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3中考试卷评析

2020年12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3-06-17 00:00:00

今年数学试卷严格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和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内容范围与要求进行命题。试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重视数学文化,培养人文素养

借助学业考试渗透数学文化是温州数学卷近几年的一大特色。如第10题:

10. 在△ABC中,∠C为锐角,分别以AB,AC为直径作半圆,过点B,A,C作 ,如图所示。若AB=4,AC=2, ,则 的值是( ▲ )

本题是将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的“月牙定理”(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弱化为一般三角形,探索其中的面积关系。该题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使数学具有更为积极的教育功能。

二、注重生活数学,体现数学价值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如第16题:

16.有一块矩形木板,它的右上角有一个圆洞。现设想将它改造成火锅餐桌桌面,要求木板大小不变,且使圆洞的圆心在矩形桌面的对角线交点上。木工师傅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测量了PQ与圆洞的切点K到点B的距离及相关数据(单位:cm)后,从点N沿折线NF-FM(NF∥BC,FM∥AB)切割,如图1所示。图2中的矩形EFGH是切割后的两块木板拼接成符合要求的矩形桌面示意图(不重叠,无缝隙,不计损耗),则CN,AM的长是 ▲ 。

本题以改造矩形桌面为载体,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考查了矩形、直角三角形及圆等相关知识,积累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验,渗透了图形变换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三、倡导问题创新,考查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不仅是考试导向作用的要求,更是正确反映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如第24题:

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6,0),B(0,8)。点C的坐标为(0,m),过点C作CE⊥AB于点E。点D为x轴上一动点,连结CD,DE,以CD,DE为边作□CDEF。

(1)当0<m<8时,求ce的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p="">

(2)当m=3时,是否存在点D,使□CDEF的顶点F恰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若存在唯一的位置,使得□CDEF为矩形,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的值。

本题属于探究性问题,设计新颖,入口易,深入难。特别是第(3)小题,当动点D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得到矩形时,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m的值,对m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画出相应图形。用这种方式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大胆创新。该题把观察、操作、探究、计算融合在一起,蕴含着函数、方程、分类、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长远来看,题目的创新对破除题海战术、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英语

突出价值立意 全面测试水平

2013年英语试卷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2013)和教材,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情况命制。能全面、真实反映考生的英语学业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用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一、突出价值立意和教育功能

试卷中的文本材料积极向上,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如:阅读C篇改写自美国短篇小说:圣诞前一个寒冷的下午,一对年轻夫妇以巧妙的方式将热腾腾的盒饭送给一个无家可归、在车站躲避寒冷的少年;之后,少年又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了一位刚从寒风中走进车站、衣衫褴褛的老人。见此情景,主人公的父亲也买来热巧克力和比萨饼送给车站里面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于是,主人公也掏出了自己的零花钱……

完型填空的文本则改写自另一短篇小说。这些文本语言地道、简单易读,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试卷中还包含介绍英美国家人文景观和文化的内容,如:英国的海德公园、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加拿大的班夫公园和英国的伦敦国家大剧院。阅读B篇讲述的是发明橡胶雨衣的故事,告诉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阅读D是一篇小科普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光伏发电,列举了其好处以及有待克服的困难。作文题要求考生以“Travelling is ______”为题写一篇小议论文,它不仅测试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考查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此外,试卷也充满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如:笔试卷第1小题:A good beginning makes ____good ending. 和第10小题:-Wish you good luck in this English exam. 既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也鼓励努力取得好成绩。

二、全面测试考生学业水平

试卷广泛容纳考点,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从听、说、读、写、语言知识等各个方面测试考生英语学业水平。试卷总英语词量约3,500词,纯听力文本长度约340词,纯阅读文本长度约1,200词,不重复单词量约950词(占《课标》要求词量的65%),语法条目涵盖所有《课标》要求内容。试卷内文本涵盖初中英语教材95%以上的话题,如:友情、学校生活、人文、环保、科普知识等。试题设计反映不同的能力特征。

三、真实反映考生学业水平

试卷卷面布局、任务指令语都与模拟卷一致,让考生对试卷有亲切感。试卷中65%以上是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题,试题排列遵循难度递进的原则,力求使考生消除紧张情绪,放心展示英语水平,如:完型填空从较容易的小题开始逐步加大难度,直至第22至25有一定难度的小题等。

作文题要求考生先补全标题,然后再陈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让水平一般的考生有东西可写,也为优秀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此外,试卷还关注语言的规范性与可读性,版面布局美观,指令简单确切,努力排除英语水平以外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四、面向全体考生,体现公平性原则

命题组坚持试卷中所有文本和试题的原创性,试题由命题专家在现场改写或在原创的文本上命制,力求杜绝教学中的猜题押题行为,鼓励扎扎实实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试卷中的话题、文本和试题兼顾不同地区的教学水平差异和男女生差异,体现公平性原则。

2013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命题组

2013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命题组

社会

思品

引时政“活水”,开思维“窗口”

2013社会思品试卷,充分体现综合学科特色,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突出能力考查,避免出现纯粹记忆性试题,试卷形式传承中有创新。

一、关注学科特色 注重能力立意

社会思品试题涉及学科领域较为宽广,历史与社会部分包含地理、历史和人类共同关注问题;思想品德部分包括道德、法律、国情等诸多领域。试卷关注学科核心知识,注重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的考核。地理部分注重读图能力考查,历史部分注重论从史出的培养,思品部分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21题以长江流域图切入,考查地形、行政区划及区域农业发展优势等知识,尤其注重知识迁移的能力;第23题以李鸿章生平主要经历为背景,通过后人对其毁誉不一的评价,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二、聚焦社会热点 富有时代气息

试题着眼于现实重大问题以及热点、焦点问题,检验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实践。今年诸如“中国式过马路”、“芦山地震”、“李克强总理首访”、“光盘行动”、“毒校服事件”等内容皆成为试题的背景材料。此外,试题还积极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凸显地域特色。

如第8道选择题以“光盘行动”入题,倡导节俭;第26题以“温州梦”切题,地域特色鲜明,结合公民政治权利、科技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温州人精神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建设。

三、凸显学生主体 加强价值引导

注重思想教育是人文学科质量的生命线,命题组希望试题不仅是一次检测,更能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接受一次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如第24题以芦山地震中最美志愿者廖智的感人事迹入题,让学生见贤思齐,激励学生自觉养成珍爱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发扬奉献精神;第22题整合史地知识,以洞庭湖历史的变迁,让学生通过对“围湖造田”观点进行辨析,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为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四、注重试题创新 推进命题改革

试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试题编制和材料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在设问上特别突出了对学科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全卷图文并茂。

如选择题第11至15题,以李克强总理访印时政热点切入,考核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疆域、古代中外的文化交流、和平发展问题等知识,有机地将史地知识串联起来;第21、22题围绕长江流域图和洞庭湖变迁图,考查学生识别和运用地图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的问题,学会独立思考;第25、26题“中国式过马路”、“中国梦”虽是社会热点,但在试题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角度别出心裁,真正考核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今年的社会思品试卷命制坚持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弘扬时代主旋律。试题难度适中,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注重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点,避免死记硬背,这对今后的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将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也为明年的闭卷考试做一个很好地铺垫。

2013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命题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