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市重现热闹景象

2020年12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3-06-07 00:00:00

近期温州的楼市就如同这夏日天气一样,火热得很。大批新盘集中入市,上千人排队看房,多个楼盘接近“日光”。或许是在成交的激励下,沉寂已久的土地市场也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为原本就趋暖的温州楼市更增添了几分热闹景象。

多数新盘热销

自今年5月以来,温州市区不少新盘开盘,且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5月11日,中梁公馆1号开盘热销,当日销售率达93%。该项目位于瓯海行政中心区,由中梁地产集团打造。项目定位为国际化的人文社区,主推88-143平方米宽景户型,此次开盘共推出598套房源。5月26日,万科·名园(一期),推出285套房源,开盘当天即销售85%。项目位处龙湾城市中心区核心地段,在产品设计上首创退台式花园洋房。6月1日,国际华府一期开盘,共推出677套房源。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力户型为86-148平方米,开盘便销售90%以上。6月5日开盘的时代滨江同样备受瞩目,项目推出357套,开盘当日超9成房源被认购。

“新国五条”的推出使得不少购房者向新房市场转移,而开发商借势低价跑量、在产品和品质上不断创新的营销策略,也正好迎合了当下购房者的心态。尤其是一些项目多样化的户型面积和使用功能,受到实用至上的刚需群体的欢迎。”地产人士陈先生分析称。

在楼市种种回暖迹象的背后,我们也注意到不同项目的境况不尽相同。多数项目紧紧抓住楼市回暖的这波行情,好好分了一杯羹,有的则成交平平。“这里面有区域差异的原因,也有项目产品本身的因素。”好望角房产机构陈德赚说,以中梁公馆1号和国际华府等项目为代表的瓯海新盘一度热销,主要是因为瓯海近十年来未有像样的商品房项目,给了这几个项目极好的机会,同时加上开发商的知名度及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有极大的促动作用。

改善型需求入市

在市区已拥有一套小面积住房的张女士,近日在瓯海中心区某楼盘购买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房子。“老房子太小了,只有60多平方米,一直想换套大的。如今这套新房不仅使用率高,120多平方米可以做到4房,小区品质也十分不错。” 张女士向记者表示,虽说房屋总价高了点,但还能接受。而且能够做到一步到位,也省却了日后换房的顾虑。

在楼市成交逐渐回暖之际,一种较长一段时间内被忽视的需求——改善型需求正在积极回归。近段时间,一些中大户型的房源都有较高比例的成交。如在万科珑庭推出的285套户型中,89平方米的户型只占总户型的2成左右,其余包括120平方米、150平方米、200平方米等各类中大户型均受到购房者的热捧。

温州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向洋认为,随着市场预期的陆续扭转,改善型需求开始跟随刚需入市,并成为助推行情回升的新增长点。

虽然“新国五条”细则迟迟未在我市落地,但新政对购房者的心理影响仍不容忽视。在包括限购等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改善型购房者在整合出售自己现有房产后,选择一步到位买房者日渐增加。此外,温州房价在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后已逐渐回归平稳,而近期杭州、上海等外围城市房价均出现上涨趋势,这也让不少原来就有置业需求的改善型群体认为购房时机已经到来。

土地市场复苏

楼市成交逐渐回暖,土地市场也一扫以往的“疲态”,进入4月以来,除了郊县(市)地块,市区商住地块也纷纷上市交易,且均获成功出让。

从近两月出让的地块可以看出,瓯海中心区、龙湾中心区等新兴区域仍是当前房企关注的热点区域。其中,4-5月份,瓯海区成功出让4宗地块,包括瓯海中心单元A-07、瓯海中心单元D-01a、娄桥横屿B-01、瓯海中心区E-07a等,几乎占到总交易量的一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近期我市的土地市场上,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外来品牌房企十分活跃。如4月28日成功出让的龙湾城市中心区K-12地块,便由东方城置地股份有限公司获得;5月3日出让的瓯海区娄桥横屿B-01,也让来自杭州的德信置业有限公司成功竞得。

此外,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恒大、保利、正大等国内一线房企也纷纷将目光瞄准温州,并有意向来温拿地;而一些原已向外拓展的温州品牌房企也开始调整战略重返温州,将温州作为主阵地。

对此,陈德赚表示,近来确实有不少外地房企纷至沓来,这跟当前温州政府实行的低价勾地策略有极大的关系。很明显,近期成功出让的土地与楼市高位时相比,楼面地价已几近腰斩。但温州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群体依然有较大潜力,这就让一些在开发速度和实力上有优势的本地和外来房企看到了商机。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楼市成交持续回暖,土地市场出现复苏升温也是理所当然的。接下来,在资金相对充裕的前提下,房企将会灵活把握土地市场的机会,但在具体项目决策上,仍会非常注重项目地价的合理性。可以说,谨慎拿地的原则仍未改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