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立琦
日前,去亲戚家做客,吃到几个刚出炉的老婆饼,甚是可口。亲戚说,1盒6.5元,实惠还这么好吃,多福居做的真是不错。这是我听到关于赞许多福居产品颇多次数中的最近一次记录。而有习惯访问本地美食论坛的网友们亦对多福居有很大关注,目前在口碑网面包蛋糕版块中,多福居的口碑丝毫不亚于温州本地老牌的烘焙品牌。
这一切仿佛是在不经意间一下子出现的,本地烘焙行业的一颗新星似乎在一夜间遍地开花,大有赶超前辈之势。带着好奇,我们造访了总部位于瑞安的浙江多多福食品连锁有限公司总部,采访了公司总经理朱晓雷。
面包梦想家
作为70后的朱晓雷坦承,自己之所以投身烘焙行业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可以说是把兴趣爱好转化为职业的典型。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企里做工的朱晓雷就非常爱好美食,对吃的东西专而精。“在这一过程中,时常梦想有自己的面包房,看着从面包房里出炉的冒着热气的新鲜面包,我会很陶醉,而如果有人与我分享这一快乐,我将会很幸福。”朱晓雷谈起当初的创业动机如是说。
二十几岁是一个喜欢做梦的年纪,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纪。1997年,梦想照进现实,朱晓雷在瑞安开出了其第一家面包房,开始了梦想之旅。从此,做一个成功的面包梦想家就成了朱晓雷的人生目标。如同制作面包,三次发酵,一次醒发,最后烘烤,创业之路的起始何尝不是如此。多次酝酿,多次梦想,最后在激情迸发中开始创业路。
当时,朱晓雷只有5万块钱,而投资面包房却需45万元钱。当朱晓雷把自己的梦想向身边的人激情描绘后,成功地找到了合作伙伴和合作资金。可见,一个美好的事业开端往往是一个美好梦想所致。“作为一个创业者,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放弃梦想。”朱晓雷说。
面包很现实
哲人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问题是,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过程很重要。面包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一点创业中的朱晓雷深有感触。
1997年,温州的烘焙市场主要品牌还只有阿哆诺斯和宝利来,桂香村亦处于初创期。此时,多福居进入的瑞安市场还处于初创和混杂阶段。在市场竞争中,刚开始面包之旅的朱晓雷就把自己定位在比较高的位置。如一开始就打破柜台式销售模式而改为顾客自选式从而拉近与顾客的距离,避开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从而牢牢保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这些都是当时最新营销模式,也就是类似的超前意识使得多福居从一开始就处于较好的竞争位置。
观念上的领先,往往意味着主动。“我是把面包作为一种爱好来做的,而不是单纯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所以我们不会通过打价格战的形式与人竞争,而是以服务来取胜。”朱晓雷说。初创期,朱晓雷推出了生日蛋糕送货上门服务,这在当时的瑞安是没有先例的,生意好的时候,常常是朱晓雷自己亲自到处送货。待到同行们也推出此项服务时,多福居已经占有了很大一部分市场。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多福居的生日蛋糕能卖到78元一个,其生意依然红火,而另外商家同类产品的售价却只有45元。
面包有未来
朱晓雷介绍,温州烘焙业,从上世纪90年代小巷里的糕点店开始起步,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每年5-6亿元的市场容量。目前,10多个上规模的品牌西点、面包蛋糕店星罗棋布地散落我市城乡的每个角落,竞争非常激烈,同时行业的成长速度十分惊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西点面包消费需求越发强盛,我市的烘焙行业将迎来更大地发展。“未来面包很美好。”朱晓雷说。
从2008年年底开始,一直囿于瑞安发展的多福居开始发力,进入温州市场。目前,多福居在温州地区已经拥有48家门店,在地域分布上瑞安、温州市区和其他县市各占1/3。
朱晓雷一直说多福居还处于初级阶段,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培育专业团队、完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经营效率等都是自己一直在精耕细作的事。但谦虚的谈吐下无法掩饰他对面包事业美好未来的憧憬。随着多福居的快速发展,很多希望与多福居共同创业的人纷纷找上门,希望加盟多福居。面对这一状况,朱晓雷坦言,自己还在思考中。之前,多福居一直采取直营的形式,并没有采取加盟的形式。“我也认识到自筹资金投资门店的形式远远跟不上社会和品牌的发展,采取加盟形式肯定会产生规模效应,由于牵涉到很多细节问题,目前我们还在评估和摸索中。”朱晓雷说。也许不久,有创业需求的人将会以加盟的形式与多福居共同创业。
(更多内容请登陆本栏目博客:瓯网博客blog.wzrb.net)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