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小静 夏晶莹
见习记者 华晓露
2010年高考昨日正式拉开序幕。我市56371名考生,精神抖擞奔赴全市11个考区,58个考点,迎接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
为了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我市教育、交警、电信、电力等各有关部门全力以赴;爱心车队、志愿学生等也纷纷加入了护考行列……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高考首日平稳顺利。
志愿服务有点忙
在市区各考点,有一群“红帽子”十分显眼,他们是来自温州大学国际合作学院的志愿者。帮交警疏导交通,为等候的家长送上扇子和防暑用品……他们告诉记者,这次志愿服务也是一次体验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将心比心,奉献爱心”。
来自安徽的的哥郭士坤是阳光车友队的队员,昨天一大早他与同伴便来到二十一中门口“站岗”。“有30多位队友分布在各个考点,提供免费服务。”他说,他们的职责是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应急服务。
除了这些团队志愿者,还有许多爱心人士也积极加入了“护考”行列。南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高武通“坐诊”二十一中,现场配备了氧气袋以及治疗急性肠胃炎、中暑等突发疾病的药物;西瓯宾馆的一位职工特地向单位请了假,开着摩托车接送考生……此外,还有一些考场门口设置了服务站,准备了矿泉水、签字笔、铅笔、橡皮等考试用品,免费为考生提供便利。
家长陪考有点少
“东西都带齐了吧,进去吧。”将孩子送到校门口,徐先生简单地叮嘱后就与孩子挥手作别。
“不在这里陪考吗?”“不了,在外面守着帮不上什么忙,还给孩子压力。”徐先生说。开考铃声响起后,记者看到,二十一中门口送考的家长渐渐散去,留下来陪考的并不多。
据了解,二十一中是我市考生人数最多的一个考点,一位已连续几年在此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今年候考的家长数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除了考生人数的减少外,家长心态的变化也是主要原因吧。”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不少考生在没有家长的护送下“单枪匹马”应考,还有的则几个人由一位家长护送前来。
在十四中门口,10多位家长坐在树阴下,或聊天,或看着资料。和往年密密麻麻顶着烈日“坚守”的场面相比,显得“冷清”了不少。“我倒不是一定要陪着,主要是家太远了,来来去去麻烦。”一位家住黄龙住宅区的家长说。走出考场后,记者发现,不少考生独自在公交站等候公交车。
在温州中学门口,某高校的庄同学对此也颇感意外。“今年传单都发不出去,你看我都堆着。”他指着边上厚厚的一摞传单告诉记者,往年开考后不一会儿,传单就发完了,但今年陪考的人少,传单发了几圈都没发完。
首日试题有点难
今年高考,浙江作文题目要求针对“文化反哺”现象,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于丹认为该考题“很社会、很当下、很思维”,但在采访中,许多考生认为,有点难。温州二中的钟老师认为,不少学生之所以觉得难,主要是因为材料和命题学术味道较浓,学生审题时本身会存在畏惧感;另外文化反哺这一现象对于学生而言,积累和平时的体验都比较欠缺。
相反,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张麓营认为,学生对该题应该比较有感悟。他说,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相反,是一次极好的发表自己对社会、对时代的理解的好机会。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所以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位张姓考生家长,看了题目后觉得有点“绕”:“初看我以为是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后来再仔细看看了,又觉得是对当今社会学习方式的探讨,年轻人因为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渠道畅通等优势,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因此不仅要在物质上孝顺父母,更应该在精神层面‘反哺’长辈。”
在温州中学高二学生林涛看来,这不像是高中老师出的题,跳出了一般性议论文的模式,更有时代感。他认为立意是否准确是关键,可以从施教者的角度来写,通过一些故事来说明问题,加入一点真情实感。如果有想法的学生,也可以写小说。
“稳中求变”,是温州十九中语文老师林聪对今年作文的总结。首先,该题仍从生活及其背后的文化思考入手,引导考生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文化的传承和反哺。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去年的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一脉相承。其变化在于今年采用的是全命题作文,即已给定作文题和写作思路,从这点讲,审题难度是降低的。基本上,学生可以把握住写作方向,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表达个人见解。但要写得有深度而富有文采,可能比较难。
如果说作文是有点难,那数学,许多考生认为是“太难”,一些考生甚至哭了。“考试难度相对大,大部分考生都觉得难,但别担心,关键是考好后面的科目。”市二十一中考点主考官金平建议考生,考后不要对题,考试结束之后不要去想这门功课,认真做好下一场考试准备,调整好状态,轻松上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