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敏
李艺
《温州老照片》这本书中,有一组我市收藏爱好者廖大敏提供的老照片,它们均拍摄于1949年以前,多为肖像照。照片上的钢印——“同昌”、“还吾”、“木兰生”、“吾友”等等,相应地表明照片出自清末民国时期温州的哪家照相馆。
“我好古之癖已久亦深,为能名正言顺天天接近古玩,曾在妙果寺开了家古玩店。主要是收藏温州地域性的老物件,顺道也把温州老照片作为一个主题来收藏。”约在20年前,廖大敏开始收藏温州老照片,至今他的老照片收藏数量已经达到几万张。
翻拍老照片时,
触动收藏心思
说起来,大敏收藏老照片是出于偶然。
廖大敏本人职业是摄影师。199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在温州市区开了家叫“人类一家”的摄影工作室。有一天,一位市民拿着家中珍藏的摄于清末的老照片到他的店里,请他把这照片翻拍一下。
这张照片中,老一代人流露出严肃端正的表情。看着这照片,时空奇异纠缠,先辈们以一种真切、具体、可感的和有说服力的影像方式显现在后人眼前,如此遥远,又是如此之美。翻拍这张照片,引起了廖大敏对老照片的兴趣,让他动了收藏老照片的心思,“因为对过去的时光好奇”。此后,他开始持续寻找、收购与温州有关的老照片。和其他老照片“票友”一样,只要看到没见过的好照片就会兴奋不已。
“老照片,国际上大体是指在1953年之前扩印的照片,因为这之前的照片感光层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色调也比较丰富;而1953年之后,大部分相纸中加了荧光增白剂,成本降低了,照片看起来更白了,但也失去了部分层次感。在中国,对老照片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对它们的拍摄时间要求为文革以前,可以细分为晚清作品、民国作品、解放初期作品与文革时期作品。”
晚清作品,指从摄影术开始进入中国到民国建立之前,即1850年到1911年之间的照片。由于摄影技术及物质许可等方面的限制,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人物肖像,风景、反映民俗风情的作品很少见。从1911年到1949年之间的照片,这些作品往往被称为民国作品。民国时期,老照片题材较之以前的作品丰富了不少,但人物肖像仍占主流。
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照片的数量,因而老照片收藏界一般认为民国时期的作品整体价值要低于前期作品,但是民国时期的全景照、艺术照以及照片图册等形式新颖的作品价值还是很高的。
“以前几十元钱买一堆,
现在一张可能几千元”
廖大敏起初购买、收藏老照片时,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动机,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
近几年,老照片收藏渐成气候,其拍卖展会也渐渐热起来,拍卖纪录不断被刷新,一些老照片的身价成百倍增长。与此同时,老照片的零售价格也直线上升。
“二十年前,我用几十元钱就能买到几千张老照片,这几年一张照片可能就会问你要价几千元。”现在,廖大敏购买老照片心态比较平和,一切都随缘。他有自己的一套评判老照片的标准,比如老照片本身应该成为研究社会历史、摄影历史的重要史料,把它们组织起来,应该能一起构成有摄影术以来的有关温州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忆,能让现代人看到一些如今已经消失了的温州本土风景。
以这样的标准翻检一下他收藏的几万张老照片,廖大敏说:“感觉好的老照片只有几千张。”他见过让他感觉更好的温州老照片。
2008年,一个名为“古温州”的成都网友在温州论坛上发帖:《你没见过的温州老照片》,邀请大家欣赏他的收藏。在帖子中“古温州”说:“我有一本珍藏多年的老影集,里面大部分都是温州的老照片,影集的年代据我考证应该在1900年左右,影集中有许多从不同视角拍摄的温州古城的照片。”
“这是最强大的温州老照片集,是温州最初的记忆,对温州的意义非凡。也是使我坐卧不宁的一本影集。”廖大敏对这组老照片纠结不已,比如,“古温州”公开展示的影集里面,有一张摄于1906年的温州旧城老照片,通过这张照片大抵可以看出100年前温州的城市格局。照片中近景是还保存得非常完好的老城墙,中景为密集的民居、泊在江边的帆船,连江北岸的双塔亦清晰可辨。相当经典。
廖大敏想办法联系过“古温州”,和他谈,想买下这珍贵的影像资料,但遗憾的是“古温州”怎么也不愿意出售。遗憾归遗憾,廖大敏现在说起有关温州老照片的事,还是对“古温州”的这本影集念念不忘,因为“照片非常好”。
收藏和投资有很大不同,它的最终境界往往不在收益上。不少老照片收藏家原则上是不卖照片的。如果觉得奇货可居,想靠它赚钱,就会成天紧盯着价格,反倒忽略了它真正的价值。
廖大敏也曾经把自己收藏的一些老照片上传到网络论坛上请网友共赏。
有网友好奇地问:“你的这些照片是打算自己留着看看呢,还是准备转手出售? ”
廖大敏回复:“打算等20、30年后,无聊时拿出来整理归类,打发日子。哈哈。”
老照片收藏经历里
没有传奇
收藏老照片让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沉静下来。门外汉或许看着枯燥,但是喜欢老照片的人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里面有他们想要的东西。用廖大敏的话讲,就是“影像的直观性与实证性是文字所无法替代的”。
我问廖大敏,你收藏老照片这么多年了,在这个收藏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很好玩有趣的故事呢?
他想了想,说没有。相比其他价值很高的古董收藏,收藏照片没有那么传奇。倒是经常在老照片里见到熟人,也因为收藏老照片结交了一批人。老照片的价格是这几年才开始上扬的,之前没有特别强大的诱因,让人在这方面进行仿冒、欺骗,因此也没有那么多传奇的故事或者大起大落的经历。相反的,廖大敏最早收藏的老照片,基本上都是从拾荒者与旧书店那里淘的,当时不买下,它们就永远湮没了,挺可惜的。
岁月无痕。相机却善于捕捉波动、隐秘的影像,并将其凝固,而后引起的震撼会进一步激发观者的联想力,这大概也是老照片在事隔多年的今天仍可以焕发魅力的根源。看廖大敏收藏的温州人老照片,我们可以了解,多年前的温州人已经借助摄影这种方式,通过人物神情、服饰、姿态以及摄影道具描绘出当时的市民生活状态,老照片为我们理解世态人情留下了别样的记录,而这样的记录在文学史的书写中也可能是被遗失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