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团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1924年8月下旬,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派温籍共产党员谢文锦回温州筹建党团组织。谢文锦到温州后,通过访亲会友、召开座谈会、发表演讲等形式,在学生、工人、农民中广泛宣传全国革命形势、共产党纲领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揭露封建军阀勾结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颂扬苏联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美好生活,燃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谢文锦在开展宣传的同时,着手做细致的组织工作,他首先介绍在温州实业、教育、妇女界颇有声望的郑恻尘、胡识因夫妇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入党的还有林平海、庄竞秋、胡惠民、戴树棠、孙道济等。经过认真筹备,12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简称温独支)在温州城区侯衙巷新民小学内成立,书记胡识因。这是浙南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党组织,直属中共中央领导,1925年改由中共上海区委(即江浙区委)领导。
在建党的同时,谢文锦还介绍戴宝椿、金贯真、李得钊等8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温州支部,戴宝椿任书记。
温独支遵照上级指示,开展社会调查,先后撰写了《关于温州社会概况调查报告》、《关于浙江永嘉社会概况》等,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了温州地区自然经济状况、政治概况、民众运动状况和各社团的派别情况等。在此基础上,于1926年制订了《温独支工作计划》。
当年,温独支派林去病和钱国恩、林立分别到乐清翁垟、白石、柳市等地开展活动,发展共产党员,后成立中共乐清支部。当年又指派林去病等到瑞安建立党小组,后改建为中共瑞安特别支部。由于温独支成员们的齐心协力与热忱发动,至1926年底,温独支党团员发展到50余人,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分布于永嘉(含今鹿城、瓯海、龙湾区)、瑞安(含今文成县)、平阳(含今苍南县)和乐清、泰顺等县。
开展革命活动,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温独支成立后,这些第一批的温州共产党员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开展了各项社会活动,筹建各种组织,坚持不懈地进行革命工作。
温独支成立后的当月,谢文锦指导胡识因等人成立温州国民会议女界促成会,宣传妇女参政的重要性,以响应国共合作后全国性的促成国民会议运动。次年1月,女界促成会成立,这是温州地区最早建立的妇女组织和最先要求召开国民会议的群众性组织。此外,温独支还以个人名义在《温州大公报》、《永嘉周刊》上发表文章,同时散发党刊《向导》、《新青年》等,在广大劳动群众和进步青年中宣传马列主义。
温独支建立时,温州尚无国民党组织机构。1925年春,郑恻尘等根据国共合作的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国民党永嘉县党部筹备员王超凡发展国民党员。8月,国民党永嘉县党部正式成立,郑恻尘、胡识因和陈仲雷分别担任执委和候补执委,成为县党部中的骨干分子。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温州形成后,温独支联合国民党左派和其他进步人士领导开展各项活动,使国民革命运动很快地扩大到工人、农民、妇女、学生等各阶层,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大好局面。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把斗争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号召全国被压迫的人民群众站起来,反抗帝国主义野蛮的大屠杀。由温独支领导的学生救国联合会在运动中起了骨干作用。他们成立温州五卅惨案后援会,发动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发动学生上街演讲,分发传单,抵制外货。同时捐款援助上海罢工工人。当年冬,鹿城布厂资本家无故开除钱国恩等三名工运骨干,激起了工人愤慨。温独支领导织工研究会举行了全城棉织工人联合罢工,相持l0天左右。这是五卅运动之后,温州最大的一次工人罢工斗争。
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温独支于4月l0日发动温州学联等10多个社团成立温州各界京案后援会。12日,温州学联在十中操场召开大会,追悼殉难同胞,声讨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和段祺瑞政府的卖国罪行。8月,理发工人和挑夫为增加工资举行罢工,在温独支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10月,温独支成员王国桢、张培农参加毛泽东主持的广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归来,以国民党中央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分别到永嘉、平阳领导农运,在半个月中先后成立7个村农民协会。不久,永嘉县7个镇、8个乡普遍建立了农会。后来,瑞安、平阳、乐清等县也相继建立农会。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为配合北伐,温独支做了大量工作。11月,北伐军迫近福建莆田,军阀孙传芳部福建省督军周荫人1.3万多溃兵流窜到温州,骚扰勒索百姓,温独支两次召开党员会议,讨论应变措施,组织党团员深入群众,开展形势宣传,揭露周荫人罪状,发动民众维护社会秩序,反对当局趁机派款、强拉民夫。
1927年1月,北伐军成立东路军前敌指挥部。温独支派人送信给该指挥部,要求迅速发兵温州,同时派员赴瑞安帮助发动群众迎接北伐军。15日,北伐军第十七军宣传队率先进入温州城。24日,永嘉县党部和温独支联合举行规模盛大的温州市民庆祝北伐胜利大会。26日,中共瑞安小组发动1000多农民成立运输队,前往福鼎为北伐军挑运弹药物资。而在北伐军途经乐清时,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乐清县党部,发动群众,沿途接待,组织运输队,为北伐军挑送武器弹药。
在北伐军节节胜利的推动下,温州的工农运动进一步高涨。1927年1月,在温独支的协助和领导下,以行业工会为基础的温州总工会成立,鹿城布厂工人、共产党员施德彰(雷高升)当选为主席。
当年1月,永嘉县农民协会成立,温独支成员王国桢当选为县农会会长,全县百余个村均成立农会,会员发展到9万余人。同月平阳县农民协会成立,随后全县农会组织发展到几十个,会员数万人。农会发动农民进行反对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和减租减息等斗争。乐清、瑞安等县在温独支成员帮助下,相继成立或改组了国民党县党部和农民协会、总工会、商民协会、妇女协会等群众团体。
不惧白色恐怖,为理想信念英勇献身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蒋介石进一步加紧反共活动。1927年4月,蒋介石密谋以暴力手段实行“清党”,提出对全国各地共产党员应先看管的包括毛泽东等在内的197人名单,其中温独支成员和温籍共产党员有胡公冕、胡识因、唐公宪、郑恻尘、林平海、金家济(金贯真)、孙道济、庄竞秋、戴国鹏等12人。接着,反动派大肆逮捕、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郑恻尘被捕,后于7月被害。
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温州地区陷入白色恐怖中。温独支获悉后,不被严酷的形势吓倒,14日晚召集主要成员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变措施。由于邮局被封锁,得不到确切消息,第二天,陈仲雷、戴树棠、苏中常正在国民党永嘉县党部开会时遭武装军警逮捕。当晚,反动派又到温州总工会逮捕了共产党员童伯吹。接着数次包围城区各中学,搜捕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教师。
为保存革命力量,留在温州的温独支成员全部转入地下,在蔡雄的主持下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5月18日,蔡雄在城区小南门被捕。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而被杀害。瑞安、平阳、乐清等地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亦遭搜捕。以左派为核心的工、农、学各级群众组织被取缔或改组,温州地区的革命斗争遭到严重挫折。
虽然温独支及其下属其他党组织均遭破坏,停止活动,中共瑞安特别支部却依然存在,继续坚持斗争。与此同时,原温独支部分党员转入农村,与仍坚持在农村的共产党员一起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1927年6月,共产党员张培农、叶廷鹏、游馥和农运骨干吴信直、林珍等在平阳环川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农盐民武装攻打平阳县城。17日夜,他们率领平阳江南、白沙一带(今属苍南)盐民300人左右,进入县城外东门山埋伏,计划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从东门攻进县城。但是,匆忙组织起来的盐民武装,因为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缺乏严密的组织纪律而暴露了目标,失去有利战机,被迫撤销攻打行动。
中共温州独立支部自成立至遭破坏的近三年时间里,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认真宣传马列主义,积极建党建团,实现地方国共合作,唤起民众,广泛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温独支虽遭破坏停止活动,但它在革命的初始阶段,筚路蓝缕,坚持理想信念不惜牺牲,在浙南大地播撒了革命种子,为日后中共党组织在浙南的重建和农民武装暴动奠定了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