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温州政法系统开启惠企新模式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9-10-30 00:00:00

本报记者 杜一川

在我市“两个健康”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温州政法系统紧扣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结合温州实际,大胆探索法律框架内为民营企业服务新模式,创新“容错免责+涉企免罚清单”新模式,对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轻微违法行为实事求是地予以“柔性”处理,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界限,有效提升企业获得感。

制度创新 灵活适用法律原则

2015年6月份以来,陈某某为牟取不正当利益,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票面金额8%至10%不等的开票手续费,通过其所经营的永嘉县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从温州、杭州等地金属材料公司为永嘉县某泵阀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达950余万元,涉案企业达59家。今年1月25日至2月11日,永嘉县公安局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将该案分批移送至永嘉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本次涉案的59家企业中有规上企业,也有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的电控、自动执行机构的阀门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均是永嘉县泵阀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机械处理,将会导致该县相当大一部分泵阀企业陷入停工状态。经过前期介入、企业评估、召开专题会议和多方沟通等程序,同年6月21日,永嘉县检察院在市检察院的指导下对涉案59家企业中首批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的23家企业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截至9月底,全市各县(市、区)检察院适用虚开发票类案件相对不起诉指引,已作相对不起诉案件63件,占同时间段内该类案件总量的79.7%。

据了解,为遵循市委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精神,以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为落脚点,市委政法委多次召集各政法部门,研讨建立相关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共调研收集的293条意见建议,并分析梳理确定6大类60条企业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高频热点事项,明确容错免责、首次不罚主攻方向,先后牵头各政法部门出台《轻微刑事案件适用相对不起诉指导意见》《全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办理中落实“两区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涉企案件中多发的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案件,统一案件处理标准,最大限度降低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裁量基准 准确把握执法尺度

2016年至2018年,瑞安市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某以收取开票费方式向温州某股份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嫌虚开发票金额巨大,此业务由温州某股份有限公司经手人黄某某办理。今年4月30日,瑞安市公安局对该案予以立案侦查。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瑞安市公安局根据法律,同时响应《全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办理中落实“两区建设”的若干规定》中的相关精神,分别于今年5月9日、16日依法对张某某、黄某某予以取保候审。

高度重视涉企业或企业负责人刑事案件的办理,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谨慎使用强制措施,这正是公安部门在“两个健康”工作中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的重要体现。今年在办案过程中全市公安机关已共对15名涉案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高管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社会反响良好。公安部门还在全市率先推行18项涉企轻微行政违规行为“首次不罚”柔性执法制度,切实做到服务于民、服务于企。

提质拓面 全新举措惠企惠民

今年初,温州市某运输有限公司没有主动落实企业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导致每周出现100多条车辆行驶异常,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后在市交通运输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针下,违章次数得到了有效遏制,每周发现的“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异常车次的违章数量从原先每周100车次左右下降到了0车次。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市综合交通执法队积极协调运营车联网联控服务企业开发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启用司机卡,当司机换班时同时更换司机卡,无需停车休息20分钟,既避免了司机的疲劳驾驶状况又满足了企业的现实需求。

目前,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对全市37个市直部门和11个县(市、区)全部要求梳理制定免罚清单,共梳理形成3290项“涉企免罚清单”,涉及714项行政处罚事项。全市已办理涉企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2200余件。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既减少了行政矛盾,又释放企业管理活力。据了解,在探索企业“首次不罚”的基础上,我市政法系统积极引导拓展惠企惠民新举措,如开展交通违规“首违免罚”,区分“周期首违免罚、首次来温免罚、首次违法免罚”三种情形,分别予以警告、限时纠正、温馨提示三种方式从轻或免于处罚,自8月1日实施以来,全市共查处符合“首违免罚”记录22.4万起,免罚金额1000余万元。

破产免责 推进企业涅槃重生

10月9日,温州市法院通报全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清理案件,对214万余元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蔡某获得债权人有条件减免。据了解,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出台《关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先行先试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工作,以债务人诚实信用、债权人公平受偿和管理人勤勉履职为基础,促成债务人取得债权人的谅解并“重获新生”,为温州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设立的“执清”案号上线运转正常,个人破产试点工作迈出有力的一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