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区停车位 还有多少潜力空间可挖掘

2020年12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3-07-17 00:00:00

昨天,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3组与停车位相关的数据。

据最新统计,截至6月底,温州市区共有汽车42.5万辆,与之对应的各类停车泊位,只有17.9万个。也就是说,每10辆车只有4个停车位。停车难问题非常突出。

但是,另一组调查数据却显示,市区现在44个公共停车场的6500多个车位绝大部分未曾饱和。

最后一组数据是今年市区将新增停车位15000个,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0180个,完成率为68%。

一面是停车位缺口的巨大,另一面,部分停车场却闲置。从事温州市城市交通研究的人员却并不奇怪,他们的专题研究显示,目前这些公共停车场的总体运营情况并不理想:很多车位被长期租用导致泊位使用率较低;停车场周边路内停车严重,影响地下车库的使用情况;不少地方仍实行的一票制收费不够合理,对提高周转率有很大影响……他们认为市区停车位还有不少潜力空间可挖掘。

潜力一

其实这些停车场还有空位

据统计,市区路外公共停车场共有44个,向社会开放停车位6508个。但这些停车场中仅2个白天停车100%饱和,2个夜间停车接近饱和,大部分的日常停车量仅50%左右。

其中,在停车问题尤为突出的市中心,部分停车场也有不少车位闲置。如海坛广场地下车库有130个车位;人民广场有190个车位;街心公园地下停车场有113个车位;飞霞南路新华书店背后的学院路西地面停车场有150个车位等。

潜力二

兴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记者了解到,我市已于今年4月初完成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方案设计,并获专家评审通过,目前正在招投标。按照计划,五马街道为主的范围内将成实施试点,即东至民航路,南至锦绣路,西至小南门、信河街,北至望江路、瓯江路,预计30个停车库(场)和信河街地面停车、共计近5500个停车泊位将纳入试点工程项目。

届时就能有效调节停车需求的时空分布、提高停车设施使用率、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

潜力三

整顿被挪用停车场

去年开始,我市全面排摸城区停车库使用情况,先后发现17个停车场存在闲置或挪用现象,包括鹿城文化中心、垟儿头环东大楼、水心汇昌小区昌组团、黄龙住宅区凝霞组团、银泰百货地下一层等。经整改,回复停车位面积约4800平方米,约合200个车位。

潜力四

机关单位错时停车

今年是我市推进机关单位错时停车的第三年。按照计划,今年市区将增加错时停车泊位不少于1000个。而此前,我市错时停车单位共计70家,2424个停车位。这些开放车位的单位多位于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市民可关注单位门口是否挂置错时开放的标牌。不过,这些单位会自行制定错时停车管理办法,实行有偿或者免费错时对外开放,市民也要注意遵循各单位制定的相关停车制度。

潜力五

合理施划人行道停车位

市住建委透露,今年年底前,将在城区增加人行道临时停车泊位1000个。不过,这种特殊的停车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不影响行人通行、不会因此成为新的拥堵点、不影响盲人出行。

潜力六

提速兴建停车场

尽管今年我市新增停车位完成率已达到68%,但也有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部分当初作出过完工承诺的停车场,进展却并不尽如人意,让人看着挺着急。记者为此昨日也走访了市区多个在建停车场。

站前东小区与马鞍池西路立体停车场,于2010年底同期开工,现在成了一对开工即停工的“难兄难弟”。

站前东小区立体停车场,计划是把平面停车场改建为5层立体车库,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工期为5个月,可提供近600个停车位。但是,时隔2年多,这里依然为平面停车场。

社区居委会的胡主任称,这个立体车库迟迟未建,是因为部分小区居民反对。如果立体停车场建成,会不会影响居民楼采光?大量车辆进出,会不会造成噪音污染,并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另外,居民们也担心,立体车库建成,停车费是不是会上涨?

一位居民也提议,是不是能建成地下立体车库,地面进行绿化。这样既可解决停车问题,也可减少车辆噪音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但这种方案的成本明显会增加不少。目前,建设方和居民正在协商当中。

马鞍池西路立体停车场位于昌盛住宅区内,也尚未动工。社区的一位管理人员称,立体车库不建了,不过把附近的羽毛球馆拆了,共同建了一个比较大的露天车库。这显然还是不能满足附近停车的需要,记者看到,才下午三点多,道路两旁已经停满车。

时代广场立体停车库,位于时代广场的东南角。按照建设单位、市城投集团的说法,今年正在实施桩基施工,已完成年底投资额1100万元。不过,记者现场看到,工地上空无一人。时代广场露天停车场管理员说,这已经闲置了好久,大家都不知道这立体停车场还要不要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