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非遗魅力飞扬在校园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9-11-26 00:00:00

本报记者 程潇潇

今年的最后一场非物质文化技艺校园展示,将于11月27日走进瓯海区景山小学,随之,2019年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

传统文化的复兴要从娃娃抓起。自2015年起,温州市已连续五年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力推动非遗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通过展演、体验、授课等形式互动,让孩子们切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19年是非遗项目培育、传承、发扬光大之年,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温州市教育局主办,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又上新台阶,非遗体验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非遗项目在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体系逐渐确立和完善。中华文化之根深深扎入校园土壤,为未来的传承播下种子。

“非遗”点亮校园生活

“哇你看!火将军变脸刷刷刷……”“你看,他还会喷火呢,好厉害啊!”11月15日上午10点,温州实艺教育集团新府幼儿园的多功能活动厅整整齐齐坐满了400余名小观众,一个个眨巴着炯炯有神的眼睛,津津有味地观看提线木偶表演,生怕错过一个精彩瞬间。《狐狸与葡萄》《真假美猴王》《活佛济公》……兼具故事性与趣味性的经典剧目,让孩子们时而沉浸在剧情之中,时而捧腹大笑,许多天真好动的孩子忍不住学起木偶的动作手舞足蹈起来;压轴戏《火将军变脸》中木偶人的变脸和喷火绝技,更让现场炸开了锅,引发阵阵掌声与尖叫声。

当天上午,学校活动场上,还有单温克、董若慧、黄香雪、林志微、金天濠、钟进等六位传承人带来乐清细纹刻纸、瓯塑、瓯绣、吹糖人、温州石雕、米塑等手工技艺和非遗创意产品现场展示。孩子们大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些传统技艺,纷纷化身为“好奇宝宝”,向非遗传承人追问着“十万个为什么”,许多跃跃欲试的孩子还在传承人的手把手教导下,亲身体验了非遗项目制作。

“从来没有过一场校园讲座或演出达到过今天展演的效果,精彩的木偶戏表演像是把孩子们都‘钉’在了椅子上,连小小班的孩子都全神贯注地坚持了40多分钟,没有一个坐不住,孩子们都乐坏了!”温州实艺新府幼儿园园长刘建芳对记者说,前一天,得知今天有校园非遗展,学校家长群里也沸腾了,家长非常期待,不少家长表示,这些为自己儿时的生活增添暖色的乡愁记忆,如今在生活视野中消失,真的非常想让自己的孩子瞧一瞧。刘建芳说,今年的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菜单一发布 ,学校第一时间“抢单”成功,“非遗进校园活动已成为我们幼儿园每年一次的‘文化大餐’,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民族自信的种子,期待在将来破土发芽”。

市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温州市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于10月拉开帷幕,通过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进行技艺传授,举办非遗成果展示、展演活动,组织木偶戏等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展演项目进校园演出,组织开展非遗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等,让青少年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广大师生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现已共计送出提线木偶戏32场,非遗学堂53场、手工技艺和非遗创意产品现场展示15场,非遗课外实践16场。

此外,今年暑假期间,我市非遗中心还面向全市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创新推出了为期5天的“玩转非遗 快乐暑期”非遗夏令营活动,邀请学生走进我市非遗传承体验基地,与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技艺进行“亲密接触”,活动报名通道一经在公众号上开通,不到半小时100个名额火速被抢订一空。

两“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榜单

今年9月20日,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表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温州推选的《温州市实验小学温州鼓词进课堂》《浙江省平阳县“平阳白鹤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参选的5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创新案例”和“十大优秀案例”。

温州鼓词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曲艺,却在逐渐走向失传,对众多青少年而言更可谓是“闻所未闻”的音乐形式。2017年,温州市实验小学首创“以器乐进课堂”的方式,针对三年级以上学生,进行温州鼓词进音乐课堂的课程实践,旨在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学习优秀的本土传统曲艺,还通过开发鼓词演奏功能,将鼓词琴作为一个独立乐器,创新了鼓词的另一发展空间。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还在课题实施中开设了制作乐器等特色课例,让孩子通过动手了解乐器的构造,从而开发创造力,从中体验制作的快乐,进而喜欢上这门课程。”在该课题的主创人员、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师周晓秋看来,在校园开展温州鼓词课程,也是一种美育传承,通过传承本地优秀曲艺非遗,让孩子们获得对传统艺术的审美体验,从小培养建立起良好的艺术审美观。

记者了解到,学校不仅在实践班级开设了课程,还开设了鼓词拓展课程,成立了小青花鼓词社。小青花鼓词队队员通过从一个字的唱腔,一个音准,一个挥手昂头的点点磨炼,进步神速,传统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新表演方式,也改变了大家对温州鼓词的固有印象。许多孩子因此认识了温州鼓词,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平阳白鹤拳传承基地连续几年举办暑期公益培训班,培养上千名年轻学员。从2017年9月开始,平阳白鹤拳基地分别在麻步中心小学、麻步树贤小学、萧江镇桃源小学开展平阳白鹤拳进校园拓展性课程活动,数百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了解非遗,走进非遗。

据了解,自去年6月,市文广新局提出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推行非遗校本的工作部署,温州各县(市、区)中小学纷纷根据各自的非遗资源特色,推出了适合中小学生的非遗进校园专业课本,诸如《泰顺石雕》《永嘉乱弹教学教材》《龙湾区永兴一小课程——温州南拳》等非遗校本,这些系统综合的传习教材,让非遗特色课在原先只有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的依据和统一的规范,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感受非遗,体验非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