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芳
近年来,市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始终坚持以实践为课堂、群众为老师,组织教职工和学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着力推动“红色细胞工程”建设,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为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突出教研主业,着力在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和党性修养上服务“红色细胞工程”建设
近年来,市委党校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构建以市级主体班次为核心产品,城区主体班次统筹提升,市直部门培训整合资源,异地培训和社会培训特色拓展的大党校培训格局,干部教育培训实现提质增量。2014年达到近3万人次的培训规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始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实施教学,在各培训班次设置了“两美”建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红色细胞工程”等教学专题和教学项目,打造了项目化教学、“微课堂”教学、“体验式”党性教育等特色品牌,并组织学员到基层和重大工作一线调研,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取得了良好的培训实效。针对市委陈一新书记对全市党员干部提出的“四个充分”、“七个不动摇”、“八个抓起”等一系列抓党性建设的鲜明要求,党校始终注重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突出学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政治和组织纪律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责任使命,锐意进取,克难攻坚,敢于担当,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搭建实践课堂,着力在引导学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上推动“红色细胞工程”建设
(一)组织学员开展体验式党性锻炼。近年来,市委党校先后开辟了井冈山、延安、嘉兴南湖、临沂等远程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平阳浙南挺进师旧址、永嘉五公式乡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和泰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等19个本地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有计划地开展体验式党性锻炼现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让学员们领悟在新的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革命传统,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情谊,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好地发挥“红色细胞”的作用,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二)组织学员开展“三同”教育体验活动。今年以来,市委党校先后在5期中青班开展“三同”教育,分别组织学员深入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泰顺县岭北社区、鹿城区藤桥镇呈岸村和丁埠头村,让学员“红色细胞”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验基层生活,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锤炼思想作风和党性修养。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与农户结对,开展走亲连心解忧活动。每名学员“红色细胞”与一户农户结对,入住农户家里,与农户拉家常、帮农户干农活,了解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二是开展村情调研,为村镇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入农户家进行村情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村镇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三是开展公益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三同”期间,组织学员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基层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向住地学校捐赠图书、文具、健身器材,开展义诊、送农业政策、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植树、为留守儿童建“希望书库”、结对助学、流动少年宫进农村等公益活动。
(三)组织学员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开展“红色细胞”进社区、进基层服务活动,在各主体班次组织开展文化进社区、尊老敬老、义务植树、关爱新居民子女、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如,今年第三期城区科局级干部培训班开展了以“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重阳节”到瓯海区娄桥街道半塘城市公园开展了以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为主题的“百名老人携手·幸福夕阳同行”系列活动,300多名老人及其家属参加活动,现场为老人提供美容美发、心理咨询、健康保健等服务,等等。
三、注重身体力行,着力在发挥党校的示范带头作用中推进“红色细胞工程”建设
(一)班子带头,示范引领推进“红色细胞工程”。校委班子带头改进作风,联系服务基层,坚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去年借办学体制改革之机专门设立基层工作处,并制定出台《联系分校工作意见》,全面落实校领导联系基层分校“五个一”活动,每名校领导与分校之间开展一次调研、合作一项课题、讲授一堂公开课、带授一名青年教师、帮助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二)丰富载体,党群共创实施“红色细胞工程”。校机关党委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引领,抓服务群众创先争优,深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构建了“三联三服务”组织网络。党员“红色细胞”走出党校、走进群众,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亲连心解忧”、“走企连心解难”,立足本职,零距离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以实际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身体力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是联城乡社区,服务基层群众。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和党组织挂钩联系社区活动,督导87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社区报到并开展助民劳动、义务授课、组织文体活动等社区服务活动,累计开展社区公益讲座9场次,组织社区文体活动6场次,参加社区创卫保洁132人次。二是联重点工作,服务转型发展。组织党员队伍开展“破难攻坚·党员先行”活动,围绕校“十大重点项目”和示范性党校创建,以及在助推全市“五水共治”、振兴实体经济、“六城联创”等中心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红色细胞”岗位建功,“红色细胞”送教下基层等活动。 作者为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