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事关温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特殊战役,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各司其职,紧密协作,扎实推进。这是一场事关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农村发展的攻坚行动,一系列突出问题被一一查摆分析、努力破解。这是一场事关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的克难之举,让万千干部群众充满期待。
按照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今年7月,第二轮后进村集中整治在我市全面启动。4个多月过去了,在563个“乱、散、软”问题突出的村,整治活动全面铺开,一幅幅敢叫旧貌换新颜的生动画卷正在次第展开。
瞄准换届全力攻坚
第二轮后进村集中整治开展之时,正值明年全市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全面铺开的关键时刻。可以说,整治效果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换届成果,关系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为进一步巩固去年第一轮后进村集中整治的积极成果,为村级组织换届打下良好基础,经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统一开展第二轮后进村集中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村级组织运转不规范、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不明显、村里各项事业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及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消除干扰村级组织换届的各种障碍,夯实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基础。7月2日,第二轮后进村集中整治动员会召开,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委、市公安局等分别作工作部署。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拉开序幕。
思想的高度统一,凝结成巨大的信心与合力。各县(市、区)高度重视,把后进村集中整治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村级组织换届开展名单筛选、方案制定、措施实施等方面工作,整合最大资源、下最大功夫来扎实推进。如鹿城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直部门分别与与后进村挂钩联系,以高密度的指导督查,改变整治中乡镇党委单兵作战的局面。龙湾区规定,对未按期转化的后进村,挂钩帮扶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年终考核不能评先定优。泰顺县以乡镇党委书记、分管的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指导员为相应责任人,建立后进村整治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责任。
在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下,各级纪检、政法、农业、审计部门把推进整治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温州转型发展的具体行动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提前介入,深入摸排,全面开展村级财务审计、依法打击查处等工作,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
突出主体因地制宜
563个后进村,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后进,其“症结”却不尽相同。由什么主体来抓,采取什么措施,是集中整治的关键所在。
整治中,我市进一步强化县乡两级责任,把县(市、区)委书记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乡镇(街道)党(工)委作为后进村集中整治的工作主体,党(工)委书记负直接责任。同时,把后进村集中整治工作作为县乡党委书记向上级党委作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基层党建责任制目标考核和考核乡镇(街道)党(工)委特别是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这些举措,使整治主体更明确、职责更清晰,也在广大基层干部中牢固树立起“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和后进村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势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如乐清市针对村级班子满意度偏低、村务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后进村,组织开展“百村审计”活动。洞头县认真排摸每个后进村的实际情况,并逐村制定整治措施,做到“一村一策”。苍南县针对个别后进村中存在的“三宗”势力、黑恶势力等,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结合“清障行动”予以坚决打击。文成县积极排查32 个村务财务信访发生村,对可能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重点信访积案逐一分析,全力化解纠纷。
各地各部门坚持分类指导,在深入调研走访“把脉”的基础上,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制定紧扣现状、贴近实际的整治举措,见招拆招,有针对性地破解困扰各个后进村发展的具体问题,确保整治一个、见效一个、巩固一个。
抓住关键强化核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要从根本上解决后进村的“乱、散、软”问题,需要集中时间、形成合力,更需要抓准“牛鼻子”,在强化核心、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这个关键环节上集中“火力”开展整治,确保转化成效最大化。
整治中,各地把抓好班子建设作为后进村集中整治的根本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切实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发挥他们在整治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对奉献意识差的干部,注重培养宗旨观念,教育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看山山穷、看水水恶、不思进取的村干部,注重培养艰苦创业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敢闯敢试、敢干、百折不挠的决心;对缺乏致富本领的村干部,注重提高他们的致富技能,帮助他们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
“谁不坚决就否决,谁不作为就让位”。结合在整治中的表现和作用发挥,各地及时对后进村班子进行调整,把那些热心农村事业、群众认可、“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致富能手,选进村领导班子,“挑大梁”。对确无合适人选的,则采取“下派、挂职、回返”等形式,从外部注入新鲜血液。如瑞安市根据村级班子满意度调查结果,从加强思想整顿、狠抓班子调整、深化人选分析三方面入手,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两轮整治中,全市共调整充实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225名;选派县乡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18名。
克难攻坚确保实效
如何把后进村集中整治真正办成让百姓得益、取信于民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整治中,各地各部门把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一事一策,集中攻关。如瓯海区采取培训村干部、为群众解决实事急事等方式,增进村两委关系,提高班子凝聚力。永嘉县在涉及工程建设的后进村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安排警力查处各类案件,着力消除稳定隐患。平阳县针对“乱”村的实际情况,从群众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着力破解信访积案、村级组织运转等难题。
一手抓后进村整治、一手抓示范村建设,是第二轮后进村集中整治的一大亮点。整治启动后,我市同步选择了一批基础较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村,开展以“五个好”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创建活动,强化建章立制,力求通过一年努力创建市、县两级共500个左右的示范村,为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同时,各地着力做好结合文章,切实提升整治成效。一方面是普遍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村、机关部门挂村、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组进村等制度,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有关部门协作互动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把开展整治与做好村级换届准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形成统筹安排。
358个村整治成效明显、解决突出问题和化解矛盾1228个、调整村干部95名、新发展预备党员399人、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657个……数字的背后,折射着广大后进村旧貌换新颜的可喜变化,展现了第二轮后进村集中整治启动4个多月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比较薄弱,任务繁重、压力很大,整治转化难度很高,只要我们将后进村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任务,持之以恒抓下去,相信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定会不断得到提升和加强。
领导声音
我市开展的后进村集中整治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自启动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和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等领导同志,分别就我市开展后进村集中整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我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后进村集中整治、夯实基层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后进村整治是一项经常性长期任务,要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 ——习近平
温州市这项工作抓得好。 ——赵洪祝
这样抓学习实践活动重点突出,解决问题目的明确,是很好的经验。 ——夏宝龙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后进村整治,为明年村级换届夯实基础。 ——蔡 奇
要将其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明年的两委换届和即将推行的城乡综改相结合,把后进村的整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陈德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