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和恋爱五年的男朋友分手了。
整整三个月,每当萧萧一人呆坐,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如今,萧萧终于挥手告别了那段不堪往事。我倒也松了一口气,这下萧萧终于不会再像祥林嫂那样有空便拉着我哭诉那段愁云惨雾的时光了。
萧萧是我的初中同学。她的本科学校招牌不够响亮。因为有名校情结,便又去北京某名牌大学拿了一个硕士学位。近来又拿到了县城一所中学的教师编制。可萧萧到底还是乐不起来,萧萧更愿意留在市区。于是只好先拖着,不肯过去立马签约。万一真的跑去县城教书,用她的话来讲就是“要嫁不出去了”。
萧萧的妈妈显然比萧萧更加着急。一来女儿年纪也有二十五六了,二来也想尽快帮女儿结束这段感情空窗期。于是她广为联络,调动资源,一下子就给萧萧安排了好几场相亲。萧萧长得小巧甜美,家境也不赖,眼光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母女一合计,给男方开出的要求是:至少本科学历(名牌大学更好),有房有车,还有一条——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说要有编制。
为什么非体制内的男生不可?个中缘由,萧萧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编制男工作体面又稳定。萧萧可不愿意嫁给整天无所事事的富二代。她身边的闺蜜也有嫁入豪门的。姑娘起初欢天喜地地嫁出去,结果却发现丈夫三天两头地往网吧跑,拦都拦不住。小伙子脾气也不好,两口子还老打架。看着闺蜜不太如意的婚姻遭遇,萧萧咬咬牙,决心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不能松动。
即便是萧萧的妈妈神通广大,调度非凡,可仍敌不过温州相亲市场的大局势。不难想象,但凡有正规编制的男人们,文化程度既高,眼光自然也不低,能够入眼的女性不仅要工作体面,还得长得好看。挑挑拣拣已成习惯,挑花了眼也属正常。一个三十出头的编制男,在见萧萧之前已经相了四五十个对象,挑肥拣瘦地嫌弃了一大堆姑娘,没一个看对眼。如今,他端坐在茶室,借着昏黄的灯光,望着萧萧的妆容,不免感觉有些麻木。
根据前辈们的经验,如果男方看不上女方,那么一上来便只给女生点一杯柠檬茶,暗示没有兴趣再继续谈下去。萧萧自然不傻,却也担心落入此种境地,于是当男方询问萧萧点单意见的时候,萧萧就赶忙给自己点了一壶菊花茶,接着把菜单礼貌地推回给了男方。男方仔细地询问了服务员,确认菊花茶是一壶而不是一杯之后,安心地把手一挥,示意就点这么多。萧萧的脸顿时涨得通红,尴尬得手足无措。结果,两个人就隔着孤零零的一壶茶,不咸不淡地聊着。后来两人渐渐无话可谈,便各自掏出手机,玩了一阵,各自回家。
倒是另一个男的表现得更为大方。他建议萧萧去吃个韩国料理,并信心十足地表示是团购来的,以示自己善于持家。可第一次见面就这么精打细算,萧萧看在眼里,觉着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还有一个优质男,见面之前先是讨来萧萧的手机号码,发来短信,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陈列如下:温州中学读的高中,在武汉读的本科,浙江大学的硕士……萧萧头皮一紧,觉得尚未见面就这么一大堆地甩过来,应该是自视甚高。细细一琢磨,萧萧觉得这男的大概是历经相亲,既熟悉流程,又贪图省事,干脆先把自己交个底。一来二去聊得正欢,男的便来加萧萧的微信。萧萧自然也不傻,知道男的是想看朋友圈的照片。可一看萧萧的微信上没什么照片,男方便又来讨萧萧的QQ,最终如愿在QQ空间中一睹芳容。可等到双方真正见了面,气氛却有些不大对头。男方皱皱眉头,有些气愤地说萧萧长得和照片里并不一样,嘴上冒痘痘,脸也不瘦。
萧萧难道就占了便宜?不见得。萧萧渐渐发现媒人天花乱坠的说辞往往并不靠谱。媒人介绍时说男方毕业于浙江大学,当面一问,居然只是杭州的一所二流学校。媒人介绍时拍着胸脯说男方是某政府部门的正式员工,可萧萧托人事局的朋友一查,却查不到,可见并不在编制之内,只可能是个临时工。
经过这一场场的相亲,萧萧和姐妹们得出的结论是:相亲第一面,男方只看重女方相貌;而且但凡男方有了编制,条件不错,便傲气得很。萧萧逼问我她相亲不遂的原因是什么,我说哪里有相两三个就成功的好事啊!问闺蜜,闺蜜则反问萧萧:化妆了没有?穿高跟鞋了没有?头发散下来没有?
不过,萧萧权衡缓急,决定还是先把心思花在接下来的市教育局招聘考试上。只要能当上小学老师,编制到手,身价陡增,自是可以风风光光地把自己给嫁出去。萧萧当然知道“婚姻改变命运”的俗语,但萧萧自认并非国色天香,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有好工作再有好男人”。萧萧没有一个叱咤风云的爸爸,萧萧只能靠自己。
心大志大的萧萧绝不愿意委曲求全,从市区下嫁县城。因此,萧萧对这场决定命运的教师招聘考试寄望深厚。不过眼看所报考岗位的报名人数居高不下,竞争激烈,考编漫漫,刚刚收摄心神的萧萧又重新陷入了焦虑之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