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民企工会“三问”,看温州如何破题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9-02 00:00:00

本报记者 孙余丹

民企工会看温州。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创业创新再创改革辉煌,共建共促和谐劳动关系,诚心实意关爱职工群众,合力打造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瓯江畔,民企工会发出的铮铮宣言,激荡着那些年奋进的历史。

从组建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工会,探索建立全省第一家镇级总工会,到弘扬“工匠精神”助推职工积极提素建功,打造体系化的“八位一体”职工社会化维权机制,在这片民营经济发祥地的沃土里,温州民企工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回望来时路,翘首新征程。在举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际,温州民企工会砥砺前行、凝心聚力,为温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不忘使命在肩!

从0到1是怎么突破的?

中国民企工会的“春天”,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温州,正是这场改革的“试验田”。

上世纪80年代,在平阳县毛纺织厂的纺织车间里,在200多名职工共同见证下,毛纺织厂成立了工会,并由全体工会会员民主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当时的车间主任季潮俊当选毛纺织厂第一任工会主席。

职工们都知道,这是厂里的一件“大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件事之于温州乃至全国,都具有改革“里程碑”的意义:中国民营企业工会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场改革,让许多老一辈人铭记了一辈子。他们不会忘记,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受禁锢,还为姓“社”姓“资”问题争论不休,温州市总工会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率先提出:民营企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支新型的职工队伍,决不能以吃不吃商品粮作为是不是职工的衡量标准;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职工队伍的发展趋势看,其扩大主要在个私、乡镇企业,这是工会组织工作的新领域,需要努力拓展。

第一个“吃螃蟹”的毛纺织厂,把工会建设得红红火火,令他们惊喜的是,这吸引了一拨拨的外地企业来取经,竟给厂子带来新的销路、技术合作和产品外销全国的机会。原平阳县总工会主席潘士元曾回忆说:“平阳县毛纺织厂工会成功创建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民营企业主支持工会,民企工会将大有作为,助推企业发展。”

星星之火是如何燎原的?

从平阳毛纺织厂工会成立到1994 年全国总工会在温州召开私营企业工会工作座谈会,十年里,全市 1660 家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应运而生”。这也意味着,发端于温州民营企业发展内在需要的工会组织建设,开始具有全国性的典型意义。

民营企业的内在需要到底是什么?当年负责筹备成立纺织厂工会的李林华清楚记得,工会陆续帮忙解决了工人福利包括工资、女工休息(三班倒牵涉到哺乳问题)、厕所问题、饭菜质量等系列问题,还办起了职工学校补习文化课,每年都会送职工去上海学习新技术。工资涨了,福利多了,员工们士气大增,拧成了一股绳。

民企工会的温州探路,从最初就有准确的定位:只有组织职工踊跃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焕发他们的劳动热情,才能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伴随着2000年中共温州市委提出了民营企业工会建设要在温州“破题”,温州民企工会开始从“星星之火”变成“万家灯火”,形成一片燎原之势。

2001年,温州市新建民营企业工会  3275家,新增工会会员45万余人;2006年,成立温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工会庭;2011年,开展“三位一体”职工文化乐园创建活动;2013年,推动“八位一体”职工联合维权机制建设;2017年,8815名民营企业职工通过直选担任企业工会主席……

至此,温州“跳出工会看工会、融入社会干工会”的大格局形成。

民企工会的前路在何方?

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职工、努力提升职工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劳动竞赛促工匠精神、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以“创争”活动推动“终身学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当好职工的“娘家人”……40年来,温州民企工会的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实现民营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利益最大结合,达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

康奈集团总经理郑莱毅认为,职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帮助员工成长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值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获批一周年,温州民企工会如何守住“先发优势”,继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民营企业工会的下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表彰大会上,市总工会宣布启动520专项行动,奏响工会系统助力我市“两区”建设的最强音——

市县两级共安排2000万元资金,“凝心聚力”“暖心服务”“素质提升”“提质增效”“稳企聚能”五大行动、20条举措有序展开。

在工会资源分配和评优评先中,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举办首届温州市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展百场文化宣讲,设立职工创新奖励资金100万元……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两个健康”离不开产业工人队伍的健康发展,我市将以更强的担当推进产业工会队伍建设改革。正在酝酿的改革方案,旨在制度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程,发挥产业工人职业发展联盟作用,加快打造一支适应“两个健康”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