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成功攻占金乡蒲门

2020年1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4-08 00:00:00

潘猛补

温州沿江濒海,乃浙江南部之门户。明末清初之际,郑成功抗清北伐,多次攻打过温州。而苍南的金乡、蒲门等卫所又位于温州最南,是首当其冲的军事要塞,曾被其攻占。温州方志虽略有记述,但在时间、人物、过程等方面均存舛误。本文试图拂开那历史的尘埃,重现当时之真相。

第一次攻破蒲门,抵达金乡城外

据郑成功随征户官杨英的《先王实录》载:郑成功第一次攻打温州是在顺治十二年(1655)。这年七月间,郑成功命中提督甘挥等率二十镇北上。八月“北上师阻风乏粮.就温、台取粮”。十月即攻取舟山,其间攻陷福鼎沙埕。蒲门与沙埕仅一二十里之遥,唇亡齿寒而处于孤立无援之地。据《满文档案》韩岱《题为急报蒲门被围事本》载:郑成功包围蒲门城是在顺治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郑部以千余艘战船,数万之兵力,将蒲门团团包围。而当时清兵主力均集于福建,温州多地兵力虚薄,卫所额定水陆官兵尚不足明朝旧制十之三二,即一二百人而已。以如此悬殊的兵力扼守要隘,决无战胜之可能。故蒲门守卫的把总梅应忠未能固守待援,第二天开城门投降。据《明清史料》丁编《浙江巡按叶舟揭帖》称:(当日)金乡卫陆营把总李维城派出兵丁郑三、叶华去刺探消息,在次日遇到从蒲门逃出的兵丁王乙,才知梅把总已往郑成功兵营。

蒲门被陷,清廷大惊,认为分巡温处道副使陈圣治、协守温州副将戴维藩等向来轻敌疏防,调度懈怠,难辞其咎,着陈圣治交吏部处理,照例停俸,戴罪追剿;戴维藩降官三级,照旧剿敌,立功赎罪。同时飞速遣调,原派往福建官兵调回,又调战斗力甚强的驻浙满洲兵丁前往温州协守,以解孤立无援之忧。

郑成功部在攻占蒲门后,二十一日,战船五百余只进入平阳江口、阳玉门(阳屿门)处,继而无数大小船随潮进入内江的钱仓、萧家渡一带地方,四处登岸,纵火抢粮。二十三日据陆标右营都司张微报称在钱仓,率官兵张九才等待援,斩首六级,擒敌陈科、林吾、朱赞三人。这次战役不仅攻陷蒲门,还占领钱仓。到顺治十三年正月十二日,郑成功派忠振伯洪旭率战船三百余艘进攻台州,守将马信归正。而二月又占领金乡一带。据《南楼郑谱》载:“顺治十三年丙申二月,南舰一旋北,兵即至,掳劫焚烧,较之尤甚,余之庐舍悉为灰烬。”可见虽未攻入金乡卫,但金乡城外已被郑军占领。又据《蒲门朱谱》云:“十年丙申二月,在江南金镇追粮讨饷。十八日到赤溪,十九日到蒲城屯营讨粮,二十五日纳米。”可见蒲门至此还在郑军控制之下。

第二次攻破蒲门,进入金乡城内

蒲门第二次攻陷和金乡城失守是在顺治十四年。民国《平阳县志》误将此事定为顺治十三年,与蒲门第一次被攻占混为一谈。据《先王实录》载:顺治十四年(1607)正月二十五日,郑成功派遣总制行军司马兼水师前军张英总督北征水师,同总督后提督万礼督同左右先锋、前锋前往温州等地取积粮饷。二月初七日,张英、万礼等师至温州金乡卫,即议夺攻城。又据《满文档案》王元曦《题为金乡卫城失而复得事本》《题为郑军攻陷蒲门并在镇下关屯粮等事本》等奏疏记载:防守蒲门把总李虎、贴防孙梁章、蒲(门)壮(士)二所千总曹应实、丁盛扬、把总张英等称,二月初八九日,有数百郑军船自沙埕海口北行。又据自蒲门出奔的难民项玄生等言称:二月初八九等日,郑军船数百号停泊于沙埕,十四登沿浦,李、孙二汛防武弁督兵迎战,郑军败退。十九日郑军数万,一路自金乡、车岭冲犯,一路自沙埕镇迤西进犯,四面围困。自城外射入取粮告示。蒲门官兵连夜拟塘报求援,但道路被切断,官兵合力堵御,终因寡不敌众,阵亡多人。郑军蜂拥攻城,势不可挡,城遂陷落。郑军将粮米俱行运至前岐、沙埕、秦屿、桐山等处。城内积贮粮米,城外屯扎甲兵。项玄生自三月初一日四更时分缒城而出。

三月初四又有催征蒲门钱粮里长、民人项举恒、华喜、曹序建等出奔,告知在蒲门郑军仅有千余,在南蒲驻有一营,黄泥梁驻有一营,东岭山傍驻有一营,其大股驻在沙埕、桐山、秦屿等地。二月二十九日郑军数千名,进伏于东岭山内。蒲门把总李虎属下兵丁陈四逃出后,于三月初一日来到金乡,称二月三十日郑军三千人皆出城至南门外一带屯扎,余部在城内。在东岭、积谷岭见有郑军纛六面,均设有哨。据自蒲门逃来兵丁陈达告称:有两千余郑军乃驻蒲门,持牌取猪、酒,又至平阳取粮。初三日,郑军拆屋,运至镇下关,盖廒屯粮。郑成功这次攻打蒲门是为了征粮。故围城三十余里,并高声喊日:“降者免死。”不久攻破南城,蒲门所孤城陷落,防守武弁李虎、孙粱章、曹应实、丁盛扬、张英等皆被俘,不久又被放回。郑军驻在城外,连营数十里,并到处搜寻官兵,不断解往船上。清廷以李虎等失守地方,畏葸苟生,候部议复拟罪。

金乡卫是在二月十一日被攻破的。据驻防金乡右营守备翟永寿、署卫千总于起麟、署贴防千总王虎根称:初十日哨兵朱一良报,郑军舟乘风驶来,自炎亭、石砰、大小湖、江口等各沿海上岸登陆。郑成功部约有四万人,多穿盔甲,而金乡卫只有兵士二百人,难以迎敌,遂收兵退守城池。十一日,郑军赶造数百架云梯,环立四周,并疾声高呼:“城内官兵绅民速速出城投降。”喊毕就环立云梯,蜂拥登城,从西门外攻入城内。守城官兵急忙退守城内狮子山,被郑军紧紧包围二日之久。

十四日郑军听到江口关清军的炮声,遂退出金乡卫,并在城外扎营,据守江口要津。原来中军梁有才游击率官兵登上北岸,炮轰郑军战船,郑军在南岸,两岸对轰三日。梁游击率兵马至曹喜山佯攻,于二十二日步军乘小船偷渡江口关。郑军得知清军渡江,即自行撤退,先在距金乡卫十里的大小湖(含大岙、小岙)、石砰停泊。不久扬帆入海南下。次日梁游击率领署守备周虎、千总谭圣朝、把总推官李维城等同至金乡卫。恐城内百姓有所惊慌,也怕城内有埋伏,即令步兵驻扎北山,仅带马兵三十骑进城,后与城中防守翟永寿等汇合。卫内有兵二百一十一人,阵亡十一人。攻陷金乡卫仅二日,兵士伤亡不多,百姓亦皆相安无事。清廷认为兵力悬殊,其情可恕,但卫城失守于法难容,守将照例发边充军。

而据《先王实录》载翟永寿、守备王虎、卫官于起麟献城迎降。可见翟永寿等不是所谓固守狮子山,清廷被其所欺骗隐瞒。守将私下与郑军交易,故阵亡士兵甚少,百姓亦平安,这才是当时金乡卫之战的真相。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