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时间流动,见证社会变迁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1-11-02 00:00:00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溜走。唯有那钟表的滴答声,恒久不变地追寻着时间的痕迹,让我们在时间的刻度上,找寻过去、现在、未来。

当有一天,那滴答声不再精准,甚至戛然而止,失去生命。就有人,用精巧的妙手,将那不再精准的滴答声拉回该有的刻度,让那些停止的时间,再现生命,他们便是钟表维修师。在温州,就有这样一位钟表维修师,他是我市钟表维修行业唯一一名获得国家高级技师职称的陈强达。他在那摆满钟表的维修中心,从滴答声中,感受近30年钟表维修历史的同时,也感受生活的巨大变迁。

喜欢灯下的那份宁静

1

镊子、螺丝刀、细小琐碎的手表零件……台灯下,白光聚射的桌面,满是细小的工具。灯影下,陈强达额头上戴着用铅丝固定的放大镜,双眼紧盯着一只瑞士的名表,全然不觉窗外的车来车往。

陈师傅的名表维修中心,就设在繁华的解放街,小小的店铺内,是三张小小的维修工作台,陈师傅淡然地坐在中间的座位上,好似他和眼前这一切,就是整个世界。他说:“在这一行,最主要的是要守得住那一份平静和耐心,而做久了,往往有时就会太入神。”

1951年出生的陈强达属于“老三届”,高中毕业后当过知青、做过政工工作、治安小队长、任过厂长……“就是喜欢台灯下的那份宁静。”陈强达在他30出头的年纪,选择了钟表维修,从此与钟表结缘近30年。1985年,正是钟表维修行当最吃香的那个年代,陈强达从中百零售公司调到百货批发公司,正式跟着百批公司的一个老师傅,当起了钟表维修学徒。

“一般学手艺活,最好的年龄是10多岁,心灵手巧,而我已经超龄很多,似乎连师傅对我都不怎么看好。”陈强达说,吃苦耐劳,肯学习,或许就是三届生最大的特点。当时,陈强达除了整天拆装整理那些不到发丝1/10粗细的游丝,细小不及1/4个小拇指盖的摆轮外,就是从新华书店买来钟表维修的“大部头”,每天学习钟表的机械原理;照着拆卸的手表,描画结构图案,边读书,边实践,两年时间,整整记满了七大本笔记本。1987年,他也凭借这七本的学习成果,成功成为中百商城的一名正式钟表维修工。

心忧手艺人 越来越少

4

然而,当说到精湛手艺有否合适的传人,今年已60岁的陈师傅却很无奈。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大能静得下心来,而维修钟表却是个最需要耐心的行业,“因此,这行当好像和后生儿缺少一种缘分”。

随着儿时代的进步和物质的繁荣,在陈师傅修过的腕表中,三四万元的欧米茄已是比比皆是。而价值几十万,甚至百万元的宝柏、百达翡丽也不少见,最贵的是一只价值300多万元的百达翡丽金表。值得关注的是,与名表销售市场同步增长的还有名表维修的市场需求,各种设计精密、功能复杂的腕表,对维修行业提出严峻考验。但国内缺少高级腕表维修人才,名表商陷入维修技师短缺的困境。

陈强达直言:“虽然很多名表店都有维修服务,但仅仅是清洗抛光类的简单保养,一旦遇到机械故障或人为损坏,只有送到国外去修。钟表维修是个特殊行当,在一些手工工序中,误差以微米计算,甚至比头发丝还细。目前国内能修高档表的人才很少,相关培训学校更少。即便是精密仪器、机械加工专业的大学生,面对如此复杂的工艺,也常常束手无策。”

记得今年一名顾客拿着一块弗兰克·穆勒腕表,镶钻,做工非常精美,但仔细一看,表盘内的一根细小的秒针断了。这位顾客咨询过名表维修服务点后,答复是要送瑞士总部修,且维修价格超过万元。无奈,他带着手表前往上海、北京修理,不是拒收,就是打开后,无奈交回。后来,他寻到了陈师傅这,发现是轮盘中的一根细轴断掉,确实,配件已很难在温州城里找到,但陈强达仍然大胆接下这活,因为他手头还有一套保留了近30年的钟表车床。在高倍放大镜下,他自己打制配件,最后将顾客的表修缮一新,且只用了几百块钱。那位顾客接到表后,在放大镜下细细观察了一通后,竖起了大拇指称,“没想到啊,温州小地方竟然出了大师傅。”

陈师傅说,上个世纪90年代,温州曾组织人员参加上海钟表工业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以后,之后再没有类似的培训,钟表维修也多靠师傅带徒弟在延续着,而他的这套钟表车床活儿就是在师傅的指导下,经年累月打磨出来了。“如今能干这精细活儿的,我敢说,温州城里仅有两人,我和亨得利钟表维修中心退休的一位胡沛林师傅,今年那位胡师傅已经76岁了。”

目前温州能带徒弟的钟表师傅屈指可数。不仅温州如此,全国亦如此。今年7月,从未参加过钟表维修技术等级考核的陈强达报名参加了国家高级钟表维修技师的考试,全国仅有北京、深圳、西安三个考点。在西安考点,仅有陈强达一人参考,自然,30来年修表的功力也得到了验证,他以87分理论水平和两篇现场论文,最后以综合分78分高分获得了温州钟表维修界唯一一个国家级高级技师称号。

尽管能一举拿下这温州城唯一一名钟表高级技术的证书,但陈师傅似乎并没有多少喜悦,因为跟着他学习的三个徒弟中,有两个分别已是40多岁和50岁了,他更多的是为这门维修工艺面临失传而忧心。

为百年古董落地钟续命

3

2002年,陈强达所在的中百公司改制,他就利用自己还不错的钟表维修技术,在解放街租下了一间小商铺,办起了钟表维修部。

入行多年后,才知道钟表世界如此之大。欧米茄、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积家、伯爵、万国等众多的瑞士一线高档表迎面而来,甚至不少古董表也找上门来。“修表靠经验,但可不能吃老本。”陈强达深知,国际钟表业技术发展很快,如果不与时俱进,是干不了这行的。在温州没有培训班,学新技术只能靠自己。陈强达订了《名表》、《钟表》等业内知名的钟表文化杂志,随时关注着各品牌钟表技术的变化,收集资料刻苦钻研。有时,为了弄清一个技术上的难题,他还会不断写信或登门寻访一些专业论文的作者,大有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一次,一客人送来一块欧米茄同轴系列机芯表,时针能走,但每天都快10分钟。顾客还特别说明,曾在北京、上海,修过两次,均没有修好,一副“没有本事就别接”的意思。阅表无数的陈师傅一看,以为无非三种情况“游丝”变形,磁性影响,或者是保养时,油加太多了。没想到,拆开手表检测后,那三种问题都被排除了,表还是未能精准计时。

此时的陈强达百思不得其解,他向顾客说明了情况后,自己去商店花了3万多元,买了一块一模一样的欧米茄表,将自己那块新表的零件一一拆卸,逐一安装到顾客的表上,再观察精准度。如此反复,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在高倍放大镜下在轮盘上的齿轮上找出一个细沙般的磨损点。

经验,就这样慢慢积累。“强达名表维修中心”的名气也逐渐扩散。不少人为了修好爱表,慕名而来。

去年一月的一天,一瑞安市民寻上门来,希望强达师傅能上门一趟,为他的一个古董落地钟“问诊把脉”。那是他花了5万元从国外购得,并花了不少钱,千里迢迢,亲自押运,运回到瑞安的居所。没想到细致包装过的落地钟,到了瑞安还是停摆了。瑞安市民遍寻了温州的钟表维修师傅,才打听到温州城里有个“强达老师”,于是寻上门。无奈,陈师傅正忙于手头的活儿,没法抽身。第二天,他又从瑞安赶来,等到陈师傅晚上9时下班了,这才把陈师傅接到了家里。

那是一个产于清朝的落地钟,轮盘是铜制,指针也是铜制的。架子是中国的红木,两侧还有盘龙雕刻,非常精美。拆开一看,内芯则更是精美,精密,那是一个产自德国机芯,工艺自不用说,结构也是非常复杂。

将机芯拆卸后,拿回维修中心,拆洗,上油,观察,琢磨……在放大镜下,陈师傅细细地观察了三四天的工夫,最后才在一堆的细小螺丝中,发现其中一个螺丝有松动,刚一拧紧,那长短针迈开脚步的滴答之声便随之传来。灯影下陈师傅脸部那夹紧的沟沟壑壑这才舒展开来。

“每一只表都是有生命的,当长短针停摆时,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而每当这停止的生命,在我手里能重新回复活力,那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莫过于此。”30年来,看着一个个停止的时间再次流动,陈强达越发割舍不了那片灯影下收获的快乐。

滴答声中感受生活巨变

2

钟表刻录着时间的印记,也最真实地记录了百姓的生活巨变。

陈强达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被称为“三大件”,是一般人家结婚的奢侈品。那时候人们要买手表,要么托人去上海买,要么就是凑足了工分券,凌晨5点多开始在商店排队,才能买上国产的手表。而且,一百商店还每天限量供应30至50只左右,卖的都是国产上海牌或是宝石花牌的手表,价格在85元至120元左右。那时候,戴手表是身份的象征,是非常时髦的事情,戴表的人会故意卷起衣袖,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和羡慕。自然,修手表的也就少了,中百商城当时只有一个修表师傅,还是非常闲。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手表才逐渐开始普及,修钟表也渐渐吃香。陈强达也恰在此时,进入了修表行列。“那时候手表是田间劳动、厂里上班和外出办事唯一的计时工具,所以几乎是人手一表。”陈强达说,“来修表的客人都催得很紧,没了手表好像就没法正常工作生活了。修理师白天来不及修,晚上还要经常加班。街头的钟表维修点也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人们选择的手表价位基本上跟月工资成正比,一开始是单价几十元到100多元的宝石花、上海牌等国产手表,还有不少从日本走私进来的双狮、矛牌和精工手表。当时在乐清的里弄,黄花有一个地下走私市场,可以用银元换手表。改革开放后,瑞士的中低档表也随之进来,梅花、罗马等进口表也就两三百元,这对国产表厂冲击很大。上海的表厂不少因此而关门。”陈强达回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第一块瑞士高档表雷达表进驻温州一百商城时,价格是8500元。在那个套房才卖300-400元每平方米,这近万元的手表可谓镇店之宝,放了很久,都无人问津。最后被一个乐清的老板买走时,中百的员工都围观,纷纷咂舌,称了不起。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彩电、冰箱、照相机等产品的兴起,手表消费变得平常并开始降温。而到了上世纪末,带有时钟功能的手机铺天盖地袭来,手表一下子变得可有可无了。手表从许多人的手腕上摘了下来,一些钟表店不得不关门歇业。

近年来,手表市场才逐渐回暖。而现在,手表已经不是纯粹的计时工具,有点是出于搭配服饰和表现个性的需要,有点是为追求生活品质。于是乎,宝柏、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伯爵等,价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奢侈品手表,成为众多时尚人士的腕上饰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