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纪念馆 乐清市四都乡的梅溪村和天成乡铧锹村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乐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是温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官至太子詹事。龙图阁大学士。为官忠直清正,力主抗金。著有《梅溪先生前后集》五十四卷,朱熹代刘珙撰序,将王十朋与诸葛亮、颜真卿、范仲淹等并称。
翁卷纪念馆 乐清市大溪镇的埭头村和七里港镇的排岩头村
翁卷(生卒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工诗,“永嘉四灵”之一。南宋淳佑三年(1243)领乡荐,在越、江淮边帅府中度过一段幕僚生活。后从事教学生涯,落拓江湖,以布衣终。他以诗游士大夫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宝贵的一席。有《四岩集》《苇碧轩集》等。
陈求鲁纪念馆 乐清市乐成镇万岙村太域山上
陈求鲁(1083—1253),字质甫,万岙人。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进士第二名。授处州签判,后转迁临安通判,并监管左藏库。受丞相史弥远忌,改官出知剑州(今福建南平)。时剑州遭兵乱之后,村落残破。他既为当地奏请减免租税,又出私财救济百姓,政绩有声。后升为左正言(监察御史),严治不法之人,内外肃然,积阶朝散大夫,再晋升为侍读、大理寺卿。
陈璋纪念馆 乐清乐成镇盖竹村冯岙自然村
高友玑纪念馆 乐清北白象镇高岙山麓
章纶纪念馆 乐清仙溪镇南阁村
乐清市
叶适纪念馆
瑞安市瑞安市莘塍镇莘塍街洛川河畔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永嘉学术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三,对后世影响深远。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等。
蔡敬则纪念馆
瑞安市上望街道蔡宅村
蔡敬则(151-222),字文庄,瑞安人,汉灵帝光和中(约公元181年)举“孝廉”。汉献帝初平三年(192)秋,瑞安先遇大旱,继之又遭大水之灾,他率民众奋力抗旱抗洪,浚河渠,兴水利,还以药为民治病。灾年饥荒之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渡过难关。
高则诚纪念馆
瑞安市阁巷镇柏树村
高则诚(?-约1359),名明,以字行,号菜根道人。瑞安阁巷人。元末剧作家。至正五年(1345)进士。所作《琵琶记》被誉为戏曲史上的明珠,上继宋元南戏,下开明清传奇体例,在中国乃至世界戏曲史上影响深远。
李毓蒙纪念馆
瑞安市安阳街道拱瑞山路
李毓蒙(1891—1961),字步号,瑞安东山乡东头村人。13岁学做裁缝,18岁开始研制10锭纺纱机,同时与友人共同研制脚踏动力,计划要将摇桨的民船改造成为轮船。1916年发明了弹棉机,1933年间,在上海成立毓蒙联华公司,次年在汉阳设分厂,年产弹棉机一千多台。1937年在家乡东山办了一所完全小学(私立毓蒙小学),不收学杂费,所有经费由厂开支。
孙希旦纪念馆
瑞安市碧山镇桐田村
孙希旦(1736—1784),字绍周,号敬轩,瑞安碧山桐田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一甲探花,成为清朝温州35位进士中唯一进入一甲的人,声名大振。授翰林院编修,曾参加《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是一位“洁身不阿,清正廉明”的官员。著有《求放心斋诗文集》和《礼记集解》等。
夏鼐纪念馆
瑞安市莘塍周田村(另外,温州市区仓桥街130号的夏鼐故居,也将改建为夏鼐故居纪念馆)
夏鼐 (1910—1985),原名作铭,考古学家,中科院院士。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曾主持并参加了河南辉县商代遗址、北京明定陵、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工作。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考古学的资料和方法阐明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74年起当选为英、德、美、意等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著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文明的起源》等。
陈傅良纪念馆
瑞安市塘下镇凤川村相堂第四巷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人称止斋先生,瑞安湗村(今署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青年时曾以教书为业,后于乾道八年中进士,官至宝谟阁侍制,卒谥文节。陈傅良是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并深入研究历代典章制度,擅长政史论辩,在学术界享有盛名。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历代兵制》等。
蔡必胜纪念馆
瑞安市灵峰寺后山
蔡必胜(1140-1203),字直之,人称“武举绝伦”。原籍福建莆田,后徙居温州府平阳县万全乡步廊村。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武举第一名。蔡必胜自幼习文练武,人品、学问出众。中武状元后,补成忠郎,授江东将领副东南十一将,知邵州。他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教育,不趋炎附势,被后来的光宗叹为佳士。
季氏历史名人纪念馆
瑞安市莘塍镇仙浃季村
孙隆纪念馆
瑞安市仙降镇
陈则翁集善院
瑞安市阁巷镇柏树村
瑞安市
张肇麟纪念馆
龙湾区永兴街道永兴一小内
张肇麟(1892—1956),字范夫,龙湾区永兴街道祠南村人,13岁考取秀才,19岁入温州师范学堂学习,毕业后,在罗山书院基础上创办了永嘉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即现在龙湾区永兴一小。他不但重视教育,还重视实业振兴国家,在家乡办轮船、碾米厂,组织农民开垦海涂、建盐坦、引种糖蔗、发展制糖业、竣河道、修桥梁等等。为家乡的教育及现代实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汤和庙(纪念馆)
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
汤和(1326—1395),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次年归属朱元璋。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洪武二年正月,汤和、廖永忠等进攻延平城破,晋封为中山侯。洪武四年拜征西将军,率部由瞿塘趋重庆,晋封为信国公。明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年(1386—1387),为了抵御倭寇,汤和(1326—1395)在沿海一带修建了59座城堡,今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所即其中之一。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一带倭患基本荡平,宁村一带居民为纪念汤和、追悼抗倭将士亡魂,在中元节里举行抬神像巡城等仪式,渐成一年一度的“七月十五汤和节”。
张振夔纪念馆
龙湾区永兴街道祠南村
张振夔(1798—1866),字庆安,一字磬庵,号介轩,一作介翁叫又号朴堂,龙湾下垟街高原(今龙湾区永兴街道祠南村)人。十七岁考上秀才,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举人,官镇海教谕。清代中晚期温州著名学者,传承永嘉学派,工诗、画。有《介轩诗钞》等著作。
沙城项乔纪念馆
龙湾区沙城镇七五村七甲街
项乔(1493—1552),字子迁,号瓯东,永嘉七甲(今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人。后迁居城内九曲巷,又自号九曲山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二,授南京工部主事。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抚州(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县)守。其后调任庐州府(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前后做了二十多年的官。他为官吏治清明,接近百姓,惩办盗贼,严束吏役,深受好评。
王氏系列名人纪念馆
(英桥王氏纪念馆)
龙湾区永昌堡北门的永昌博物馆内
以王叔果、王叔杲兄弟为代表。王叔果( 1516——1588),字育德,号西华,永嘉英桥里(今永昌镇)人。出身官宦世家,父亲王澈由举人官至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叔父王激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国子祭酒兼经筵讲官。他的舅祖就是赫赫有名的张璁。嘉靖三十七年,家乡倭寇猖獗,乃上疏请筑永昌堡,由其弟王叔杲筹集资金,具体负责监造,次年落成,使一乡得到平安保障。
王瓒书院和王瓒家庙
龙湾区永中街道孙洋村、永中街道殿前村李浦路
王瓒(1462-1524),字思献,号瓯滨,谥号文定,人称榜眼王,是永嘉有明一代仅次于状元周旋的第二人。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中举人,九年中进士,殿试得一甲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十年奉旨修《大明会典》,后编纂弘治《温州府志》《通鉴纂要》及《对类》等书。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升任侍讲,充经筵讲官。弘治五年升南京祭酒,进升礼部右侍郎,十二年署掌礼部印,任礼部左侍郎。
龙湾区
焊生/摄
丛丛/制图
另外还有:
鹿城区:
方介堪艺术馆 市区新城山下前巷
瓯海区:
黄淮纪念馆 瓯海区茶山街道舜岙村
弘一大师纪念馆 瓯海区茶山街道舜岙村宝严寺
琦君文学馆 瓯海区瞿溪街道三溪中学内
陈傅良纪念馆 瓯海区仙岩街道仙北村
永嘉:
纪念徐定超的御史祠 永嘉枫林
陈虞之纪念馆 永嘉岩头
平阳:
宋恕纪念馆 平阳县万全镇
林景熙纪念馆 平阳县腾蛟镇林泗源村
泰顺:
纪念徐奭的徐氏纪念馆 泰顺仙居乡
张十一纪念馆 泰顺泗溪镇
夏氏纪念馆 泰顺新浦乡
陶大翁纪念馆 泰顺下洪乡
徐三翁纪念馆 泰顺筱村镇
文成:
刘基庙纪念馆 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
苍南:
叶良金纪念馆 苍南蒲壮所城
苏渊雷著作陈列馆 苍南县钱库镇
正在筹建的有:
赵建大纪念馆 龙湾区状元镇
夏承焘纪念馆 龙湾区蒲州街道
姜立纲纪念馆 龙湾区海城街道
蔡幼学纪念馆 瑞安市莘塍镇
卓敬纪念馆 瑞安市仙降镇
谢侠逊纪念馆 平阳腾蛟镇
焊生 李艺 整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