鞋子太大众化了,可以自己设计并“打印”出一双独一无二的鞋子;然后开着早已“打印”好的个性化的轿车奔向机场;登上飞机得知,这是一架“打印”出来的飞机……
加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节省材料
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具有加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节省材料等明显优势,从航空、动力装备到医疗、体育、影视等诸多领域,均可大显身手。
事实上,在美英等国,3D打印技术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大到飞行器、赛车,小到服装、手机壳,制造厂家借着3D打印的东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由于3D打印制品能实现产品的自然无缝连接,从而达到传统制造方法远不可即的结构稳固性和连接强度,已成为国外研究空间飞行器的关键技术。据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研究一项被称为“未来3D打印宇宙飞船”的技术,希望通过3D打印,制造出“廉价的机器人宇宙飞船”。
在美国,价格低、操作简便的小型家用3D打印机已到了“每4公里范围内有一台”的普及程度,其购买量不断攀升。
在我国,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相继研发出多种系列的3D打印机,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史玉升介绍,他们正在开发一款1万块钱左右的3D打印机,将来向学校推广。“3D打印技术可以让孩子们迅速将自己的创新设计变成实物,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动手能力。”
有专家认为,3D打印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谁能够最大程度地研发、应用,就意味着掌握了制造业乃至工业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有望成为最大3D打印业国家
目前3D打印技术尚不具备取代传统制造业的条件,在大批量制造等方面,高效低成本的传统减材制造法更胜一筹。
3D打印技术2011年全球直接产值为17.14亿美元,年增长达29.1%。随着我国3D打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全球市场份额的增加,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增材制造业国家。
不过,让梦想照进现实的3D打印技术,目前还有一些短板。
“由于增材制造的材料研发难度大,导致3D打印制造成本较高;金属材料成形的制造效率不高,每小时只有100到3000克。”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指出,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还面临制造精度不高等实际问题。
据了解,增材制造技术在我国重工业零部件制造方面得到一定应用,但尚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其工艺与装备都有待进一步开发。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3D打印技术尚不具备取代传统制造业的条件;在大批量制造等方面,高效低成本的传统减材制造法更胜一筹。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是3D打印的软肋。如何迈过这道坎儿,是目前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待解难题。(本报综合)
新闻内存
3D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上世纪80年代已有雏形,其学术名称叫快速成型,是一种不需要传统刀具和机床就能打造出任意形状、根据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具体地说,人们首先需要通过电脑对实物进行扫描或直接创建一个三维设计图,再通过3D打印机对这个立体原型进行“切片”,一层一层地进行数据记录,然后将原材料按切片数据层层叠加,直到最终成型。
3D打印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墨”,而是那些能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比如树脂、塑料、陶瓷、金属等,因而能“打印”出实实在在的三维立体模型,就像童话中的“复制机”一般神奇。小到一只耳环,大到体积庞大的工程零件、器具,只要获得了原始的模型数据,3D打印机都能将这些东西精准地复制出来。这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从而转变为一种以3D打印为基础的、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的生产方式。
据报道,国外目前已经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地“打印”出了手枪、自行车、汽车、电控飞行器等物。美国3D打印服务提供商Shapeways首席执行官彼得称,他们去年已经“打印”了75万种产品,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不锈钢、银、陶瓷和玻璃等,数量之多令人惊叹。现今,3D打印也应用于珠宝制造和模型制作,在时装业、电影业、建筑业等10多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显示出了十足的魅力,并大大改变了美国制造业的格局,以至于美国《时代周刊》将3D打印产业列为“2012年美国10大增长最快的工业”。(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