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商业步行街狂欢过后何去何从

2020年12月16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6-01-06 00:00:00

如果问温州的年轻人,现在温州市区哪条街最火?十有八九会告诉你,闻宅。去年9月,闻宅步行街提升改造后,一时成为城中年轻人逛街约会的时尚地标。

但如果问,5年前温州市区哪条街最火?答案会是朔门老街。曾经,周末夜晚行人摩肩接踵的朔门街,人气完全不亚于现在的闻宅巷。而如今,这条老街已经悄悄淡出了人们视线。

步行街新贵闻宅开街满百天后,记者发现,高人气渐渐回落,让人想起没落的朔门老街。事实上,从我市的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五马街开始,步行街始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日,记者对这两条步行街进行了走访。狂欢过后,闻宅步行街如何走得更远?值得我们深思。

闻宅:人气回落

闻宅步行街全长435米,坐落于市区大南商圈,毗邻温州市区银泰、开太两大百货商场及中山公园、马鞍池公园两大城市公园,地理位置优越。

10年前,闻宅就被规划作为步行街,但商业氛围一直不足。直至去年,闻宅启动了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项目工作,要将闻宅打造成一条休闲、创意的时尚街区。改造后的闻宅街区划分成“艺术文化区”、“美食区”、“特色商品区”、“儿童动漫区”、“夜市摊位区”五大区域,设有小商户66家,其中动漫区10家,美食区22家,特色商品及文化艺术类商户16家。去年9月初正式开街,高峰时一天人流量高达35000人。

截至去年12月11日,闻宅开街已满百天,人气又是如何?一个周一晚上7点,记者逛到了闻宅巷,却发现人流如织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步行道上人群三三两两,显得有些许冷清,而原来大排长队的cupcup等人气美食摊前已没有人在排队。

以销售瓯塑、瓯窑等为主的杂货小店“宁静的生活”由大学刚毕业的小叶和他的表弟共同经营。小叶坦言,国庆过后,街上的人流就有回落的趋势。“刚开始两个月,生意还不错。可能是天气冷了,逛的人少了,像今天刚下过雨,人更少了。”小叶告诉记者,除了这家店,表弟和自己都有其他工作,单靠这家店还是无法养活自己。“虽然店铺的租金还比较优惠,但如果一直这样,也很难维持。”对于这家店的未来,小叶略有迷茫。

不可否认天气变冷,是造成人气回落的一大原因。但经营“小陶人”陶器店的王先生认为,更多的是人们对于闻宅巷的新鲜感正在逐渐褪去。“刚开始时,大家微信、微博都在转闻宅,很多人就会过来看看。现在吃过了、玩过了,大家也就不会特意再跑过来。”

朔门街:前车之鉴

在温州老城区,说起步行街,自然会想到曾经名噪一时的朔门老街。

作为温州市百巷万户惠民工程之一,2006年鹿城区对朔门街进行环境整治和古街修整。2007年元宵节,“历史文化古街”朔门街开市,当时汇集了古玩字画、书店、茶楼、咖啡馆、桌游、泥塑等近百家各具文化特色的商业店铺,一时热闹非凡,声名远播。

然而,朔门街的鼎盛并没有持续多久。上个月一个周三晚上,记者来到位于望江路与解放街交叉口的朔门街口,长约300米、宽度不足3米的古街里,人烟稀少。记者沿街观察,曾经的文创小店,已被饰品店、美甲店等所取代,此外还有少数桌游吧,不约而同的是,每家店都是门可罗雀。而更多的店铺则是大门紧闭,其中贴出店面转让信息的就有十余家,与5年前人潮涌动的场景相对比恍如隔世。

2007年就进驻朔门街的陶艺DIY小店泥巴村,是少数不多的还在经营的老店铺之一。记者到访时,只有店主一人呆在店中。跟店主邓小姐聊起这条街最火的时候,邓小姐唏嘘不已。“以前热闹的时候,天天店里20来个位子全满,还有客人等在旁边。周末路上全是人。”邓小姐说,原来整条街开着各种特色酒吧、咖啡馆、餐厅,带动了不少人气,但后来被街上的居民投诉有噪音、油烟污染,关掉了多家,以致后来服装店、格子铺等大量低品质商铺涌入朔门街,让古街的文化气息迅速变味,加上店租连年高涨,2012年起朔门街逐渐由盛转衰。

“现在即使是国庆、春节这样的大节日,也看不到这条街上的人流了。”邓小姐叹息。

不同的街 症结相似

人气回落,闻宅步行街的商户们不免担心,朔门街的历史会在闻宅身上重演。而事实上,虽然闻宅在打造起初就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公司进行打造管理,但两条街面临的问题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谈到朔门老街迅速变冷的缘由,鹿城区五马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坦言,朔门街的商业模式发展,完全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而朔门街的房屋产权在居民手里,谁出高价就租给谁。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即使后来政府试图将其打造成有文化特色商业古街,也很难得到响应,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退出,导致恶性循环,朔门街的繁荣自然很难长久。

同样,业态混杂、产权分散也已成为闻宅再提升的拦路虎。据记者了解,闻宅巷人气店铺均以小食铺为主,但1个月前因为油烟问题,引起了附近居民多次投诉。目前,街上所有有油烟产生的小食店铺都已被叫停。经营章鱼小丸子的小食店“吥二街食”店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不能现场制作,只能在旁边另租场地做好了再送过来,一些客人不愿等,生意下滑不少。“虽然还在经营,但这个月一直在亏。”而街上的另一家鱿鱼烧烤店已经转业。“原来,街区时不时会做一些活动带动人气,但听说也被投诉噪音污染,现在连活动也不怎么搞了。

此外,虽然闻宅巷中央店铺产权在闻宅管理有限公司手中,管理公司与商户签订了3年的优惠租约,但两边沿街的店铺产权还是掌握在一些个人业主手上。闻宅的高人气已让一部分精明的房东按捺不住。“沿街店铺每月200元、300元一平方米的租金价格都出来了。”一家经营户透露。

在闻宅经营了多年的艾卡夫咖啡负责人王先生就表示了担忧:“虽然签的店铺租期还未到期,但如果到期了房东要求涨价的幅度过大。我宁愿搬走。”

新鲜感褪去,闻宅能走多久?

是吸取前人教训,继续提升改造,还是任由问题发酵,逐渐走向黯淡?对闻宅步行街而言,现在无疑是一个分岔路口。

对此,闻宅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俊肯定,提升改造必须继续。“对街区来说,新鲜感过后,人气回落不可避免。但街区现在更要修炼好‘内功’,应对未来的发展。”胡俊表示,接下来将会对街区的业态进行再调整,针对饮食店铺受到油烟制约的问题,闻宅步行街将引入更环保、更具文创概念的新业态,打造成休闲慢生活街区,突出街区“体验”的功能性。

胡俊说,街区鼓励更多商铺在闻宅开设实体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目前街区开设了“地下夜市”,将晚间时段免费提供给大学生“摆地摊”,销售各类文创用品。在整体环境上,将继续在街区中设置休闲区域,提升整体环境的舒适度。“让市民到了闻宅就能感觉慢下来,坐一坐,喝杯咖啡。”

目前,闻宅中央店铺由闻宅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统一招商管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监督、统一物管,所有入驻商户均与公司签订了《闻宅巷商业街经营管理公约》,对街区的整体业态、卫生、营业时间进行了规定。胡俊表示,接下来也会继续提升街区管理服务。“我们正在着手策划举办一些噪音污染较低的活动,像插花这类活动,既可以带动街区人气,又可以调动周边居民共同参与,让周边居民感受到商业街形成带来的好处。”

“街区和店铺都要守,守一二年成型了,客流也会慢慢稳定。”作为商户,小陶人店主王先生也提出,商铺不应只依赖管理公司,自身也应该多动脑筋,推陈出新,多样化经营吸引客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闻宅步行街正在申请新一批市级特色商业街。市商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就表示,无论是朔门街还是闻宅,与步行街不合拍的店铺涌入,店租高涨,其实都只是浅层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步行街的整体开发还缺乏顶层设计,需要进行更加系统的规划。

可以说,狂欢过后,对于闻宅巷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