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宣读奖励决定。
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大会开始。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随后,胡锦涛、习近平等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习近平在主持大会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创新成果。
习近平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温家宝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把科研的重点放在产业发展前沿,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下大力气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争取在高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取得重大突破。要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要努力营造各类创新主体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形成崇尚科学、遵循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3300余人出席大会。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
郑哲敏是甬籍两院院士
曾在鄞州章水镇郑家村生活
本报讯(记者黎欣刚 通讯员王国英)在昨日举行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两位院士郑哲敏和王小谟。其中,郑哲敏原籍宁波鄞州区章水镇,为全国102位甬籍院士之一。
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祖籍鄞州区章水镇郑家村。昨天,鄞州章水镇郑家村村委会主任郑海明说,现在郑老获奖的消息全村人都知道了。郑老六七岁的时候,曾在郑家村住过一段时间。郑海明说,他跟郑老也有过几次接触,最后一次是在2004年,当时他陪同郑老一起去看老宅。
郑哲敏院士出生于山东济南,其父是经营钟表店的商人,崇尚实业,教育子女勤勉好学、修身养性。1938年,受当时济南的局势影响,郑家举家回到宁波,当时郑哲敏15岁,住在宁波鼓楼的一条巷子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郑哲敏院士经常回家乡寻根问祖,关心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时刻关注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他健谈、乐观、幽默的性格也让与他接触过的人印象深刻。
市科协办公室主任施英介绍:“我跟郑院士第一次见面是1999年,在郑老北京中关村的家里。我们邀请他来宁波参加甬籍院士宁波行活动。”施英介绍,郑哲敏院士是个非常幽默、乐观的人,跟他聊天非常轻松。这一年的9月,郑哲敏院士应邀来到宁波,并在月湖的院士林种下树,随后去了外婆的老家。
郑哲敏院士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至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昨日下午,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市委人才办、市科协代表家乡人民向郑哲敏院士寄出了贺信。贺信中说,尊敬的郑哲敏院士,您获此殊荣,是对您多年的学术成就和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家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激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