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白象镇不负韶华谋新篇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20-05-12 00:00:00

本报记者 程潇潇 通讯员 周燕

“你可以把我们的产品看作一位‘金牌佣人’,为你提供最舒心的居家服务——灯光调节到最适宜的亮度、空调打到最舒适的温度、窗帘在你想看风景时自动拉开合适的幅度,通过对声光、温度和你的生活习惯进行智能化分析,这些都不在话下。”昨天,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发展计划。这一系列高端系统智能化家居产品,将随着益而益在乐清市北白象镇的落户正式投产,其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当地先进制造业创业热情涌动的背后,是北白象镇抢抓“两区”建设契机,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集群优势,推动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助力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北白象镇作为浙南工贸重镇,是浙江省电器工业专业区,域内布局有高端智能化线材制造企业、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等,全镇范围内拥有规上企业170多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9家。去年,北白象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85.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298.3亿元;财政收入33.2亿元;实现限上固定资产投资27.01亿元,完成率110.9%,各项主要经济数据均位于温州市前列。

做好土地“增量文章”破瓶颈

强化产业平台建设谋布局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白象人,在外打拼了几十年挥不去落叶归根的情结,但北白象镇工业用地紧张,十年前我争取过未能如愿,此次回归,得益于乐清市和北白象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到3个月便帮我们落实了赖宅工业区内用地,其间,还多次到我们总部以及苏州厂房考察交流……”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龙说,这也让他看到,此时回归北白象镇将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

增资扩产没有土地空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痛点”,益而益的落户是北白象镇坚持“项目为王”,是优质项目征地的典型案例之一。不仅如此,近年来,北白象镇注重从土地规划、开发、盘活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全链条”多管齐下,做好土地“增量文章”,力破企业发展面临的空间要素制约。

美联家私有限公司是北白象镇内一家规上企业,由于木质传统家具销售市场不景气,其占地61亩的厂房大部分闲置,每年还需自掏腰包填补100多万元税款缺口,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北白象镇常务副镇长薛阿昆了解情况后,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入企排摸,代跑国土、环保、经信等多个部门,帮助企业顺利完成改造方案审批。按照改造方案,原有区域将改建为小微产业园,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自身使用需求,还能至少解决50余家小微企业用地,有效缓解了北白象镇工业用地紧张的现状。目前,该镇已有13家老厂房确定改造提升规划,新增改造面积15万平方米。

“为了全面建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北白象近年来致力做好增量文章,全力推进平台建设,有了平台才能精心谋划产业格局,未来才可与温州大都市区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互动,为乐清及温州两地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北白象镇党委书记叶小剑谈到,围绕“立足乐清,辐射温州,影响全省”的目标,该镇去年以党建为引领,领导带头,“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全面加快推进平台建设。产业园区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去年,北白象镇完成中方小微园167亩、赖宅产业园178亩的征地,其中中方智能电气小微园计划落户20个小微企业,目前已经陆续开工,建成投产后预计增加产值15亿元。此外,北白象镇在今年3月份紧抓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完成了约500亩工业用地征地,谋划布局新的重大产业项目,拓展中等规模(亿元)高科技企业发展空间。

放眼“两区”建设火热图景中的北白象镇,总投资31亿元的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项目——正泰智能二期完成主体建设,浙江智能电气制造业创新中心列入省培育名单,德国德凯CB认证指定实验室落户大桥工业园区,总投资5.5亿元的新亚电子省级重大产业园-智能精密数控线材研发中心、总投资6亿元益而益集团智能家居产品项目进场施工,琯头机电创业园、沙门小微园企业入驻投产,石船、双黄楼小微园完成政策处理……大桥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集群显现。

引导企业上市做强树标杆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增活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龙头牵引。在推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北白象镇紧紧围绕“打造浙江上市强镇”的目标,做大资本市场“白象板块”,把抓企业上市摆在重要位置,推进大企业培育工作。

推进企业上市进程中,北白象镇党委持续谋划,结合乐清市出台的多种鼓励企业股改挂牌上市优惠政策,围绕破解企业“不想上”“不敢上”“不会上”的困局,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研判和掌握企业上市意愿,帮助企业家转变思想观念,调动积极性,提高资本运作意识;针对辖区内170多家规上企业,进行筛选、培育、帮扶,建立企业上市“五张清单”,制定“一企一策”,帮助拟上市企业加快流程办理,成绩斐然。

目前,北白象镇拥有上市企业正泰等3家、拟上市12家,新亚电子完成报会,万控等3家企业报省证监会辅导备案,加西亚、环宇等6家企业签约三方中介机构,雷尔达仪表拟在香港上市,上市总量居全市第一。辖区内企业上市氛围浓厚,上市群体结构合理,梯队集群日益壮大。“力争培育壮大一批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发挥好大型企业对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叶小剑谈及高质量推进“凤凰行动”的近期目标任务时透露,北白象镇今年还将有望实现主板上市1家,辅导备案2家以上,打造企业上市大镇。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工业强镇,如何引导域内企业转型升级,事关发展全局,长期以来,北白象镇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为建设“亲”“清”政商关系,北白象镇班子内部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群策群力,攻坚于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一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谈及当地政府对企业无微不至的服务与关怀,新亚电子相关负责人感慨不已。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之一,新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产品是高导精密复合线材,在国内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新亚电子在北白象的43亩厂区已经产能饱和,为了升级发展,在北白象镇政府全力支持和鼓励下,新亚电子积极尝试“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去年5月25日,该公司总投资5.5亿元800万公里智能化精密数控线材建设项目成功摘牌。享受到政府体贴服务的不只有新亚电子一家,在当地“一站式”服务推动下,乾纳公司、天力公司、盛江公司等基建项目均完成入库审批,接下来,当地还将全流程跟踪重点项目进程,确保早日建成投用。

营商环境的提升不仅是服务的“软环境”,更有生态环境的“硬服务”。去年,北白象镇把白塔王工业园区列为重点整治对象,进行立面和道路建设,同时,按照“拆、建、整、管”的思路,投资1895万元全面铺开大桥工业园区环境整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锻造优越的生态环境。

助推企业技术改造促“智变”

入企服务“两战”齐开都要赢

技术改造增强发展动能,企业“智变”演绎发展加速度。长期以来,北白象镇把先进技术作为“一号引擎”,从智能制造、产业链等方面招引优质企业落地,为帮助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针对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既积极鼓励企业申报重大产业项目、破解发展瓶颈,又全力做好企业和项目筛选、坚定企业信心。

政府的有为之手,让企业技改“欲罢不能”。在3月16日召开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从省委主要领导手中接过“浙江省亩均效益领跑者”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在正泰电器位于北白象镇的生产基地,小型断路器每日产量高达270万极,2019年厂区实现了亩均税收479万元。如此庞大的产量背后,不是制造业人力密集的生产景象,而是在当地政策支持鼓励下,企业践行智能制造引领行业升级的成果。近年来,正泰智能制造体系从“少人”向“无人”逐步过渡,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尤其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下,智能制造体系更加凸显出其抗风险能力,复产达产率高的优势十分瞩目。

这是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蝶变”的优秀样本,也是北白象镇推进域内企业技改促产业集群“智变”的发展方向。目前,该镇已有2个项目入库申报省级重大产业技改项目,分别是技术投资4.1亿元的正泰电器“基于物联网的低压电器数字化工厂”项目、总投资1803万元的新亚电子年新增50万公里电线技术改造项目。现正在建设的新技改项目共3个,徐泰螺钉厂计划投资1500万元,宝雨控股投资500万元,科瑞普电气投资500万元。正在加快对接的新增投资项目也有3个,分别是罗格朗电力科技投资2000万元、加西亚电子电气投资5000万元、朗诗德健康饮水投资1000万元。

“眼下,我们一方面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项目落地、加速要素保障,另一方面还需时刻牢记‘疫情防控是硬任务,改革发展是硬道理’,在抓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为把北白象镇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夯实基础。”叶小剑谈到,当前北白象镇正坚持落实“三服务”,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落脚点,在解决企业“近渴”和确保发展“远景”上寻平衡点,为企业提供更主动、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争取实现风险降下来、时间抢回来、城镇活起来。

记者了解到,北白象镇作为主攻高端智能制造的浙江省电器工业专业区、浙南地区工贸重镇,全镇范围内拥有工业企业3037家,外来人口约12万人,其中湖北籍人口约4万人,因此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上存在不少难点。为确保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北白象镇各村(社)、助企服务小组积极作为,努力实现人员引进和企业经营共建共赢。架起温州蓝江职业培训学校和缺焊接工的复工企业的联系桥梁,解决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紧缺的燃眉之急;南屏社区开设特殊求职窗口,实现复工求职零门槛;以专列、包车方式为企业核心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人员畅通复工之路……近段时间以来,北白象镇正紧盯“三率”,即复工率、产能恢复率与疫情图的匹配率,推动复工复产全面提速,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领的工作小组深入企业一线查防控、进车间、看生产、讲指南、问需求,确保企业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本版摄影 赵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