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流动警务车,奔驰在山间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1-07-21 00:00:00

本报记者 翁卿仑

泰顺县司前镇整洁的盘山公路上,奔驰着一辆车门上巨型警徽熠熠闪光、车身“流动警务室”五个彤红大字鲜艳夺目的小面包车。远远望去,小面包车就像山头飘荡着的一朵祥云。车上载着身穿庄严制服的民警,他们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

泰顺司前派出所所在地北邻文成、景宁两县,西邻福建寿宁县,辖区面积435.52平方公里,加上2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区域面积几乎占了泰顺全境的1/4。然而,这里常住的4万人口中,就有60周岁以上的老人6000多名。山高路远,加上老年人行动不便,大多数老人都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甚至有少数村民连户口都没有。为了方便群众,2009年12月,司前派出所办起了“流动警务室”,把“流动警务车”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从此以后,“流动警务车”就常年奔跑在山间,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留下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

2010年7月9日上午,阳光明媚,司前镇里光村突然热闹起来,老木屋门前围了10来个村民。三脚架、照相机,院子里俨然就是一个摄影棚。司前派出所的民警徐洪利和夏旭东,正忙着给村民拍照。56岁的下身瘫痪村民黄思民,被村民抬来了。徐洪利将他的身子扶正,夏旭东熟练地在手提电脑上操作,很快,黄思民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证件照就拍好了。对黄思民来说,这还是他头一次在自家门口这么正式地拍照,而且是免费的。很快,邻村的村民赶了几公里路,背着80岁的瘫痪老人陶文新也来了……

2009年到司前派出所担任所长的吴杰介绍,正是这一年,政府出了新政策,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60元。但是领取补贴,首先得有身份证明。那是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20多名老人来到了司前派出所,他们都是来办理二代身份证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有老人说,他们一早坐班车赶到司前镇,再等到下午坐班车回去,有些地方还要步行。费车钱不说,来一次,就是一天。如果身体状况不好,恐怕体力不支。怎么样才能更方便群众?把警务室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开通“流动警务室”的想法,就在吴杰的头脑里产生……“流动警务室”正式开通后,不仅受到百姓的欢迎,也得到泰顺县公安局的支持。2010年5月,县公安局给司前派出所专门配备了一辆“流动警务车”。那时吴杰经常上网查找全国各地派出所类似作法的信息。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他将面包车的车厢后部改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型警务室:里面有直流电变换交流电的装置,还有打印机、摄影器材等。车子里空间小,吴杰就把一张餐桌进行改制,放在面包车里。

从2009年12月到如今,“流动警务室”共为辖区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600多张,为20多人办理落实了户口。派出所党支部还进行捐款,为大部分人免去了办理证件的费用。

警务室“搬到”了村口

在司前派出所的档案室,有一叠厚厚的《司前派出所流动警务室警务日志》。每个民警,都会把当天的工作进行详细记录。翻开日志,民警们的日常工作一目了然。

7月15日,民警徐洪利和夏旭东早上6点多就起床了,开着流动警务车驱车80多公里赶赴辖区的包垟办事处处理一起民事纠纷。司前派出所共9名民警,其中辖区民警5名。由于地域广,派出所工作人员少,5名辖区民警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开着流动警务车下乡。

7月10日,徐洪利、夏旭东和百丈镇台石村的村主任约好,到台石村为吴先珠家里补办身份证。这一次,两位民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吴先珠是贵州人,轻度智障,十几年前随丈夫夏盛华来到台石村,先后育有一子一女。夏盛华于去年去世,家徒四壁,只留下上初中的女儿夏金华和上小学的儿子夏克胜,与吴先珠相依为命。一家三口都没有户口,没有上户口就拿不到低保补助。两个孩子每周都要翻过一座山头再徒步两个多小时,走到学校去上学。此前司前派出所曾发函到贵州吴先珠的出生地,对方回复说,由于吴先珠已迁出十几年,户口早已注销。为了帮助他们落实户口,两位民警多次走访,总算为吴先珠一家落实了户口。司前派出所还专门开会,决定结对这两个孩子,帮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

在警务日志里,随时可以翻到类似的民警助民记录。自流动警务车开通后,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生活,也成了司前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内容,民警实实在在成了村民的贴心人。辖区里的竹里乡有位60多岁的村民刑满回来后,没有工作、没有住房。去年,正是流动警务车进村的时候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来,在派出所干警和村干部的共同帮助下,这位村民终于租住进了一处老屋,同时派出所还给他介绍了一份看守养鸡场的工作。

“司前派出所辖区人少地多,而且山里的老人大多没有经济收入,上门办证我们是肯定不好意思收钱了。看到他们生活贫困,给予资助倒成了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吴杰说。而在交通不便的大山里,这辆流动警务车还时常成为“免费公交车”,碰到赶路的村民拦车,流动警务车总要停下载上村民。

泰顺县公安局局长欧阳后照说,在司前辖区这样刑事、地方案件不是十分复杂的山区,“流动警务室”是农村警务的一大革新,它担负了和谐警民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后,该县还计划在泰顺各地派出所推广这一作法。

民警成了贴心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