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结果在北京出炉,温州90后舞者王鹏的双人舞《也许·仅此而已》获得现代舞作品铜奖。“荷花奖是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在学生期间能获得荷花奖实属不易。”他的舞蹈启蒙老师池渌如是说。
双人现代舞《也许·仅此而已》是王鹏和上海戏剧学院两位同班同学合作的作品,在评奖的舞台上,他传神、富有张力的表现,给这个舞蹈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评委之一黄豆豆给了这个作品97的最高分。但或许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他仅仅排练了10天的舞蹈。“这个作品本来不是我跳的,由于主跳的男同学出了点意外,其他两位同学都打算放弃了,我觉得大家辛苦创作排练了这么久,放弃了可惜,就想努力一下试试。”王鹏说。
而早在2009年,18岁的王鹏就凭独舞作品《山娃鼓声》获得了“桃李杯”中国民族舞B级少年甲组金奖。对于舞者来说,“桃李杯”和“荷花奖”是业界两个最高追求,“桃李杯”舞蹈比赛是国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赛,针对院校学生,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的美誉。而中国舞蹈荷花奖则是面向全国专业院团专业舞者的权威赛事。
爱跳舞从小有梦
在温州少艺校老校长池渌的印象中,王鹏是个酷爱舞蹈的孩子,当年就是她慧眼识才将王鹏招进温州少艺校。“王鹏的身材条件在学舞蹈的孩子中算不上好的,但他爱舞蹈,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离不开舞蹈,”池渌说。在少艺校期间,由于悟性好,刻苦勤奋,王鹏得到了很多“关照”,领舞、演出的机会不少。在班主任何力强、舞蹈老师应真等关怀下,王鹏不负众望,2008年考进了浙江省艺校。王鹏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在舞台上拥有一盏只属于他的追光束。
进入省艺校,主攻中国舞专业,先天不足让王鹏在一众强手的同学中间并不出挑。为了心中的梦想,在省艺校期间,王鹏是老师心目中努力、懂事的学生,是同学们眼中最刻苦的同学,他每年都拿奖学金。当时的省艺校舞蹈系主任韩磊曾感叹:“王鹏进校那会儿个子不高,也比较瘦弱,他的身体条件确实不是特别适合习舞。可他没有一天放弃过舞蹈。他的力量,是从内心发出的,正是他的意志与毅力,把他带向成功。”
千锤百炼露锋芒
2009年8月15日。这个看似寻常的日子,对王鹏来说,却是如此特别。那一天,他在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上,凭独舞作品《山娃鼓声》获得了中国民族舞B级少年甲组金奖。三年一届的“桃李杯”是所有舞者向往的大舞台,王鹏也不例外。从他得知自己被系里推荐参加比赛的那天起,这便成为他的梦。
连续三个月他睡在北京舞蹈学院简陋的地下室里,每天坚持着枯燥、高强度的训练,从早上6点开始到晚上6点,千百次地重复一个个舞蹈动作,一天下来,练功服湿得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成功的背后,苦不足为外人道。可谁会料到在他日夜苦练,准备‘桃李杯’比赛的关键时刻,厄运竟降临在他身上。他爸爸因病菌感染导致头部以下失去知觉,危在旦夕……比赛前,父亲病故,王鹏自己也在一次排练中从半空摔地受伤,一连串的打击,年少的王鹏几近崩溃。
带着父亲的遗愿,靠着师生友情的支撑,他又回到了训练场,化悲痛为力量,带伤上场,一路拼搏,以近乎满分的高分在决赛中一鸣惊人,终于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高高举起每个舞者都梦寐以求的“桃李杯”金奖的奖杯。被光环照耀的王鹏并没有忘记自我,他把善良放在感恩里,默默地将部分奖金捐给了母校的池渌奖学金。
做有思想的舞者
父亲病故,王鹏仿佛一夜间长大了。他想到2008年生日时和父亲的约定,那就是要考上一所好大学,做一个有思想的舞者。此前只爱跳舞的他开始注重专业和文化学习的两手抓,每学期都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多次荣获了“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0年,他获得了浙江省特别评选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上,他更是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舞蹈比赛,曾荣获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舞蹈大赛独舞二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群舞一等奖、浙江省“群星杯”舞蹈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等。
命运总是青睐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人。2011年,王鹏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录取,并获得了该专业唯一的新生奖学金一等奖。在大学里,他把重心放在了编舞编导方面的学习,对他来说,这是一次转型也是对舞蹈更深的理解。“好的舞蹈除了肢体上的技艺,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心表达,”王鹏说,“舞蹈编导专业可以说是舞蹈艺术金字塔顶端的部分,需要艺术阅历积累和实践。”
明年即将大学毕业,王鹏的新梦想是做个对舞蹈有贡献的人。在大学期间,他经常会利用暑期参与各种活动磨练自己。2012年参加云门舞集李静君与张云峰“身体与表现”大师班;2013年,温州市八一双拥晚会做执行编导;2013年上海市群星杯嘉定区比赛《壮志梦》执行编导;2014年参加美国百老汇舞蹈编导Tome大师班……王鹏,正时刻为梦想准备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