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玮
16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00%,“金改”龙头股浙江东日近日来的表现,可谓艳惊两市,更让不少温州股民们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温州金改即将带来的投资机会与红利,还远不止于此。
“民间资本怎么样进入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我们初步的设想是,让不同层次的资本进入不同的领域。”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举例说,一般的老百姓不可能参股小贷公司,也不可能去办银行,但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或文化、技术等产权交易。这意味着,有一天当这家公司上市,你就成了手持原始股的资本“新贵”。
随着温州金改的稳步推进,被写入“12条”的“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正酝酿着多重红利的芬芳。闻香识“钱”源,股权投资正待民间资本寻香而至……
普通投资人—— 买到原始股,或成资本“新贵”
有人问,温州金改这么热闹,我们普通人也想参与,怎么做?
张震宇给“大中小户”指出了各条不同的投资通道。
比如政府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以债或者股权的形式,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设定1万元一股,普通老百姓有5万元、10万元就可以来投资,门槛非常低。“存在银行利息就2厘,跑不赢物价上涨。”张震宇说,如今温州的储蓄规模大概在3000亿元,如果拿出其中1%至2%来参与政府基础设施项目,以贷款利率5%算利息,这样的回报,比存在银行里的收益要多。
而针对那些拥有50万、100万、2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设立小贷公司又不够,那么温州会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成为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
对于1000万元以上资产的单位或者个人,有三种渠道可以进行投资:小贷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当前,对于普通人而言,前两种投资通道的大门已经敞开了。
4月26日,我市首只公司债券“2012年温州市安居房开发有限公司债券”发行结束,共募集资金12亿元。这是市政府融资平台首次通过企业债券融资,也是我市第一只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保障房建设。
看到这只债券的发行时间,有人可能会觉得错过了“这一站”挺可惜,不过不用着急。目前,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像市域铁路S1线,正在谋划推出债券让百姓参与建设,而温州机场、交运集团、温州港集团等国有融资平台,也都在计划发行债券,存续期内的票面利率大多为7%-8%,收益稳健。
而在稳健收益之外,更多人心里想要的,还是在信息公开、风险可控的环境中,用智慧的投资选择,来赢得高回报。被称为“温交所”的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作为未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的平台,正受到千亿民资的青睐。
市民黄均在年初就开始盘算着做点投资,可观望了几个月,房价只跌不涨,捏不准谷底在哪里;股市起起落落,好不容易解套也没赚到什么;银行理财产品卖疯了,可都是30天左右的超短期。听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的消息后,黄均仔细研究了各大媒体的报道,觉得“温交所”是个可以投资的地方。“一旦看准了哪家企业,买下它的股权,等它一上市,股权收益可能翻十几倍,自己也就成了手握原始股的资本‘新贵’。这种价值投资,亦是对自己眼光独到的褒奖。”
谁都想做巴菲特。黄均的想法,代表了一大批人。自3月28日温州金改的利好消息发布后,不仅在沪深两市上令浙江东日、香溢融通等金融改革概念股高涨,而且在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上也掀起投资旋风。在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挂牌交易的两支未上市公司股份,朗诗德股份和盛宇家纺,均受到投资者热捧。
4月10日挂出的朗诗德50万股委托价格还在7元,而昨日挂出的2.5万股委托价格,就变成了15.88元。自去年6月份挂牌交易以来,朗诗德成交价格从5元一路涨至8元左右,涨幅近60%。目前,朗诗德总成交447万股,总成交金额2000多万元。
“朗诗德股份在交易最活跃的高峰期,曾占到浙江省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中心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一,价格上涨幅度也很大,投资者基本来自温州。”朗诗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建克表示,自从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后,通过媒体宣传与政府推介,投资者对股权交易关注度更高。
中小微企业—— 不去挤上市,也可直接融资
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两难两多”,是温州金改首先要直面的问题,尤其是融资难、融资贵,困扰着温州大多数中小企业。
除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之外,上市被视为是直接融资最快捷的方式。但想上市的企业那么多,却总也打不破“二八”现象:证券市场最多能满足20%的企业上市,其他80%的股份制公司怎么办?它们的股权不能流通,怎么活?不打通80%企业的融资通道,区域经济就会被扼制。所以,战略上需要尽早打通这个平台。
转机,似乎就在老板的一念之间。
“股东之间可以在工商局办理股权转让手续,为什么要拿到这个平台上大费周章地公开转让呢?”朗诗德公司董事长朱锦成坦言,自己最初也不明白在平台上进行股权转让有什么好处。
不过,对融资的渴求直接推动了他的转念。朗诗德的主打产品是将净水器和饮水机结合在一起,外观漂亮又实用,定价每台要好几千元。但家家户户习惯了传统的饮水机,要让新产品打入市场,需要大笔的资金做市场营销、产品推广,比如开设专卖店、铺设全国营销网。如此雄心壮志,何以成真?
在分析了常见的几种融资方式之后,朱锦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主动找到市股权营运中心要求挂牌。岂料,上午刚挂上去,下午就有好几家投资机构找到他,朗诗德的名气随之一路飙升,比在央视做广告的效果还好,银行也找上门来要提供贷款,银行说你是公开挂牌的,信息透明、信誉有保障。
一切来得突然,让朱锦成有些应接不暇。不过,这些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原本“死”的股权现在变“活”了,可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上获得一定程度的增值。
“这一过程就像是上市前的‘练兵’,企业通过这种历练,既可以为转型升级积累资金,又能进一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为未来进入资本市场作好准备。”朱锦成说,同在省交易平台上的娃哈哈SY、百诚股份股价翻了好几倍,这表明优质企业的价值在增加,企业融资难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这一观点,也受到盛宇家纺董事长曾上教的应和。盛宇家纺以生产、销售家纺用品为主,它亦想通过股权挂牌的形式,探路上市公司的转型之路。“借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东风,投资者对股权交易相当青睐,相信借助这一地方资本市场,可以为企业实现多渠道融资。”曾上教说,盛宇家纺总股本为56250万股,计划挂牌转让600万股,若不考虑交易价格涨幅,以目前每股8元计,全部转让后可融资4800万元,对于融资难、融资贵的中小企业而言,股权交易不失为解决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式。
6000亿民间资本——
形成有信誉的投资通道
四月下旬,由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带队的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前往上海、天津、北京,分别考察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天津股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中关村新三板市场等,学习经验、问计改革、探求发展。
“看看人家是如何搭建、运作股权交易市场的,为温州下一步结合区域特色,打造地方资本市场做准备。”市党政代表团中的一位随行人员说。
让6000亿温州民间资本与有实力、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对接,是打造地方资本市场的初衷与终极目标。关注“新三板”,借鉴外地城市的成熟经验,无疑是此次考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新三板“扩容”各项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新三板主要是为了让暂时不符合主板及创业板上市标准或等不了排队时间的公司,可以由原股东和愿意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直接交易,实现最快速的融资。有证券界人士分析,未来的新三板“扩容”主要目的是接纳更多创新型企业,对企业利润没有硬性指标,需要的是企业具有持续稳定的主营业务收入、公司治理结构及股权历史沿革规范清晰,最重要的是具备强劲的创新潜力与成长势头。
“我们也想借鉴新三板的模式,使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真正起到未上市公司股份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的平台作用,尤其是成为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对接的桥梁。”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总经理林小海说,像“新三板”的一些制度举措,对温州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比如“新三板”规定,中关村企业一旦准备登录新三板,就必须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先进行股权改革,明晰公司的股权结构和高层职责。同时,新三板对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比照上市公司进行设置,也很好地促进企业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而在投资者方面,新三板制度的确立,使挂牌公司的股权投融资行为被纳入交易系统,同时受到主办券商的督导和证券业协会的监管,自然比投资者单方力量更能抵御风险,这也就不难解释,不少温州私募股权基金已经盯上了股权交易平台。
环亚创投董事长胡旭苍认为,以前创投类公司要实现退出,主要是通过二级市场上市来实现。今后,创投类公司不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转让已有的投资项目实现退出,还可以更便捷地寻找到优质的公司进行投资。
林小海也透露,下一步会继续完善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的组织架构体系,并计划也进行“扩容”,一方面加大引入优质的未上市公司股权,大力推进股权交易的活跃;另一方面将尝试进行文化产权、技术产权、碳排放权等交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