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乐清市工业制造业2019年“成绩单”发布——“2019年,乐清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401.1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96.49亿元,增速7.9%;规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77.13亿元,占温州的51%。”规上工业增加值节节攀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更是占据了温州的“半壁江山”,这一组数据,显然展示了乐清市作为温州的北翼副中心、“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民营经济的先发地的巨大能量。
70年来,乐清从一方农业小县成长为GDP突破千亿级大关的省级工业强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16位、中国创新百强县第10位,制造业发展在城市掘起中发挥支撑作用。这些年来,乐清到底是用怎样的方法发掘其潜能,打造出不一般的“乐清速度”?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前夕,记者走访了乐清市多家企业,通过在多家企业制造车间的所见所闻,逐步梳理出这个“千亿级”强市的“制”胜之道——
传统制造业
从“制”到“智”的一字破局
浙江德菱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陈建景介绍说,公司在起步之初仅是一个制造业小作坊,经十余年发展,如今已年产值2亿余元。
谈及其成长壮大之路,陈建景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意指德菱每一次革新都紧扣时代脉搏;“地利”指的是乐清配齐了低压电气行业上下游所有产业链的产业优势;所谓“人和”,陈建景拿出一纸《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技改新十条),他说,这正是该公司敢于创新研发、技术改造的“底气”。
该《意见》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等五大板块的激励措施,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例,均根据相应的技改投资额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比如,技改投资额在3000万至5000万的,实际投资额给予18%补助,投入5000万以上的,给予20%的补助……
今年,加速推进341个智能化技改项目实施,其中2020年新增197个,500万以上75个,1000万以上42个(占去年全年84%),3000万以上15个、是去年1.25倍,5000万以上7个、是去年2.3倍。
这只是乐清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乐清柳白新区中部,创建3年的智能电气小镇已颇具规模。未来,它将是一个引领乐清传统低压电气升级为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电子化、网络化、连接化的第四代低压电器的“大本营”,成为传感器高新产业的示范基地。
从“制造”到“智造”,乐清正紧紧抓住低压电气列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分行业省级试点的机遇,推进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向世界级智能电气产业集群转型升级。2019年,列入省级分行业试点的低压电气实现增加值150.93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15.2%,在2019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全省现场推进会上,乐清低压电气改造提升综合评估指数位居全市第一,并作了典型发言。
数字经济
“一号工程”掀起数字化浪潮
在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欣大电气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里,记者看到了排开一线的自动化流水线——一件继电器的零部件,从原件到成品,只需要过14道程序,耗时一个小时。每条流水线只有4个工人稍做辅助。该公司还有一个数字化调度中心,四五位工作人员坐在屏幕前,就可以了解和操纵整个生产线。
公司总裁张彭春说,数字化改革给该公司带来的优势颇多:“效率极高,客户下单一个小时后就可见成成品;质量更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差错率;抗风险能力更强,这次新冠疫情我们基本没什么损失。”
如今,乐清的数字化转型正是各企业争相追逐的“新时尚”,以乐清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为例,目前已衍生出若干个初具规模的数字化子集群。在智能电气领域,400余家企业生产智能化产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合兴、致威等新能源汽车控制模块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物联网传感器领域,投资21亿元的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一期预计今年建成;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和睿半导体、晶泰半导体、佳博科技等一批引领企业…
乐清正努力掀起数字化浪潮,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将其列为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如今,一纸《乐清市工业互联网建设及应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了乐清智能装备云、电气行业云2大区域行业及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去年,已有2707家企业“上云”,累计超万家。此外,还加大力度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进省、市各级示范试点。
目前乐清规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倍多,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全省第5,在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7位。数字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技改+金融
激活新动能的“技改杠杆”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乐清的一家上市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5G高速连接器正是与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合作的产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站在5G战略发展的风口浪尖,公司的产品创新、研发极其重要:“一定要加紧步伐走在前列,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市场抛弃了。”
面对极大的市场压力,意华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当中,而让他们欣喜的是,这两年,乐清各大银行相继推出“技改贷”,较低的利率为他们省下了不少费用。
在中国农业银行乐清支行相关负责人谈起“技改贷”的来龙去脉。为了进一步激发乐清市制造业新动能,有效激发技改的驱动作用,乐清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创新性金融产品撬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思路,农行积极响应,先后推出“人才科技贷”“技改贷”两款产品,专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需要大量投入技改的重点企业。截至去年底,该行已发放“人才科技贷”278笔,累计发放金额6.85亿元;累计向53户重点企业发放技改项目贷款5.68亿元。
除农行的这对技改“姐妹款”产品外,中国银行等乐清各大银行也纷纷推出了相关类型的贷款。截至目前,乐清已撬动了各大银行对188个技改项目放贷43.43亿元,同时配套竞争性财政存款8.7亿元。
一方面引金融活水灌溉实体经济之田,另一方面,乐清加大智能化技改的政策扶持力度。去年,乐清共兑现八次153个项目共计1.53亿元补助,并对去年以来累计对8个企业技改项目累计开展预补助2217.6万元。
今年,乐清还将进一步聚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大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补充力度,激发企业智能技术改造动力,推动智能化技改工作提质提速。
科技创新平台
实体经济腾飞发展之翼
温州市委第十二届八次全会指出,要锚定“两区”建设总目标,持续谋划一批功能性工程、打造一批高能级平台,全力打造创新高地、开放高地、民营经济高地。在乐清,围绕着“平台再集聚、功能再扩充、服务再深化”的要求,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平台呼之欲出,助力实体经济腾飞发展。
去年12月12日,省科技厅公示了第三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名单,温州市7家单位列为创建单位,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榜上有名。乐清拥有千亿级的电工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步涌现出一批物联网传感器领域的企业和服务机构,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去年5月,占地10亩,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的乐清物联网综合体投入使用,乐清物联网行业迅速产生“集聚效应”——乐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规划,乐清物联网产业至2021年,将力争实现产业总产值超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更可喜的是,乐清市洽谈引进中国泰尔实验室入驻乐清市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助力乐清物联网行业“加速跑”。
与此同时,乐清电气产业相关企业也“腰板硬了起来”。在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浙江格兰堡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干贤德说,通过资源整合后的“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破了服务功能单一的局限——在这一综合体中,已经建成了一站式服务空间,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人才引进、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系列服务应有尽有。很多企业主坦言,原来办理一个科技项目,跑多个单位多个部门,如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已下沉到“综合体”服务大厅办公。
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州大学供研院……针对这一系列相继投用的科技创新平台,《乐清市行业技术攻关项目和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出台,给了创新型企业真金白银的“优惠”。
今年,乐清还将谋划打造“环乐清湾科技走廊”,打造10大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30个科技前沿项目落地,实施50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企业培育
各有定位的“企业兵团”
近年来,乐清市正处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才能引导乐清企业找准定位、看准方向,从而步履稳健地健康发展?乐清市在企业培育上颇有一套——乐清引导各制造业龙头企业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协同推进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让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发展的具体途径,打造出一个各有定位的“企业兵团”。
乐清落实动态监测和培育措施,初步建成了企业分类培育体系。如上市企业8家、拟上市48家,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单项冠军产品培育企业各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浙江省雄鹰培育企业3家……2019年,乐清又新增了乐清市嘉得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强力控股有限公司等2家省“隐形冠军”企业,中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目前共省“隐形冠军”企业4家,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8家;完成了“小升规”企业219家,“专精特新”企业536家;累计亿元企业259家,5亿元企业35家,10亿元企业15家,20亿元6家。 2020年力争企业上市3家,报会2家,报辅导3家。
同时,出台系列企业减负降本政策。通过深化增值税改革、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创新税收优惠等多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费成本。2019年,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54.74亿元,为25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119笔合计14.7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