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业地产的“万洋模式”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6-06-14 00:00:00

平阳分社记者 雁子

在平阳县万洋小微科技创业园,一幢幢厂房外墙都罩着防护网。一期工程中的F-09-01地块,数幢已完成主体结构的楼房,“喜结金顶”的巨大字幅充满喜庆色彩。园区开发商万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明介绍,项目自2015年4月18日开工以来,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3 亿元。其中,小微园一期已结顶,正在内部装修,预计今年底就能投入使用。

万洋科技创业小微园是温州市首家以工业地产模式开发的小微园,也是此次全市“比亮点 学先进 树标杆”项目之一。万洋小微科技创业园推行的小微企业“私人定制”,和“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加快投产,被领导点赞。

私人定制

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一个家

缺乏稳定的生产空间,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是目前大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个载体,而小微工业园恰恰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万洋科技小微园是温商回乡投资项目和温州市首个工业地产小微园,是目前浙南地区最大的复合型工业地产综合体项目。据介绍,该工业城位于平阳县滨海新区核心板块,总占地面积约900亩,建筑面积为15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是集生产、孵化、办公、研发、商务、生活多功能为一体的高端新兴产业综合体。

一个成熟的工业园不仅能为小微企业创造抵押物,而且创造稳定的生产空间,融资面临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那么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又是建筑企业的万洋集团,还能为入驻企业提供绝对的资金便利。“在我们这里,工业厂房跟住宅一样享受按揭贷款。目前万洋已经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发银行等银行联手为该项目提供金融保障,向小微企业提供最高70%的按揭贷款服务,促成双方互赢的局面,极大的提高其产品竞争力,更好更快地占有市场。”小微企业看中厂房后,先首付总房价三成,剩下七成最长可分10年向农行、建行、广发等银行按揭,贷款利率0.6%。这种模式得到了小微企业的认同。小微园一期认购企业超百家,认购面积约占总面积八成,二期可容纳企业200多家,目前预订企业接近50%。

为迎合市场需求,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以及特殊需求,万洋小微园以“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的规划理念,在开发建设上不拘一格,灵活开发,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尽可能地吸引更多中小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业城内厂房均可进行产权分割。“我们比较了解小微企业对厂房的需求。”吴建明说,万洋小微园可按不同企业需求,对整栋厂房进行分割出售,办理独立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以便用于抵押贷款。购买厂房的企业,连设备都可按揭,首付三成购买设备,剩下七成最高可分3年向银行按揭,贷款利率0.9%。特别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还可享受首付两成购买设备,甚至得到万洋集团的股权投资。

万洋灵活运用私人定制模式,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一个合适的家。据了解,万洋集团将按照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可专为企业设计层高和庭院,满足行业特殊需求;每户企业都有独立专属货梯,自由装卸货平台,生产物流快捷畅通;顶天立地式厂房建筑,展示企业品牌标识,提升企业形象。

明确产业定位

“招商带销售”实现“三方共赢”

“目前意向入驻企业近800家,已预订厂房的企业约230家。”比学观摩现场,万洋项目介绍人提及的数字引发了温州市委书记徐立毅的浓厚兴趣。

“预订的企业来自哪里,是增量还是存量,对市场的消化能力怎么看?”徐立毅一连问了多个问题。“预订的除了平阳本地外,还有来自广东、义乌等地的企业,增量部分占了近40%,我们目标为800至1000家企业提供服务,市场消化方面没有问题。”项目介绍人回答。

据悉,这种工业地产的小微园建设模式,得到了众多小微企业的认同。目前,万洋小微科技创业园已有意向客户超400家,尤其吸引了来自瑞安的汽摩配和机械企业,这两大产业将占据园区企业总数约七成。

当“工业地产”逐渐成为资本投资炒作新领域,工业地产投资运营问题也日益暴露。传统的工业地产以销售带动招商模式,没有考虑到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政府与企业的需求。那么工业地产如何构建一种新的模式,成功解决政府与企业在各自发展中面临的困难,至关重要。

万洋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首先明确了项目的产业定位。平阳县人民政府对万洋小微园的主导行业进行限定,其项目明确定位为汽摩配、机械制造产业入驻率不低于70%。在此基础上,并开展自主招商模式。万洋小微园的招商模式按照市场需求自主招商,成立相应招商部门负责全国及全球方面的招商工作和招商宣传。这种模式即“招商带销售”工业地产招商可持续发展新型模式,科学的产业定位,专业的招商带动项目的销售,既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又实现了联动招商,并且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以及工业地产招商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多方共赢局面。目前意向入驻企业近800家,已预订厂房的企业约230家。其中第一二批共56家企业已通过县经信局准入,第三批22家企业正在办理项目准入。

构筑“工业小镇”

产城人融合的生动实践

把城市生活引入工业园区,达到“产、城、人”高度融合,为企业创造宜业、宜居的环境。这是万洋产城人融合的生动实践。

该工业城以汽摩配、机械制造、时尚产业等热门行业为开发主题,是一个以国际化的规划与当地的发展充分融合,通过市场化、产业化、创新化手段创建的新型园区。按照规划,九大顶级业态将共同构筑成这个理想的“工业小镇”:工业厂房、商务酒店、邻里中心、金融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中央食堂、商业步行街、人才公寓、物流中心,齐全、完善的业态组合将为园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是小微企业主们孵化创业梦想的最佳场所。

万洋国际工业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流的成熟工业园,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第一要有产业作为核心,第二是城市生活能够进入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第三是资源共享,不仅是园区内的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的对接问题。生活引进不是简单的引进,而要当成一个工业小镇,像国外一样有商业、教育、卫生、中央食堂等。

产业是一个工业园的核心。针对现阶段大部分工业园布局和产业分散的弊端,万洋着眼于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促成地理空间的聚集,形成产业集群的生产状态。“我们原来的工业规划区都是厂房,没有生活区,这样就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哪怕招过来也会留不住。”考虑到产业跟生活的功能问题,该工业城将城市的生活形态引入到工业园区,把生活区、商业区、城市生活工业区独立划分出来,除了厂房以外,有集体公寓也有高级人才公寓,还有跟万达一样的城市综合体,未来还将有电影院、超市、百货、主题餐饮及配套幼儿园等。厂门口享受城市生活,家门口就业,由此开辟了一种成熟的业态模式,达到产城融合的状态。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工业园,万洋不仅将为企业提供生产空间,还要提供多样性的生产服务,包括仓储物流中心、研发平台、品牌推广,以及引进基金、创投、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分析投资、股权众筹、股权交易等金融服务,实现与资本市场的无缝对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