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适祠堂何处寻

2020年12月10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6-07-13 00:00:00

叶成舟 叶耀梁

目前,鹿城区城中村改造中,始建于元朝、市区唯一的一座叶适宗祠面临重建,为此,叶适后人借报纸一角,针对一代大儒、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南宋思想家叶适先生的崇仰缅怀场所,呼吁有关部门给予充分重视。 ——编者

爱国英雄,温州骄傲

“水心先生”叶适(1150—1223),出生瑞安,13岁随父迁居温州,晚年定居市区水心,葬于市区海坛山支阜慈山。他不仅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更为重要的,他还是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金民族英雄。他一生忧国忧民,力主改革,提出一系列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方案,立志富民强国,收复中原,可惜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而付之东流。但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抱病出镇建康,打败金兵,保卫了国家。后人评论说:“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像叶适这样为国为民立下大功者,实属罕见。”

他还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敢于对风靡当时的程朱理学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完善了事功学说的经世致用宗旨。讲求实政与实德双修,义理与功利并行。重国家之功,谋民族之利。同时批判了道学家空谈性命、义理的先验人性论及心性之说。他的功利主义思想与他在政治上抗金复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南宋思想界树立了爱国主义、功利主义、反理学三面旗帜,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是我们温州人的骄傲!

叶宅山麓,百年宗祠

叶适去世后,其子叶宣、叶寀继续居住温州市区,繁衍生息。南宋淳祐十年(1250),恰是叶适诞辰百年纪念日,叶寀维修了海坛山上的叶适墓,并请人特制了一块龙泉窑青瓷绿釉墓志铭(现存温州博物馆)。

元朝年间,叶适曾孙叶绪迁居鹿城区横渎村,后来,叶适后裔在村里的大球山西麓建有叶氏宗祠,前有龙潭,后有狮峰,五间两进,建筑宏伟,苍松翠柏,肃穆庄严。大球山即今绣山公园,因大球山有三分之二山地属横渎叶氏购买所有,为叶氏祖茔之地,故又称叶宅山。叶氏宗祠以叶适曾祖叶公济为始迁祖,以叶绪为开基祖,以叶适为全族荣光,岁时祭拜,既是宗祠,又是叶适纪念祠堂。

明万历年间,叶适第十二世孙叶莹阳率叶氏族人重建祠堂。至清末,由于朝政腐败,民生艰难,宗祠年久失修,终于在台风中倒塌。清宣统元年(1909),族人将部分梁柱、木主、神牌及香炉搬回横渎村,在横渎南岸(今横渎南路39号)重建祠堂,前有月池,祠堂正厅悬山顶,边有厢廊,大堂悬挂“宋理学宝文阁学士谥文定号水心先生叶公祠”匾额,规模虽大不如前,但仍具典型江南祠堂风格。每到旧时官方规定的叶适祭祀日——农历三月初三,族人均会去海坛山叶适墓扫墓祭拜,然后回来,在叶适祠堂吃祠堂酒,成为绵延至今的习俗。

解放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祠堂一再受到损坏,先办小学,后改食堂,再作生产队仓库。叶适祠堂大匾亦被人拿去当厨房案板、床板,至今杳无下落。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百废俱兴,族人合议重修宗祠。可喜的是尚保留清代“宋理学宝文阁学士水心先生谥文定讳适公神位”阴文木主与清代香炉,虽然历经虫蛀,千疮百孔。此外,还有各房先人牌位。

宗祠原有数箱保存完整的清代谱牒,皆毁于“文革”之灾,所幸尚残留民国己卯(1939年)叶氏宗谱前半部,其中有历代重要谱序,如南宋建炎四年(1130)叶梦得《南阳世谱序》《叶氏族谱序》,南宋嘉泰四年(1204)滕宬《致政朝请郎叶公圹记》,南宋嘉定五年(1212)叶适《高令人墓志》,元至正十二年(1352)水心系孙叶景尧《叶氏宗谱序》,明正统元年(1436)上浣系孙叶胜祖《叶氏宗谱序》,明嘉靖十五年(1536)裔孙叶世熔《编刊宗谱序》,清道光四年(1824)楠溪林启明《修十都横川叶氏宗谱序》等。

据清道光四年叶精光《修宗谱序》“予本族赐姓为叶,起于楚灵王,出自括苍,由括苍徙居温郡永嘉。支分派别,随地有之。惟永邑十都横川(即横渎)一派,实宝文阁学士讳适公本支之所衍也。而适公墓所在于本郡慈山之原”,可知横渎叶氏为叶适嫡传直系,横渎叶氏宗祠为叶适家祠。

期盼重建,弘扬文化

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与温州市政府联合举办了“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规模空前,影响深远。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他在政治、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功绩。他强烈的爱国主义、反理学及功利主义的思想早已融入我们温州人的血液中、思维内,是温州模式的文化基础。

叶适生长在鹿城,经历了政治舞台上风风雨雨,还是回到鹿城,著书立说传学授徒,最后殁在鹿城,埋在鹿城。这么一位既伟大又光辉的人物,如今在鹿城还有遗迹吗?参加国际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及三个省级电视台要求瞻仰拍摄叶适遗踪。尴尬的是,除海坛山叶适墓外,金锁匙巷叶文定公祠已破落,改为民居,现在的水心街道早无叶适故居,有一座所谓的“叶适庙”,大殿上却供奉毫不相关的惠应圣王与娘娘菩萨。

2002年,原市政协副秘书长李珍意外发现横渎村的叶氏宗祠实为叶适家祠,高兴之余,吟诗一首:“叶适祠堂何处寻,鹿城横渎是裔亲。儿孙商海春潮涌,前辈功利雨泽深。改革普施天下计,创新答谢祖公心。永嘉学派云兴日,学士英明传古今。”

2003年农历正月二十是叶适忌日。横渎叶氏宗祠邀请我市有关部门领导及部分文史界专家学者20多人隆重举行“叶适逝世780周年纪念会”,与会者除高度赞扬叶适先生的业绩外,一致认为市内能保留如此完整的叶适祠堂,非常难得,是为温州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功德无量。

时至今日,适值城中村改造,为此,作为叶适后裔,我们请各有关方面切加重视,帮助叶氏族人重建叶适祠,同时建议改绣山公园为“叶适公园”,形成一个有祠、有墓、有公园的叶适文化景观,为温州市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添光增彩,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