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参加温州市十二中的家长学校时,北京的教育专家告诉我们:“与其教育孩子,不如影响孩子。”在我演绎下——与其刻意影响孩子,不如热爱孩子,关注孩子,与她一起快乐成长。
在我眼里,女儿丁樱如,是一颗品质优良的种子,她生长在风调雨顺的盛世,成长在上陡门小学、十二中这样美丽的校园,沐浴阳光和雨露,在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茁壮成长。从一名稚嫩天真的小小女孩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小小少年,健康,快乐,聪颖。
而我们,作为家长,则是孕育这颗“种子”的土壤和水源,除了给她爱,还是爱。
但是这种爱不是溺爱,不是宠爱,而是关爱。
在独生子女一枝花的年代,“四二一”的家庭模式给孩子的往往是溺爱,是宠爱,造就一批缺乏责任心、贪图享乐的青少年。教育专家说“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是因为他穷,而是因为他早早地肩负起了责任。”
小樱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她都自己设闹铃起床、洗漱,吃早点,然后背上沉甸甸的书包踏上求学的路程。不是我偷懒,而是我有意识地培养她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她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样的意识:求学是她渴求的事情,不是我要求的事情。
但是庄稼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就像你不能保证每一滴雨都垂直落下。
三年级的时候,小樱如出现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经常我还没出门上班,家里的电话就响了:“妈妈,我的美术工具落在家里了,你帮我送过来吧!”“我的数学作业本忘记放进书包里了……”
电话里我告诉她:“今天我决定不给你送过去了。因为等我把东西送到你学校,我上班就迟到了。”
“没有美术工具,我会给老师批评的。”小樱如着急地说。
“我知道。但是你犯了错就应该接受批评。”我很平静地告诉她。
“那没有工具我怎么上课呢?”
“我不知道,你也许可以自己想想办法!”
放学回来,小樱如告诉我,她上美术课没有工具,只好向同桌借,没有洗毛笔的筒,只好拿自己喝水的杯子代替,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我很认真地听着,但是并没有教育和责怪她。因为有时候语言是苍白的,我相信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今天的狼狈,已经使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最深刻的教育。
果然,从此以后,早晨家里的电话铃再也没有响,小樱如丢三落四的坏习惯渐渐改了。
孩子天真未琢的心灵往往是映照俗世的一面镜子,他们纤尘不染的智慧有时候在无声地嘲讽着我们舍本逐末的徒劳。
和她一起背唐诗玩,发现文科出身的我居然普通话不准。前鼻音和后鼻音,翘舌音和平舌音,第二声和第三声竟然混淆不清。所以我非常“崇拜”她,“仰视”她,并要求她随时纠正我的发音,当我的小老师。
我们一起讨论人生、价值观,发现小小年纪的她践行自己的做人准则——淡定、低调、快乐。
看到我哗啦啦地用水洗脸,小樱如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中国西部缺水,当一名少年花了几个小时翻山越岭挑来的水喂家里耕牛时,老牛却并不喝,只是“哞哞”地叫,一会儿出来一头小牛。原来老牛舍不得喝,它要把这一勺珍贵的水留给它的孩子。一直以环保主义者自诩的我在女儿面前汗颜了。
我们坐飞机时,她小声提醒我不要将坐椅往后调整,这样后面的人空间会变小,会感到不适。
在注重精神,同时不排斥物质享受的年代,小樱如的理想是法拉利轿车和带私人海滩的别墅。但她知道:这一切必须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因为我比较“穷”。
自我成长是每个人一生肩负的责任。女儿的成长,也是妈妈的成长;女儿的成熟,更是妈妈的收获。我和小樱如开玩笑:“我好像没教育你什么,倒是你教育了我很多。”
生活条件日渐优越的今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些养尊处优的小皇帝、小公主往往形成任性、软弱的性格,事事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难以承受现实生活的风吹雨打。许多父母因此担忧、焦虑。由此,一些家长意识到孩子人格教育的迫切性,努力在孩子生活独立与自信培养方面做了探索与尝试,本版编发两位家长对孩子人格教育心得体会,希望给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编者
儿子:
小学老师告诉我,在你的日记里,妈妈是天使,爸爸是魔鬼!
记得小时候,你还不会洗澡,最多是用自来水喷头,用来冲身体,脸上都不敢沾上点水,当爸爸用喷头对着你的头上喷,你一边大声哭,一边大声责怪爸爸。好几天不理爸爸。爸爸脸上在笑,可是心里很难受。
爸爸带你去学游泳,是第一次学潜水,不管爸爸怎么劝说,你都不肯把头往水里钻。你怕水,这个爸爸也知道,可还是把你的头往水里按,看着你呛水,不断地咳嗽,脸都红了,身旁一些人还投来责怪的眼光,此时爸爸觉得无地自容。你回家向妈妈哭诉,妈妈责怪爸爸,爸爸一声不吭。慢慢地,在爸爸的带领下,你终于能够学会游泳了,爸爸很高兴,看着你游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不断给你加码,300米,500米,800米了,心里在为你加油,可是你一句话“爸爸是坏蛋,不断给我受罪,下次再也不跟你来了。”一下子,心却沉到了水底。
记忆最深的是在联华商场,第一次乘自动扶梯,看着扶梯上站满了人,自动升上去,你很感兴趣,上去下来,真好玩,带你上去下来时,你在楼梯口,还是迟迟不敢下去,爸爸用尽了方法,你还是不肯,爸爸生气了,把你一个人留在电梯口,跟你说:“我要走了,你来不来呀。”你还是边哭边说不下去。
后来爸爸真的走了。不过只是走了一圈,悄悄跑到一个角落,躲在那里看你,看着你哭,哭得我心疼。你哭累了,慢慢伸出小手,颤抖地扶住扶手,爸爸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怕你摔倒,怕你受伤,你终于安全地下来了,我立马从角落里冲出来,抱住你使劲亲。你知道么?爸爸比你更担心啊!
孩子,爸爸终将老去,你要自我成长,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到那时,你还会说,爸爸是个大魔鬼么?
爸爸 周建帆
爸爸是个大魔鬼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