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世界经合组织指出:为了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努力地工作是为了幸福的生活。”因此,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幸福的生活,而生活的支点就是工作,体面的工作。所有的学习目的归根结底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为“基于工作目的学习”提供了最直接的平台,也是最有效的平台。
为了能寻得一份好工作,你必须是一个“人人需要的人,人人喜欢的人”,做一个人人需要的人,你就必须具备一技之长;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你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从这两条主线出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素质培养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你必须具备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社会实践等能力和良好的公民素质,于是,德育脱离了空洞的说教而有了坚实的基础;而行业核心能力要求你必须具备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应用与创新等能力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于是,教学绕过了偏题怪题的漩涡而有了现实的依托。而基于技能的升学之路由于专业不同形成的错位竞争、路径多元,使更多有志于深造的同学圆了大学梦、硕士、博士梦。
这是一个与现实、未来真实相连的环境,这是一个不再把理想置于虚幻的云端,而是与职业、行业紧密相连的环境,这是一个逼迫高中生提前三年思考人生,不再把选择不负责任地推到若干年以后,因而会催促青年学子快速成长的环境。成才的路本来就是多元的,选择一条路,迎接你的最终将是淘汰,换一个视角,多一种选择,成功终将降临到你的身上。
让千千万万的学子圆自己的梦,是职教人的理想,而这千万个梦汇聚在一起的力量,是伟大的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坚强动力。
5月29日,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五中)的校园内人头攒动,来自我市的数十家企业纷纷在校园搭台唱戏,展示各方优势,招募人才。“我们不用挑,只要学生愿意来就行。”现场不少企业经理如此表示。这个场景让记者想起去年学校火爆的招生场景,当时,现场不少家长表示,“只要学校录取,就算我们挤破头也没关系。”
一所学校如何做到如此受家长、学生青睐,她的吸引力在哪里?该校校长罗杨表示:从严治校、科学管理,学校找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温二职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地处温州中心城区,已有59年办学历史。这所从优质普高转型过来的学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劲的专业实力和坚实的校企合作基础。近年来,学校以育人为中心,教学为本位,发展为目标,在学校德育建设、校园文化、专业特长等方面独树一帜,彰显特色。
以育人为中心——
科学严格管理 锻造优良校风
“这里真古怪,比普高还严格。”采访中,一位高一学生很风趣地对学校管理进行评价。“我们借助数字化校园优势,对住校生晚自习和宿舍生活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生活指导师、班主任、值日老师、宿管辅导员、值班领导分阶段对学生行为及时进行跟踪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副校长何笑聪说。
安静有序的晚自习,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缩影。“将规范修炼成习惯,把认真内化为性格”,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目标。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德育管理以《学生承诺书》为管理、训练的逻辑起点,以“日常行为积分”和“德育学分”为过程管理手段,以《从业准备生涯记录》为生涯管理的蓝本,提倡“做适合身份的事”,以“职业人实践周”、“宿管会”为学生自治平台,结合四大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技能节)、社会实践、岗位体验等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德育管理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做社会、家庭需要和喜欢的人。
诚然,接受社会工作的考验,是检验学校育人成果的有效途径。考验之下,社会赋予了学生“美在五中”的“金”名片。多年来,学生承担市中学生体育中考裁判助理工作,学生公正、严谨的工作作风受到市教育局、中考(体育项目)教师裁判及考生的一致好评;学校“风尚形象社团”多次承担兄弟学校文艺演出化妆工作,广受好评;“五光十摄”社团的摄影师们经常被邀请参与各类活动的拍摄;校礼仪队多次受邀为市教育局文艺汇演、各兄弟学校大型活动承担礼仪服务工作,礼仪队员们热情的服务和良好的素养更展现了学校礼商文化教育的成果。
以教学为本位——
深化教学改革 成就良好学风
近年来,该校重视专业建设,梳理传统专业优势,夯实专业基础,建设成果凸显。同时,扎实的文化课、生动的专业课、丰富的校企合作形式也成就了学校良好的校风。
目前,学校财经、商贸和艺术设计三大专业群八个专业方向中,金融事务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形象设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市级示范专业”,财经商贸实训基地和形象设计实训基地是“省级实训基地”,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是“市级实训基地”,另外还建有多个省、市级校外实训基地。基于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标准的专业建设,学校因此被评为省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
在高标准的专业建设基础上,学校通过开展教师教学研讨月活动,推动教师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通过行动导向教学,使学生喜欢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而用心学习;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重视学生技能培训,从而推进有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让高一新生到企业体验企业文化、高二学生到企业经历岗位锻炼、高三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模式,使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接轨,深化落实了国家提出的就业导向。
以发展为目标——
师生频频获奖 赢社会好声誉
学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科学严格的管理,扎实有效的教学改革,使得师生频频在全国级别的大赛中获奖。近些年,学校师生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别的奖项多达50多项。学生周天驰、陈如疆斩获2012年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美发与形象设计比赛一等奖、三等奖,陈如疆、周天驰因此被宁波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免试录取。
良好的校风、学风以及教师对教学的全身心投入,让每一位学生在享受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树立起学好文化学科的信心。去年,学校中高职衔接班自考专科文凭通过率为97.5%,列全市第一;成考上线率93%,列市直第一、全市第二;单考单招升学率、文化课统考成绩、会考成绩均名列全市中职前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