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岛迎来第二桩喜事

2020年1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2-03-21 00:00:00

连续的降雨所蒸腾起的烟雾,把洞头百岛装扮得犹如世外桃源。但对于长期岛居,尤其是在孤岛上生活的村民而言,如此梦幻的景象,却带来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对外交通的中断。

“赶上大雾或是台风,我们真的是与世隔绝。”大瞿村党支部书记张丽娟说。大瞿是洞头村级孤岛,受地理条件制约,公共配套资源难以大规模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困难,不少村民选择离岛就学、就业。如今,在岛上生活的村民仅两三百人。

作为洞头县首个“小岛迁、大岛建”项目,大瞿南策两大孤屿的农房集聚改造项目——蓝港花苑上月正式动工。如今,位于洞头本岛东屏街道的施工现场,桩基隆隆,建筑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基础施工。望着今后将崛起一幢幢现代楼房的工地,张丽娟动情地告诉记者,如果把几年前大瞿岛通电比作村里的第一件大喜事,那么这个圆了村民安居梦的农房项目,就是第二桩喜事。

根据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房集聚改造建设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洞头县将规划建设10个农房集聚点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规划集聚人口2.4万人,全县农房改造集聚率将达30%以上。

村村建设 ——

亮环境 亮期盼 亮变化

瓯海区高翔村南堡村

打开牛山公园的大门

站在牛山山顶,向西眺望,一个以牛文化为主题的牛山公园,淹没在典型的城中村“脏乱差”现象中。这个亟待改造的城中村,就是瓯海区新桥街道高翔村,1027户旧农房呈“C”字形对牛山公园西入口形成包围圈。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牛山东南面的梧田街道南堡村,600多户农户的旧房零星分布在山脚下,与牛山公园的整体规划格格不入。

所幸的是,包括高翔村和南堡村在内的城中村改造已进入实质阶段。“高翔村现在开始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争取5月逐步启动旧房拆迁,6月底完成全部旧房腾空。”负责公园建设的瓯海区森林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小秋介绍说,牛山公园的规划已递交市政府审批,周边环境政治方案也已出台。目前,梧田南堡片民房征收协议签约率为93%、房屋提前腾空100多户,新桥高翔村民房征收意向签约率达到99%。

为让牛山公园龙年年底开园,瓯海区已把牛山公园建设及其周边整治作为“一号”工程加以推进。今年,瓯海区计划新开工建设14个城中村项目,安置5928户。

苍南县灵溪镇坝头村

新农房防台又防洪

一块转而未供土地,现在被选为坝头村农房集聚改造用地,解决了违建遍布的问题,今后,还将建设一系列配套设施,成为一个服务完善的农村新社区。苍南灵溪镇坝头村的39户村民近日全部签署了拆迁安置协议,而该农房集聚点的建设也紧锣密鼓地启动了。

灵溪镇农房改造办公室李士候告诉记者,坝头农房集聚点分A、B两地块,总用地面积83.55亩,设计总套数1196户,总投资5亿。该项目自去年8月份启动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预计在5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村委会主任林修柯说:“老村地处低洼地带,又处在桥墩水库的下游,村里大部分民房都是六七十年代建的砖木房。每年台风一来,村民们都得安全转移。” 不过,今后不会有这种担心了,因为坝头村新农房的地面要比路面高出50厘米,为的就是防止洪涝和台风灾害。

李士候说,按照新社区的初步规划,沿街商铺、农贸市场、社区卫生院等公共配套设施也会逐步完成。随着社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即将投用,今后,土地证、独生子女证、养老保险和计划生育等都可以在家门口办理了。

鹿城区东屿村葡萄村

老房墙壁一敲一个洞

村里的一些老房子由于年代久远,墙壁轻轻一敲就出现大洞;简易棚搭成的菜市场就在高楼大厦的“眼皮”底下;四处横流的污水让人无法落脚……这就是鹿城区南汇街道东屿村和葡萄村的现状。目前,两村已列入鹿城区整村改造计划,很快将打响全面改造的“翻身仗”。

“下个月就要开始动迁行动,6月底前要确保完成第一片或者一个自然村的拆迁工作。”南汇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基斌告诉记者,东屿村与葡萄村已经完成土地征收、房屋丈量工作,并建立了以户为单位的档案,整村改造规划方案已在会审。此外,南汇街道还派出了50人组成的5个工作组,进驻两村全力破难,为整村改造做好基础工作。

“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党员大会都开过了,对新政策比较满意。”葡萄村村民任永兴透露,为了供3个孩子成家过日子,自己曾“偷偷”盖了上百平方米的违章房屋。现在好了,等置换搬迁,孩子们就不用再挤到老房子里了。和任永兴一样,不少呆在城中村里的村民,都希望尽早让“村”变“城”,让自己成为一名市民。

今年,鹿城区在市级改造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开工建设项目从15个增加至28个,建筑面积从180万平方米增加至350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 成勇 世朋

黄瑚 陈蜜 沙默

城中村改造和农房改造集聚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牵头引导农民改善生活的有效举措。

延续去年启动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良好开局,今年我市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打好农房改造集聚这一硬仗,切实促进城乡大统筹、环境大优化、民生大改善。为此,记者进村入户,走访工地,亮相旧环境、报道新进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