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年磨一剑 破茧谱华章

2020年1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2-07-11 00:00:00

6月28日下午,如潮的掌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频频响起,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正在举行,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党总支作为我省政法系统唯一一个基层党总支,收获了掌声和熠熠生辉的“国字号”奖牌。

时间回溯到十年前。2003年,温州“效能革命”中,温州市车管所却被作为拔刺对象而曝光于媒体:一趟车检,足足排了5个小时的队,为什么不能把一些事项下放,把窗口延伸到基层?好不容易排到,却被告之,该窗口不受理,车管所的办事流程为什么总令人难懂?办理机动车初学手续,从填报到交学习费用,需要跑10多个窗口,办事非走这么多窗口吗?

正是百姓这一声声的叩问,惊醒了车管所的上上下下。十年间,在车管业务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市车管所创新理念,将权力分流下放,将服务触角延伸,将办事窗口整合,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不仅破解了业务办理能力与群众需求不相称的难题,还从十年前的负面典型,走向了聚光灯下的服务榜样。

1

权力分流下放——

把分所建到市场里

7月5日上午10时,正是车管所业务大厅最忙碌的时候。只见偌大的大厅中,秩序井然,20多个业务窗口一溜排开,叫号服务,10多名待办人员正在休息区静静地坐着等候。

16号窗口,市民张建康正在办理新车注册登记上牌,半个来小时,两个窗口,手续办齐,就可在家坐等车牌寄上门。

张建康大感意外。他说,“七八年前到车管所报名考驾照时,这里每个窗口前都排满了队。从填表、交费、照相、体检,总共走了10多个窗口,足足一个上午,才将手续办齐。这次过来,几乎不用等就轮到。”

是车少了?还是人少了?“车和人不仅没少,而且近十年还呈爆炸式在增长。”市车管所综合室主任黄彤新带着记者一边走访各个业务大厅,一边解释说,近几年来,温州全市汽车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截至今年6月20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52.1万辆,其中市区汽车就达到了53.6万辆,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多;汽车驾驶人则有111.2万人,其中市区为53.6万人,比2002年,增长了5.3倍。

“目前,车管所日均业务量已经达到了1万余笔,每年接待群众达到200多万人次。”黄彤新说,如果还是我们本部一个所,50来个窗口,81个民警去应对的话,势必出现排长队,可能比2003年还不堪。

“将权限下放,将业务分流,把车管所建到市场里。”2006年,刚上任未久的市车管所所长应志总在走访与车管相关单位后,提出了依托利用社会资源,将业务权限分流下放,窗口受理非警化,车管业务社会化服务等多项工作策略。

“能向社会要到地要到人吗?公安网安全如何保证?非警人员业务办理如何规范?”在争议中,2006年11月,第一个郊区分所入驻了温州汽车城。

“4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区,90多号工作人员,相当于新建了一个‘车管所’,而这一切均是由温州汽车城免费提供,市车管所仅派出了10多名民警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管。”市车管所郊区分所所长陈盛武介绍,郊区分所的启用,一年就分担了22.8万人的业务接待量。而车管所的入驻也让温州汽车城人气迅速集结,效益显著。

“从新车购置,到注册上牌,到驾驶人补证换证,甚至连车管所本部都没有开展的高速违章处理,在温州汽车城都可一站办齐。”温州汽车城总经理助理赵火生介绍。

群众方便了、车管所减压了、商家收益了,这种“三赢”做法,在随后得到了快速复制。如今车管所先后与二手车交易市场、市劳动保障局、长运集团等单位合作,陆续建成了新城分所、驾驶员报名中心、驾驶人服务站等11家驻外办事点,将办事窗口从原先的50个增加到了200个,汽车检测线14条,非警工作人员增加了362人。

2

服务触角延伸——

打造家门口的“车管所”

“把该放的权限放到位,把能放的权限放到底,能让群众一趟解决的问题不让群众跑第二趟,能在县(市)办好的事情不让群众往市里跑。”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为让百姓少跑一趟路,市车管所一再挑战自己的极限。

2007年,市车管所提出学员考试合格,驾照立等可取。“国家规定是5天,你若让我提早到3天,甚至到1天,都还有可能,‘立等可取’不可能。”时任考试中心主任的夏锦明立马犯难。学员通过考试后,是否符合驾照申领,还要对资料再审核。而一年12万、一天近500名的学员在考,让驾照“立等可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在应志总的眼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当年负责驾管业务的10多个工作人员带着众多的档案资料搬入了娄桥驾校,驾驶人员电子化考试、扫描枪、身份证阅读器、网络安全的设卡……一系列现代化软件加以装备,让所有审查关口前移,驾照立等可取成为了可能。

随后,市车管所借着扩权强县工作开展的契机,将绝大部分的车管业务下放到了各县(市)车管所。

“全市152.1万辆机动车,有110来万辆来自8个县(市),要将这超过百万的汽车档案转移到各县,那工程是相当浩大。”夏锦明说。当年,市车管所就以破釜沉舟之态,率全省之先,打破车牌号码城乡差别,全市汽车上牌选号在同一个选号库内选择。并投入了1000余万元,开发了车管档案影像管理,将各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档案扫描后,下放到各县车管所,百多万群众可以就近办理各类车驾管业务。

让百姓少跑多少路,节省多少时间,减少多少麻烦,恐怕很难用数字来统计,但车管所扎扎实实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已经让广大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

网友“快乐生活”曾在本地一论坛说,“两年一次的年检又到了,最怕那蜗牛爬式的长队。今天上午,特意请假半天,没想到,车检20分钟搞定,车管所,赞一个!”龙湾的新购车车主黄先生甚至不用出车行,就可完成新车登记上牌手续。

如今,不仅在全市8个县(市)的车管所可办理车驾管业务,在遍布全市的25家汽车4S店还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133家车行也被车管所纳入“星级联动”单位,在这些单位,可办理汽车预登记业务。

3

办事窗口整合——

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对于车管所,这十年变化可以说凤凰涅槃式。”车管所教导员张林伟说,自己是老车管了,10年前作为反面典型,在外面都不敢提自己是车管所的,觉得脸上无光。现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们未向政府多要一分钱,多要一个人,不仅破解了车辆剧增的压力,还连续拿下了众多的荣誉。这除了我们工作理念的创新外,还有严格的队伍管理。

黄彤新说,比学习,比作风,比评议,车管所内部有着严格的学比制度。通过“三比”大大提升了队伍素质,从而让众多的改革成为可能。如原先群众抱怨,在车管办事动则要跑10多个窗口,如今经过办事窗口功能的整合后,我们要求各个窗口都能办理各种常规业务,把10多个窗口业务进行合并,实现综合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同时,还先后实施了中介服务、延时服务、引导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自助服务、回访服务等工作,并全面推行“简单事立即办、复杂事限时办、特殊事紧急办”的“即办制”。

大处有制度保证,小处更有细节的完善。市车管所要求所有车管民警和工作人员借鉴星级宾馆服务标准,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语中,精心打造具有“人文关怀”和“和谐亲民”的车管服务新形象。

这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可能仅仅是弹指一挥间,而对车管所人来说,这十年,是不断磨砺的十年,是辛勤耕耘的十年,是硕果满园的十年。

近几年,凭借着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市车管所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正规化整治与建设示范单位”;2008年,被评为温州市十佳机关服务品牌,被浙江省团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以及“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如今这满园的硕果中,又多了一枚“国字号”的荣誉——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