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寻踪温州民国话剧史

2020年12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3-12-04 00:00:00

歌舞流韵,演尽世事浮沉。近日,由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图书出版策划中心策划统筹、温州市档案局出品的“老温州”系列丛书之一——《温州老剧本》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该书选收了五四时期至新中国前期,温籍与外地剧作家在温创作、发表并演出的42部话剧作品(包括哑剧、街头剧、报告剧及据外国名著改编的剧作),是一本反映温州民国时期话剧创作发展历程的史料性剧目汇编集。

发现不少“新”剧本

《温州老剧本》的著者是曾编撰《温州进步戏剧史料集》(上、下)的陈寿楠。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先生始终痴迷于对温州话剧史的追溯与考证。这一次,他又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挖到一堆新宝贝,如陈白尘的《游击队过关》,徐昌霖的《普天同庆》《出走的丈夫》,黄宗江的译作《春郊外》《临去秋波》等,这些剧本成了已出剧作家作品集中未收录的“漏网之鱼”。

为了让大家更“接近历史”,陈寿楠还找到当年剧本初刊的报刊封面、内页及初版的书籍图片,以作配图。看着这些复古又熟悉的简陋史料,老先生自己也是惊叹连连,而让他更引以为豪的是,收选的话剧作品多半出自温籍剧作家之手。

“一些温籍名家董每戡、陈楚淮及姚易非等先生的剧作,因在新中国成立后有文集出版,故仅在附录部分简要注明其作品名称、初次发表时间及所刊书目。”

对陈寿楠而言,凭借自己过去的资料积累,运作此书不算难事,但他却花了两年时间,重走过往艰辛之旅。由于老伴是四川自贡人,在编书过程中,他经常往返两地,每次都是从自贡坐3个半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达重庆,再经2个多小时的飞机回到温州。

老伴常说,“都到了这把年纪,怎么还那么爱折腾!”陈寿楠笑说,一切都是兴致使然!他大把时间泡在温州市图书馆,看到珍贵的原始材料,就逐字誊抄。近4个月的抄录时光让他自得其乐。

书中还有不少图文资料,来源于外省图书馆,如北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其中,王季思的《机声》与《狗》让陈寿楠颇费工夫。“在他的回忆录里,曾指明这两部剧作均发表在《中央大学半月刊文艺创作专号》上,且被中山大学图书馆收藏。但当我托人寻找时,却不得其踪。到底哪里才是它们的藏身之地?后来,我又想起他曾就读于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之前身),遂找人前去一试,没想到竟在那里寻获了‘真身’。”

这一发现让陈寿楠如获至宝,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晚年的“考古”之路。“我于195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做过成都峨嵋电影制片厂的美工和自贡川剧团的舞美设计,后来调回温州,在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工作。一路走来,我对话剧的热爱只增不减,现在终于能潜心浸淫书海拾贝,怎不叫人激动?”

反映时代新浪潮

在编写《温州老剧本》的过程中,陈寿楠深有感触:温州人的开拓闯荡精神在话剧创作上也得到了印证!

五四时期,也是温州话剧的“启蒙时期”,一部部代表着进步思想的“温”姓剧作屡屡问世,如林念仁、陈朱纶的《恶魔劫》和叶榛的《人心》,喊出了妇女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又如王季思的《机声》和《狗》,前者以劳动人民的虔诚淳朴,衬托了知识分子的多愁善感;后者则以妹妹的天真无邪衬托了姐姐的性苦闷。

抗日战争时期,是温州话剧创作的“高潮时期”,本地剧团演出空前活跃,不仅为抗日宣传作出巨大的贡献,也产生了一系列以抗日为主题的有影响的剧作。如夏野士的《守住我们的家乡》《保卫卢沟桥》《复仇》;董每戡的《保卫领空》《孪生兄弟》《孤岛夜曲》;董辛名的《游击队的母亲》《敌人的兽行》《生命线》等。其中,《保卫卢沟桥》是一部紧密配合形势,迅速反映揭开中国全面抗战序幕的剧本,它在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一声炮响后的第二天挥笔写成,为国内同题材剧作中创作最早的剧本。

“自‘七七’事变爆发后,温州民众很快组织起服务团、剧社,展开抗日宣传活动,街头村镇,活跃着一支支爱国救亡的演出队伍,如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永嘉文化界战时工作团、陆军107师抗敌剧团等。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教师与学生,也包括部分店员、机关工作者与现役军人。因此,在温州这个偏僻的地方,从事抗日救亡戏剧活动的团体之多、参加人数之众、声势影响之大,不仅在全省少见,而且几乎仅次于当时的抗战文艺中心重庆、桂林、成都、昆明等地。”

在陈寿楠看来,温州的话剧活动,是温州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功绩是不能抹去的。

此外,温州话剧也有着自己的语言特色,如骆坚的《壮丁》、徐昌霖的《普天同庆》,其中有很多对话都接近于温州土话。“有意思的是,很多剧目还会改成温州方言来表演。”

讲着讲着,陈寿楠不禁回忆起儿时看话剧的美好时光。“那时我还只有十多岁,姑妈时常带我去五马街中央戏院(现为大众电影院),其中有一出捉汉奸的哑剧《爱国贼》,让我印象深刻。我大概就是从那会儿喜爱上了戏剧艺术。”

如今,这位倔强的老顽童依然醉心于温州话剧史料的搜集,孜孜不倦地寻找着夏野士的《除奸》和董辛名的《呼声》的原版刊物……《温州老剧本》对他来说,并不是终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