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面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20-04-29 00:00:00

本报记者 李艺

“作为一名企业界代表,我希望平阳今后继续全面抓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城市能级提升、古鳌头板块(区块)的综合开发、万达银泰商圈的提升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力度。”4月27日上午,平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早一天,政协十五届平阳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两会”期间,平阳县人大代表、正邦伟业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伟和该县众多代表委员们一道,肩负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责、建言献策,期待助力平阳新一年的发展再造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2020年是平阳全面加快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之年。过去一年,平阳上下凝心聚力,在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3亿元、增长8.9%,增速连续19个季度居全市前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8%,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19中国最美县域。此次“两会”,平阳明确锚定高质量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的奋斗目标,聚焦高质量打造“三区两中心”的战略定位,攻坚开展“五个年”行动,为温州续写新时代创新史贡献平阳力量。

紧盯“制造业提升” 推进45个重大项目落地

2020年,平阳将紧盯“制造业提升”,以“产业重塑”为动力,在实体经济提振提效上攻坚突破。

“政府这一发展思路很好,制造业通过低成本的优势去占领市场,已经成为过去式,我们一定要在新的信息技术科技方面有作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是抢占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机遇。”听取了平阳县政府工作报告后,平阳县政协委员刘时俊认为,要重塑平阳传统制造业优势,有必要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提升。

根据平阳县今年将攻坚开展的奋战“产业发展强基年”和“招商项目落地年”工作安排,该县今年将深入实施传统优势制造业重塑培育计划和全产业链复苏计划;紧盯“企业帮扶”,岀台降本减负政策,制定出台“稳发展35条”“金融6条”等惠企政策,创新推行“融资超市”、无还本续贷、财政贴息等金融措施,为企业减免税费超6亿元、涉及各类融资贷款金额超30亿元,快速推动经济社会回归高质量发展轨道;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拓展提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服务能力;部署开展项目落地“百日攻坚”行动,全速推进集中签约的45个、总投资352亿元重大项目落地,努力实现总部税收翻番。

启动新一轮“大建大美” 打造基层治理改革标杆

走进平阳县鳌江镇荆溪村,眼前大片的花田让人惊艳。经过过去一个月集中整治,该村近150亩一度脏乱的田园环境得到彻底改变,这种改变是平阳美丽田园创建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当下,随着平阳第一批59个美丽田园重点整治区块提早完成验收工作,麻步镇流转1200多亩土地复垦复绿促增收……该县美丽田园建设正如火如荼。

为彻底改变田园“脏乱差”现象,让田园成为离城市最近的“后花园”,平阳今年将奋战“城乡建设提速年”,结合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处理等工作,部署实施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计划,全面启动新一轮“大建大美”三年行动计划, 培育壮大城市经济,加速城市精彩蝶变。今年还将重点抓好总投资521.7亿元的122个“大建大美”项目建设,推进新一轮城镇环境美丽行动。

扮美城乡面貌之时,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更是事关民生。为此,平阳提出奋战“基层治理优化年”计划,将奋力冲刺省级平安县“十六连创”,打造温州平安建设标杆地区,以改革赋能县域治理,抓治理方式创新,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

强村富民民生优先 攻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此次平阳“两会”期间,该县不少代表委员提到,今后要进一步做好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针对农村脱贫问题,代表委员们还提出,县委县政府要细化对金融机构的考核,要让金融资金更多走向“三农”,这样更有利于精准扶贫攻坚。

民有所呼,我必回应。新的一年,平阳将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奋战“全面小康决胜年”,推动民生保障再提升,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确保水头段防洪工程等工程在主汛期前发挥作用,南湖分洪工程年底前全线贯通,基本形成水头镇区防洪闭合圈;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加快医疗服务网络、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加速建设浙鳌中学异地扩建工程等7个项目,开工水头五小、宋桥小学扩建等5个项目,建成投用昆阳新城小学、水头中心幼儿园、平阳特校改建等15个项目。

县长表态

平阳县县长 黄慧:

高点定位

高标推进

高效落实

2020年是平阳全面加快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之年,平阳将坚持高点定位,锁定“两手硬、两战赢”目标,以“勇进者”的豪情、“坚守者”的定力、“为民者”的情怀、“奔跑者”的冲劲,主动融入大战略,扛起大担当,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高标推进,在变化变局中抢抓机遇,锁定一流标准,全力攻坚传统产业重塑、城市空间重整、改革系统集成、乡村振兴发展、民生福祉增进、县域现代化治理等关键、重点,以走在前列的姿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坚持高效落实,牢固树立“快落实”“理旧账”“明奖惩”工作导向,建立健全“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销号制”工作机制,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高效推进全年目标任务落实,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而努力奋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