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幸福都是因人而异,而对于教师而言,幸福却大都雷同。“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作为一名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亦是如此。所谓幸福,并不取决于有多少钱,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方海东、林志超、黄友上三位老师看来,孩子们取得一点点进步,一天天的成长……都是他们的幸福,看得到的,可以尺量的幸福。
黄友上(平阳二职)
我有写教育手记的习惯。曾经,字里行间流露出更多的是:教师工作太苦,孩子素质太差,制度不够合理等。总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心里充满着强烈的疲惫感、压抑感、挫败感、沮丧感。一波波消极的情绪冲击着我的心岸。随着外出培训学习机会的增加,对照身边优秀教师坚定执着的教育追求,我认识到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发展现象,思考教育教学规律,洞察生活本质,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心态,找准自己职业“幸福基线”。如水一样灵活适应各种职业生活场景,提升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拥有深沉的大爱、澄明的理想和诗意栖居的状态。
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生活即幸福,幸福即生活,在生活中诗意,在诗意中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在对“理想教育”的追寻里。理想的教育,意味着师生人文的对话,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在经验共享中互相造就,体验每一天生活的崭新光鲜,感受双方的乐观进取心态和曼妙丰盈的成长人生过程。激活内心鲜活生命因素,平静而不平淡的生活。寻找到教育本质的本源,体会教师存在的价值、意义和幸福感。
幸福,在对“职业当下”的悦纳里。罗素说:“对某一事业的信仰,是大多数人的幸福源泉。”面对生活压力,在诸多选择中,容易迷失前行的方向。有的教师在犹豫中患得患失,甚至知难而退。我认为,面对诱惑的十面埋伏时,可以冷静地选择慎独;面对迷茫的痛苦时,可以坚定地瞄向远方。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如花苞般的欢喜心,就能在期许中坚守,在坚守中沉淀。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教师悦纳职业当下,就是能够把生活的困难和挫折看作是对自己成长的磨炼,把每一道沟坎看作是前进的路标。坚信“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炼。”观素质教育时空的云卷云舒,看“慢教育”精神家园的花开花落,收获个人情操的提升,赢取坚定的正面信仰。对职业当下的悦纳,可以获得更完整更深刻的幸福。
幸福,在“身心健康”的阳光里。身心健康,是教师体验完整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让“身心健康”的阳光普照,是实现职业幸福的基础,是增强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假如我们超越体质限度而超负荷工作,“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必将导致身心疲惫,职业幸福感下降。假如我们没有了身心健康,很可能会在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伴随下叹息。试想,一个身心不健康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具有阳光心态的学生?我们可以做到劳逸结合,不断补充正能量,我们可以做到科学的起居饮食,养成良好习惯。坚决不做“头脑装满了知识,却没有健康体魄去享受的不幸福的人。”
只有活出真实的自我,才能让幸福充分润泽人干枯的心。让我们将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梦想处,聆听生活和生命本质的声音。去浮华,笃根本,尽拥达观的思想和松弛的践行,挖掘和发展生命的激情、意义和本质。这是否就是我们可以获得的最高幸福呢?
那一声“好”的幸福
林志超(苍南县潜龙学校)
“老师,下一节是您的课吗?”课间,一个学生跑来问。
“是呀!你让大家做好课前准备。”您微笑地答着。
“好耶!”学生高兴地跑开。
此时,肯定有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您的心头。
每位老师都可能遇到这样的事,其实下一节是什么课,功课表上写得很清楚,学生当然也很明白。可是学生为什么要来问一下呢?因为学生喜欢,喜欢下一节课的老师,喜欢下一节课。问一下,是进一步确认,老师有没有在,有没有换课,找一个机会跟老师说说话,顺便回去把喜讯报告给同学。
于是,问课的学生越来越多,询问以后,有的留了下来,经常三五成群,迎您去上课。下课后,又有一群学生簇拥着您,送您回办公室。
此时,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就是您。
让学生叫“好”的老师,那才是一位真正幸福的老师,因为您拥有学生,您能让学生喜欢,您能让学生获得润泽生命的成长。没有您的课,学生盼望上您的课;上您的课,学生被深深地吸引,如痴如醉,拥有这一资本,成为行家里手,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您,无限地亲近您,甘心情愿地接受您的教育。
老师,您可以没有令人仰止的职位,也可以没有令人赞叹的雄伟身材、妩媚身段,甚至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
可是,您拥有最大的幸福,那就是学生的喜欢,一片最纯净的爱。
学生喜欢,是因为,您拥有德高为范的品德素养、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热爱学生的无私情怀、学富五车的知识魅力,那卓越的教育技艺吸引着学生,那真诚奉献的人格魅力是您成为“天底下最光辉职业”的第一资本。
老师,您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学生的一声“好”足矣!那是一份真诚的流露,那是一份给予您最最荣耀的夸奖,那是一份您为学生无怨无悔付出的回报。
那一声纯真的“好”,能让您为之奋斗一辈子,幸福一辈子。
有自己的班级就是幸福
方海东(温州九中)
2012年4月份,给孩子们上班会课,主题是“2012,我们一起谈谈幸福”。关于这个话题,孩子们的体验总是很多。于是,答案奇出。
有孩子说,“因为在您的班里,我感觉到幸福!”我微笑的表示了谢意。
还有孩子说,“因为我们这个班级良好的风气,我感觉到幸福,而且是很幸福!”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但是,随即而来的一个问题,让许多老师脸上都露出了别有意味的神情。“老师,您一直问我们幸福吗。作为一名班主任,您的幸福是什么呢?”
我一愣,嘿,还给我出问题了。
我看着一脸期待的孩子们,脑子一转。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幸福”。然后,对着众人神秘的一笑:“我的幸福呀,就在‘幸福’这两个字当中。”
“啊?!”孩子们被我故弄玄虚的一个问题“卡”住了。
这时,一个孩子指着“幸福”俩字大叫“钱!原来老师觉得有钱,就是他的幸福啊!”我等到大家都笑完了,才开口淡淡地说:“钱对于人来说至少可以获取物质上的满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钱,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我的收获,在我的工作中经过努力而取得的收获,也就是你们的成长!”听着我这么说,孩子们有点安静下来了,肃穆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听得很认真。
“可是,这个‘土’是什么意思呢?”有孩子指着“幸”上半部分的“土”不解地问我。
“‘土’就是‘土地’,我理解为一种脚踏实地的行动,也就是说作为班主任要有接地气的行为,不能整天说空话,而是要有和你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的行走方式。”很多孩子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也有很多孩子眼里有疑问。
我继续说:“在古汉语中‘礻’是‘示’的意思,从‘神’的本字,也就是理解为和‘神’有关的一切活动,我将此理解为信仰。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班主任,在我从事教育的17年时间里,我觉得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无论是人生信仰还是教育信仰,这也是我的方向。”“关于‘一口’的解释很简单,就是有‘一口饭’吃,让工作经常有一点动力。无论是你们的肯定,还是家长的肯定,还是学校的肯定,都将是我的‘一口饭’,这是我的精神食粮,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最后,关于‘田’,这就是我的‘田地’,我的‘自留地’,我的‘实践基地’,再确切地说,就是我的班级,我们的飞扬班,这就是我的‘田’!”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综合以上所讲的,我认为班主任的幸福就是:有自己的一个班级,对于一个班级的成长,有教育理想作为自己的信仰,同时又辅之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有众人的肯定作为动力,并能够取得一定的收获。那就是幸福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