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开展了社会应急联动处置演练,并为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授牌,这标志着我市社会应急联动工作体系初步建立。这意味着,今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将具体负责调度全市67个相关单位和部门,第一时间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而年底前,市、县两级将全面完成社会应急联动体系建设。
群众需紧急救助的时候,真的只要拨打110就“一呼百应”吗?“社会应急联动”怎么联?有哪些部门和单位参与联动?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联动?本报就此采访相关部门,一一为你解读。
本报记者 梁建国
通讯员 李进宇
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市民群众万一遇到急、难、险、灾的事故,如果不知该找什么部门解决的话,现在只要拨打110就行了。如今在温州市区遇到突发性事件,拨打人民群众的保护神110,这个号码将会启动其后面的整个应急联动体系,市本级67家社会应急联动单位已实现一呼百应。
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快速、广泛、高效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切实保证了人民群众遇到急、难、险、重等危难时能及时得到快速、高效、优质的紧急救援服务。日前,记者就我市社会应急联动体系的前世今生、具体联些什么单位、应急时怎么联动,采访了应急联动体系的龙头单位的负责人——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政委李乐辉。
为何“联动”
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政府效能
当前,我市经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正处于大发展、大投入的节骨眼上。但是,由于经济结构、基层基础等等多方面原因,安全生产还有隐患,同时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领域也存在一些隐患,影响着社会公共安全。同时少数地方和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思想比较突出,应急资源、应急信息、应急队伍等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应急处置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差,这些自然和自身的因素都给我们的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如何有效地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我市政府工作效能,方便人民群众警急救助需要呢?建立健全的社会应急联动机制横空出世,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传统应急处置格局,促使部门之间、地方之间、行业之间、指挥平台之间互联互动、资源共享、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效率,从而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温州”建设。
社会应急联动机制通过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的预报预警,落实相应防范措施和预警响应,整合联动单位资源和力量,切实提高救灾救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做到问题发现在苗头、处置在前端、解决在一线,促使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从“事后执法”向“前端服务管理”转变,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的有机统一,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经过近三个月的全力推进,今年10月19日上午,市委、市府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全市社会应急联动工作推进会,并举行了联动单位授牌仪式暨社会应急处置演练,标志着市本级的社会联动体系建设已初步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市本级和瑞安市要初步建成、开始运行,年底前市、县两级全面完成社会应急联动体系建设任务。
如何“联动”
统一指挥平台,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一起上
从此,一个由政府牵头,公安、环保、卫生医疗、供电、供水等与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依托公安110接处警平台,通过整合各方面公共资源,构建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高度智能的社会应急联动体系诞生了。
社会应急联动体系,在公安110、消防119、交警122、卫生120“四台合一”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工商12315、城管96310、供电95598等多个部门的求助热线,在一个应急指挥平台上进行应急联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网络智能派单和无线指挥调度,实现应急处置有效整合,以资源共享、便民高效为原则,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纵向贯通、横向联通、高度智能的应急联动综合指挥平台,构建以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中枢、以政府各部门为骨干的应急大联动工作体系。
一旦启动应急联动体系,将运用高科技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集成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把治安、消防、公共卫生、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等各应急联动单位视频系统、基础信息数据系统与公安110接处警系统实现对接,形成了一套立体化处置工作程序,增强了日常综合管理与应急反应能力。
我市社会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具有信息化、综合化、一体化的特点,应用实时视频图像传输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在应急联动工作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实现统一接警、统一预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
社会应急联动处置力量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构建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各相关警种密切协同、“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好应急管理专家组队伍,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依靠基层团体、基层社区(村居)、红十字会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的社会应急联动体系。
11月12日下午2时35分,龙湾区新区府附近的一桥下发生火灾。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指令市公安消防局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扑救工作;同时指令交警三大队和龙湾公安分局永中派出所立即赶赴现场维持好交通秩序和现场秩序。2时54分消防局报告:火灾现场的高压电线也已起火,影响了火灾的扑救工作并危及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需要电力部门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联动处置。接到报告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立即通过社会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向温州电力局下达处置指令。温州电力局接到指令后,迅速进行断电处理,并指令抢修队伍赶赴现场,协助消防队伍开展火灾扑救工作。下午4时48分,市消防局指挥中心报告,现场火灾扑救完毕。
“联动”什么
整合67家单位公共资源,实现三级应急联动
为保证市本级社会应急联动工作高效运转,根据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和机构设置等情况,结合我市应急联动工作实际需要,我市社会应急联动单位共67家,分三个级别。
一级联动单位27家,主要承担着经常性的应急处置、紧急救助和社会服务等工作职能,要求建立专门并充足的处置工作队伍,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配备足够的统一标识的处置车辆,接到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处置指令后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向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反馈处置情况,处置完毕后要及时反馈处置结果。成员单位有:温州军分区、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城管与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温瑞塘河保护管委会)、市安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工商局、鹿城区政府、龙湾区政府、瓯海区政府、温州海事局、市质监局、温州电力局、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市武警支队、市边防支队、市公安消防局、温州高速交警支队、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电信温州分公司、移动温州分公司、联通温州分公司。
二级联动单位20家,主要承担非经常性的应急处置、紧急救助和社会服务等工作职能,要求完善联络员制度,确保24小时内能接受工作指令;配备不少于1辆统一标识的车辆;接到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处置指令后,处置人员必须在60分钟内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向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反馈处置情况,处置完毕后要及时反馈处置结果。成员单位有:海军91765部队、市国土资源局、市文广新局、市国安局、市旅游局、市人防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公安边防总队海警第一支队二大队、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市高教园区管委会)、温州高新技术园区管委会、浙江金温铁道开发公司(温州火车站)、铁路温州南站、永强机场、中石油温州分公司、中石化温州分公司、金丽温高速温州管理处、甬台温高速温州管理处、诸永高速温州管理处。
三级联动单位20家,主要承担应急联动工作的服务和保障工作,职能是积极做好与应急联动有关的技术服务、经费保障和管理下属联动单位等工作;确定应急联络员,保持联络畅通,对需参与现场处置的应急警情,及时赶赴现场处置。成员单位有: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市应急办、团市委、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信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金融办、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市财政(地税)局、市科技局(地震局)、市司法局、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市粮食局、市气象局。
据介绍,一、二、三级联动单位的定性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时进行增加和调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