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绿道建设献计献策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1-11-01 00:00:00

“给力幸福温州 共建风景绿道”大型系列活动自9月20日起在温州日报推出并连续报道后,引起了我市市民的热烈关注。“绿道探路之旅”活动后,300名市民代表对于绿道规划选线,给予了良好的评价,整体满意度达90%以上。不满意的地方是,一些市民对个别线路设计不合理、沿线设施、标识及配套设施不完备及卫生条件差等表示不满意。

根据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的批示精神和“给力幸福温州,共建风景绿道”活动方案总体部署,10月27日,市交通运输局和市旅游局联合组织“专家行家评绿道规划”活动,组织景观设计专家、道路设计专家、旅游专家、规划编制、交通、旅游等部门专业人士,和记者一起分赴南线、北线,以5条市级绿道(风景道)为主,选取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踏勘、考察、体验,确定沿线景区、特殊路段、休憩区域、人文景观等特色元素重要节点,对观景台、驿站、旅游特色消费场所选址,县级绿道(风景道)衔接,部分线型调整以及标志标识设置提出相关意见,并与温州各地绿道建设规划部门现场交流。

次日上午,在市交通运输局会议室召开专家座谈会,专家们在采纳市民和志愿者探路所征集意见建议基础上,对5条市级绿道(风景道)规划线路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建议意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活动情况,为建设温州绿道,献计献策。

线

线

连线乐清、永嘉

打造雁荡楠溪 黄金线路

串联瑞安、文成、平阳、苍南绿道网中

游景品味人文

杨昭普/文 陈翔/摄

“三横两纵”的5条市域绿道,串起温州各地的美好山水。此行记者跟随专家、行家实地考察的南线,只是截取了其中的1号、2号、4号市域绿道以及支线,途经瑞安、文成、平阳、苍南,跨4个县市,260多公里,一天的车程,将四地的大部分景点都串联在内。一路上,绿道景色资源丰富,更让专家们感叹的是,通过绿道的连接,不仅可以游历温州多地的风景,人文历史古迹也很精彩。

车行经火车南站,往瑞安桐岭山方向,桐岭山的盘山公路是条老路,可通桐溪水库,如今鲜有来往者,山体植被缺乏修整,还有一些非法开山挖土者进山,山体遭破坏。这次绿道规划,将这条山路纳入了绿道部分。专家们一致建议,通过绿道的修缮、建设驿站,让这条老路焕发新貌,带动这条短线休闲游线路。

车沿瑞枫公路一路看绿道和景点,到达营前,经陶马线(县级绿道)至梅屿,沿京屿线看上河头绿道示范段,还可去寨寮溪、营前水库。这一路上,飞云江沿岸景色优美,据瑞安方面介绍,目前正在规划设计飞云江沿岸高楼段的绿道,将建湖光山色休闲区、乡村田园观光区、沙洲生态岛屿体验区,打造成绿道休闲游中的新景点。同行的专家们纷纷就绿道的线路、设施建设、驿站选址和建设等进行交流。

到达文成界内,沿赵山渡水岸的老56省道前行,一路上有梯田、村落、群山为伴,是一条“亲水”的自然绿道,非常适合自驾游。专家对规划中的一个驿站将建在文平交界不远峃口村,一致认同。在此稍作休息,游客可深度游览文成,百丈漈、铜铃山、刘基故里,有山水,更有人文历史。我们在大峃镇就餐后,上峃院线,转到灵溪线,至晓坑亲水乐园。

到达平阳界内,一路上绿道两旁的幽幽竹林,让人心旷神怡。有专家表示,此山路曲折狭窄,需设置车辆交汇道和小型停车点、车辆维修站。绿道沿线,可游历南雁景区、堂基婚纱摄影基地。在南雁景区,我们还偶遇戏曲爱好者,在一亭中浅吟低唱,让专家们对当地戏曲颇感兴趣,有人建议在此建戏曲茶楼。而逛逛平阳青街的“李氏大屋”,则更让人感受这百年大宅的文化底蕴。中山大学吴晓松教授认为,南线绿道,要重点挖掘沿线人文景观,并与沿线风景游览区串联一体。

夕阳西下时,我们到达苍南桥墩,沿绿道经过碗窑古村落,感受百年传统碗窑,饱览桥墩水库风貌。一路考察绿道,沿途的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构建成一张覆盖温州各地美丽风景的大网络。

严芒芒/文 刘伟/摄

带着“提出意见”的大任务,上周五上午8点,10余位专家行家一行乘坐大巴,沿着规划中的温州——乐清雁荡——永嘉楠溪江这条2号绿道线出发啦。当天的行程安排很紧凑,10小时的考察时间中有近7小时是在车上度过的。于是,一边乘车看风景,一边谈感受提意见成了此行的亮点。

我们走的这条绿道,将我市北面乐清和永嘉两地的大部分景点都串联在内,比如中雁景区、黄檀垌古村落、永嘉石桅岩、楠溪江景区等。绿道上不仅景点多,沿途水库、梯田、瀑布等山体水系也比较成熟,因此也被称之为风景道。

当天上午,甬台温高速白鹭屿出口后,我们经白石前往中雁景区,沿途大多居民住房,路面较平整,但绿意就稍有欠缺,脏乱差现象有待改善。中雁景区内目前尚无观景台,专家们建议,若选几处好视点设置观景台和停车场的话,最好不过。随后,我们经岭底的环山公路前往黄檀垌古村落,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真的非常适合自驾游。接着,我们行至四都乡并放慢车速,只见道路两旁全是金灿灿的稻田,沿途还设了不少农家乐。原来,这里是四都绿道示范段,按照规划,将是驿站之所。一路上,考察组纷纷就绿道沿途设施建设、农家乐管理、驿站选址和建设等进行了交流。

简单午餐后,我们驱车半个小时,经雁南公路来到永嘉。由于新雁南公路正在施工中,我们走老路。恰逢金秋时节,植株在阳光下将秋色展露无遗:黄色的柚子、金灿灿的小柿子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绿道沿途的景观设计要与本土环境相融合,农民现有的柑橘、杨梅、毛竹、柿子、桂花、银杏、枇杷等农作物,就是很好的自然景点,要加以维护和整体规划。”市旅游协会会长赵章培由衷感叹道。

与上午大部分时间在车上考察不同,下午我们步行了不少景点及周边地区,每到一处,专家们便碰头交流驿站、加油站等配套设施的选址、建设和完善。来到石桅岩,农民自种的野生猕猴桃和红柿子吸引了大家争相购买。专家们提议,绿道周边的树种,可适当选择一些经济树种,既体现四季特色美化风景,又能为当地居民创收;来到永嘉丽水街,专家们就景区偏窄的入口提出了修改意见;来到岭下楠溪江服务中心、泰石、太平岩等处,专家们就是否建露营点、观景台、加油站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一日考察下来,外地专家有感于北线绿道内众多国家级旅游胜地,比如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景点550多处。而永嘉的楠溪江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含800多个景点。专家们建言,北线绿道可重点打造楠溪雁荡黄金游线,凸显北面国家级旅游胜地,擦亮温州旅游金名片。

专家观点

专家座谈

徒步探绿道

吴晓松(中山大学副教授,城市规划博士):温州绿道南线选线合理。线路长度适宜自驾游出行距离,沿线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各具特色。通过实地考察,对沿线现状自然与人文景观都有较深的认识,理解温州提出独创“绿道”新概念的意图。

目前绿道南线缺少交通标识,亟待完善沿线标识系统设施建设(限速、提示、警示以及指引等标牌)。道路安全设施有待完善。现状较狭窄的道路可扩建会车带。山路弯转处设置对视镜,同时避免简单扩宽道路工程破坏现有山水田园,突出景观特色。

建议南线分三级驿站布置:一级为龙湖、大峃、南雁、桥墩等四镇;二级为桐溪、梅屿、平阳坑、营前、峃口、双桂、晓坑、青街、碗窑等九处;三级为沿线其余各村落。各级驿站功能不同,一级具备综合服务功能,二级解决吃住和活动参与,游览方式转换。三级建设高、低级的不同营地,休闲民居,可选择中巴、自行车等不同的交通工具游玩。

要注意具体风景区的衔接、道路标志设计、沿线不同风格景观。南线景观设计中,可分段、分类、分级设计,避免沿线景观雷同,深入把握沿线景观“四季四相”特征设计,使游者能够季季有景看,村村有特色。还要注重挖掘故居、历史等人文景观。

赖建梅(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我以一个外人的视觉看,温州的山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全国范围内是一流的。通过绿道串联这些旅游资源,并以车行为主要方式,这个概念在全国绿道建设中,是新的概念,规划思路是领先的。绿道的建成,将会更多的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选择温州旅游。同时,通过绿道建设,会带动景区提高档次。在绿道开工建设时,要做精品、高档次的示范段。

邓小飞(广州大学园林景观专业副教授):有感于温州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不得不说一个尴尬的事实——外地游客一想到旅游,就会选择苏杭和云南等地,压根没有考虑温州。我认为,在绿道规划之时,温州要利用好已有的丰富名胜古迹和国家级风景区,推出更多的旅游线路,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游玩。此外,温州也要通过绿道建设引导市民更好的生活消费。广州人一到周末,就会选择3小时车程内的景点外出放松,温州也要借绿道建设之机,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形成有特色的温州旅游风格,带动本地市民旅游消费。同时,要对已有景观进行层次提升,增加教育和健身的功能。

李展平(市环保局高工):绿道规划建设,需要文化支撑,要提炼挖掘各地文化;绿道规划,要体现教育。市民一家出游,在游玩中,要体现出教育意义;绿道示范段建设,要有指导性,定位、定性要明确,尤其建驿站的位置,要考虑环保,如在赵山渡位置,与水源很近,就要考虑环保、安全问题;绿道建设具体实施时,要与当地的建筑文化相符,如永嘉的建筑风格中,屋脊无青瓦,建筑小品就要符合温州当地历史文化;绿道规划中,温州当地乡土树种,要在植物名录上有所体现;绿道普遍较狭窄,公共汽车可否进绿道,绿道两旁的公共电话亭、小型停车场、加油站、电瓶车充电站等都要考虑;规划设计时,还要考虑人流量的计算,要提供信息提示。

李金满(冶民公司高工):建议北线、南线先搞示范段,再全面铺开,这样绿道的质量品质有保证。温州景区很多,但是宣传太少,这次绿道实地考察,感受很深。借这次绿道建设,要结合旅游宣传,先建几个精品示范绿道,与旅游景区互动,向全国推广宣传。

贾立人(红欣园林公司高工)、方胜浩(欣荣园林设计园园长):绿道集旅游、休闲、运动、环保等功能于一体,对道路的维修、绿化树木花卉的养护,以及沿途住宿、农家乐食品安全、娱乐等,要采取统一制度化管理,不能各自为政。

绿道两旁的植被,要重视本土化植物景观,建议要注重温州市花(茶花)和市树(榕树)的配置。温州有茶花故乡之称,茶花品种多达几百种,花色缤纷艳丽,叶面光泽常绿,是一种很好的乡土绿化品种。 另外,根据城市景观多样化原则,还可推广引进适宜温州的新叶树品种。比如千层金、北美枫香、洋白腊、美国紫藤树,以及新型的矮绿篱用材。温州海岛、水域沿岸的景观绿化大有文章可做,建议考虑适地适种,又要注意景观的特色和多样化。

温州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林为主体,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如在林下种菜、养蘑菇、木耳、鸡、兔、蛙等,采摘经营。农家乐是一种时尚,通过绿道建设,“林家乐”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翁明存(市旅游局)、王春霞(市景山公园管理处):在绿道标识系统建设方面,宜在绿道沿线特别是交通要道、交叉路口、危险地段、主要景点等增加指示牌、警示牌、禁止牌、温馨提示牌等,并设置一些让人易懂的地面箭头指示标志及保护生态标语。

陈显春(市公路处):绿道标识系统的设计要符合公路标准要求,设置与周边干线公路的联系标识。

赵章培(市旅游协会会长):在配套服务设施方面,为适应驾车族、背包族、自行车族等不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可在附近村镇已有的公共基础设施上,查漏补缺,完善如加油站、汽修点、休息亭廊、食宿、帐篷露营点、篝火地、公厕、购物、通讯、医疗等旅游要素设施。从北线的情况看,大部分是景观线,要充分结合已有的游客中心、古村落、农家乐等示范点作为中转驿站,即可减少重复建设节省成本,又可加快绿道建设速度,促进当地原住民就业致富。至于道路及安全设施方面,从北线情况看,已有的路面宽度标准基本符合绿道要求,只要在今后改建过程中重视安全标识、指示牌等建设,并建设无障碍通道供特殊人群使用即可。

朱建权(永嘉县建设局):在绿道线路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开高速路,国、省道等交通干道,线型不一定追求顺直,可以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加以充分利用。至于景观环境和设计方面,建筑及标识要与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绿化配置可以选择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本地经济林,如红柿、香柚、板栗等,促进沿线的产业发展。

座谈会上,专家们还提到,绿道沿线要加强整治力度,改变脏乱差现象,进一步完善提升沿线周边风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