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砚下有座“太史第”

2020年12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5-08 00:00:00

为全方位呈现千年古城瑞安的历史、人文、发展与山水之美,瑞安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编写了“瑞安印记书系”,首批推出《乡愁瑞安》《格致瑞安》《至美瑞安》三册,2018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了近百篇文章,汇集大量珍贵图片。本版为此推出“文化瑞安”栏目,对三册书籍中的文章进行摘选或者延伸采写,讲好瑞安故事,让瑞安文化之花再次绽放。

夏海豹/文 华晓露/整理

瑞安飞云江畔的砚下村,山清水秀,溪谷幽深。村前的小溪,俗称为“上下溪”,溪流不宽,自山脚由东而西,向着飞云江淙淙流去。村后有一座苍翠欲滴、风水颇佳的小山,就是被村民称为靠山的“介堂山”,自东而西形成半包围圈,将古村揽入怀中。我们沿着安义路往下走,看到了一座如同城门的建筑,上面赫然写着“安义堡”三个大字。村中老人说,这其实是孙氏建筑的围墙。据介绍,晚清咸丰年间,砚下村的布局类似一座小城,有三座城门,一座炮台,城外还有护城河。“安义堡”基本是在孙家故居的外围修建,几乎都是孙家地盘,由此可见当时孙家兴盛的景况,坊间甚至有“孙半城”之说。

孙氏世居此地,以耕读传家。据《孙氏总谱》记载,瑞安孙家的始祖叫孙惟睦,于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自福建长溪迁入瑞安二十五都盘谷,世称“盘谷孙氏”。盘谷,即今瑞安市潘岱街道砚下村, 这个村落地处瑞安城北郊集云山与外桐永丰山之山麓谷地,其山势地形酷似盘谷,便称为“盘谷”,故有“瑞安盘谷孙氏”或“盘谷草堂”之称。“俭而勤,敦朴而畏法”的孙氏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并不富裕,但对文化教育却相当重视。到了孙衣言、孙锵鸣兄弟这一代,特别是他俩的相继出仕,使得孙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儒学之家。此后出生的孙诒让,更是以难以企及的学术高度和历史地位,为瑞安的名声远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1848年9月16日)巳时,被誉为“三百年朴学之殿”的一代大儒孙诒让出生于瑞安县治西北二十五里的集善乡演下村(即今砚下村)的一个大宅院里。这个孩子的出生,让孙家的老老小小乐坏了。而在孙诒让出生前后,父亲孙衣言和叔父孙锵鸣在科举路上已是捷报频传。道光二十四年(1844),孙衣言中举人,时年30岁;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时年仅36岁。而与哥哥相比,孙锵鸣的仕途更为顺利,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时年19岁;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年仅25岁。两次高中均比哥哥早9年,像他这样年纪轻轻即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为入清以来200年温州学人中的特例。后来兄弟二人又先后擢任翰林院侍讲、侍读,同官馆阁,一时传为佳话。发迹了的孙家所具备的良好环境,也为从小聪颖好学的孙诒让提供了才智开发的优越条件,深厚的家学传统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孙诒让仅在砚下村这个故居中度过了短短的少年时光,6岁时便和家人一起随父亲孙衣言北上进京了,以后跟随父亲宦游于京师江淮之间,结识了众多的贤达名流。但是,弱冠之年便考中举人的孙诒让,此后却在仕途中屡战屡败,真不知是否历史对他开的一个玩笑,他的刑部主事一职就是报捐而来,他也不屑于此,最后倾力从事学术研究,把玉海楼作为自己的读书藏书之所。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是孙诒让故居被破坏得最严重的时期。围墙上的青山白云、飞泉幽洞、山林瀑布、飞禽走兽、戏剧人物等雕刻一一遭到破坏,门台上的题字也被抹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隔火墙也因妨碍居住环境而被拆除,隔火墙下的几口大缸也被砸坏。而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居住在故居里的村民还想拆除老屋盖新房,幸好,政府管理部门下了文件,说这里的老宅都不能拆除。后来政府出资作为故居安置费用,住户们才纷纷搬了出去。

为了发扬光大孙氏家族的文化良知,抢救这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孙诒让故居修缮工程于2013年5月正式启动,总投资约1560万元,主要对故居进行修缮复原、周边环境整治及园林绿化等,重建了主屋、厢房、隔火墙等主体建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围墙雕刻一一修复,门台上曾被抹去的题字“太史第”已经重现。孙诒让故居修缮后被辟为纪念展览馆,近期由潘岱街道联合瑞安市文广新局、旧城办等对该故居进行再修复并设置展区。目前孙诒让故居展馆分入口门厅区、道坦故事、露天影院、老宅往事和人物纪事五个主要展区,以孙衣言、孙锵鸣和孙诒让的事迹为主要内容,向市民传播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

为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文化旅游景点,砚下村村民还集资200多万元,在村口修建了包括石牌坊、石亭和小广场绿化等在内的村口景观,接下来还将建设孙诒让主题公园,串联各景点,为孙诒让故居的整体景观提升锦上添花,打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修葺一新的孙诒让故居好像一个儒雅从容的长者,静静地审视着世间的风云变幻。诵其书,想见其为人,看到孙氏留下的这个院落,我们感受到的并不是人去楼空、今非昔比的落寞,想象着当年孙诒让急时救世的学者情怀,想象着他经世致用的书生意气,我们更多的是感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