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千慧 苏洪
当实施河长制治水的做法在省市乃至全国叫响并得到推广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苍南的先行先试敢于创新精神;
当“五水共治”工作有了河长制这一创新机制,回溯苍南的河流水网,你可以见证,河长制使水污染有效管控;
而今,当我们怀着关注的目光去寻觅“五水共治”的亮点时,不得不赞赏这机制下的创新成果和践行者的智慧。
实践出良策 率先推出河长制
苍南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网纵横交错,全县河道长度2327.4公里,按水利行业标准计算,共有1970条河流。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各地河流遭污染一样,这些河道也不同程度遭到污染,河面不清洁,污泥淤积,水质变差、劣化……为了保护江南水乡风貌不消褪,实现“五水共治”改善水环境质量,面对庞大的河道体系,当年苍南县水利部门适时引入市场化操作,实行河道保洁任务承包。保洁承包方按水利部门和当地政府的规定要求,组织人员船只等,在承包的河道上打捞漂浮物,清除水浮莲等,使原来一身“邋遢”的河道显现光洁。
河道实行承包保洁,可以暂时纾解水利部门和政府牵挂在心的关于治水问题的烦恼。但具有强烈工作责任心的水利部门人员觉得,河道承包保洁实际效果如何呢?承包方有没有自觉做到每天例行保洁?他们需不需要监督?保洁工作有没有敷衍塞责?他们觉得,无论是当前的河道保洁,还是以后的各项治水工作,每个河段都应该有个责任人。因此,经过酝酿计议,该县于2012年9月正式对河道管理实行河长制。
很快,河长制的组织构架跃然眼前——
他们设置了县、乡镇、村居三级河长等级;
全县县、镇两级设立总河长,总河长由县、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以全面负责对治水工作的领导。总河长和县级河长工作繁忙,配置河长专项工作秘书,负责工作联络、方案编制、信息报送、台账汇总等工作;
为强化治水的管理和督查,各地配备河道督查长、河道警长,形成“三长一秘”的工作态势;
河流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河长必须由党委、政府一把手担任,实行双河长制,以便于工作协调;
同时为消除治水管护工作盲点,全县面向社会招聘“民间河长”;
河长实行河段负责制,负责各自辖区主要河道及两岸治污保洁;
县里专门设立河长办公室,负责对河长工作的管理,形成治水办和河长办两套班子并驾齐驱的治水格局;
……
据介绍,当年第一批各级河长共310多名,很快走马上任,担负起管理辖区内河道的保洁的重任。
目前,苍南县已配齐县级河长33位,镇级河长641位,村级河长868位,督查长33位,河道警长140位,河长秘书33位,还有“民间河长”120名。
果不其然,实行河长制治水,河长把自己的河段当做“责任田”,像河道保洁、治污截污等等治水工作局面焕然一新。2013年6月份,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看了有关苍南县推行河长制治水的情况汇报后,做出重要批示:“‘河长制’应全覆盖,大河有大河长,小河有小河长,责任到人,人人护河,净河、管河,我省的大小河肯定会治理好”。
省、市水利部门经调研后认为苍南实施河长制治水工作的做法很有成效,决定立即将它当做典型来推广,该县被省里列为全省8个河长制先行先试的县市区之一,省里也于2013年提出在全省推行河长制。
个个是“五水共治”的“诸葛亮”
“五水共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无需夸张,“河长制”可以说在这项工程中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各级党政领导一长在身,责任更明确,治水更专注,在“五水共治”的大业中,他们各具眼光,各显智慧,各献妙计,人人成了“五水共治”的诸葛亮,个个成了河道建设的推进者,其功至著。
苍南县境内河流密布,加之全县产业成分复杂,治理水环境难度相对更大。为此,该县提出“一河一策”的思路,动员大家为治水献计献策。全县各级河长更是深入各自的责任河段,调研污染问题,琢磨治理方案,或不失时机纷纷向河道所在辖区地党委政府提出治水建议,或针对性抓好自己辖下河道治理的具体工作。
2016年初,该县布置每一位河长,根据自己对所负责的河道环境状况调研,编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要求摸清每条河道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方案,明确治理工作的时间截点,以及对治理任务的分解,同时还要确定实现治理的目标和达到的程度。
由河长为主着手总结的“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形成了全县治水工作的巨大智库,这些治水的良谋妙策应用到实践中,往往收到奇效,像其中最具典型性的要数该县的横阳支江堤防加固工程这一事例。
横阳支江是苍南县母亲河,全长60.5公里,该江的主要功能为防洪挡潮排涝灌溉。2013年5月横阳支江堤防加固工程开工,总投资10.41亿元。
温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宋志恒担任横阳支江的市级河长。宋志恒沿数十公里河道及河堤现场察看横阳支江的水质,横阳支江两岸的山光水色、村落风貌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让他有了想法:将横阳支江整治的视角偏向于公园式建设,沿岸江堤建成景观带,可以成为苍南独特的风景线,更重要的是建成公园式景观后,人们会更加惜堤护堤,更加关爱呵护母亲河,今后横阳支江的治水工作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将“把横阳支江打造成温州最美水道”的想法向县市相关部门提出来,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一直关注母亲河整治的总河长、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获悉河长的建议,提出结合生态治理,打造公园式河道的口号。
于是,有关方面在堤防加固工程的基础上,又增加设计了该江的绿化提升工程规划,一场整治兼美化横阳支江的行动正式开始。
经过12个月的奋战,到目前,横河支江堤防工程和公园式景观轮廓初现——堤上有绿道,两岸绿道总长56公里,目前已完成20多公里,年底再完成10公里,实现北岸贯通,计划2018年全部完成;内侧堤坡砌成亲水河岸,舒徐的堤岸弧线柔和,给游人以美的享受;堤岸两边清除了污染源,还一江流水以清澈……一条水清、面净、岸绿、路通、灯明、景美的靓丽的母亲河呼之欲出!
战斗力执行力的集聚
河长,这一新时期履行行政职务之外的专业职能“兼职”,其工作职效量化标准往往会被人所忽视,好在他们都是由各级党政机关的精英担任,他们组成的团队无疑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和果决的执行力,加上河长制机制的建立,在全县的各处治水现场,这种战斗力和执行力到处得到体现。
今年年初,横阳支江县级站位渡龙断面水质劣化反弹,两次被检测为劣V类水,在市、县两级河长制工作督查中,发现横阳支江南拓区渡龙、大观、城南等地排污主管道建设推进不力。县纪委马上启动问责机制,对10名相关责任人员作出问责。同时,市级河长团队每月暗访、督查,提出意见建议,要求整改落实并约定验收时间,有力地促进了32个直排口按时封堵。
3月份开始,刚刚担任横阳支江县级河长的苍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周燕伟就立即多次到坡仔溪、龙观寺溪、下渡河等支流勘察调研,寻求治水的办法。督查中,他发现铺设排污主要管道遇到江边流沙、地下原池塘大块抛石挡道等地质问题。短短几个月内,周燕伟以河长身份,先后8次召开协调会,大力协调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及有关镇等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设措施,督促相关单位例排时间计划抓进度,加快推进横阳支江南岸污水主管道工程建设。在市县两级河长团队的联合督查下,经过数月奋战,克服地质问题等种种困难,至11月17日,顺利完成县城环城南路至苍南大道污水干管接入河滨污水主管工程建设,解决了横阳支江南岸灵溪镇31个村农村污水和灵溪一小、县看守所、县自来水公司、华瑞府商住区等污水直排问题,据介绍,这些污水量日约7000吨。
由此,横阳支江渡龙段断面水质明显改善。根据县环保局11月检测数据显示,渡龙段断面水质已经为四类。
再像金乡镇抽调14名精兵强将组成河长办,对全长4560米的金乡护城河展开不懈整治。县长郑建忠除了担任总河长负责全县治水工作外,还兼任金乡城护城河河长,具体指导该河流治水。该镇通过微信群,掌握各河长有没有按时巡查、河道情况如何、整治效果怎么样等,使河长团队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并整改到位。
副县长、县治水办(河长办)第一主任肖剑在抓整个治水工作中,着力落实县政府“一月一主题”工作部署。如今年6月份开展的全县河道排污口整治,以及6、7月份的沿河违章建筑大拆大整等,使件件工作落到实处。就像6月21日和7月10日两天的沿河违章建筑大拆大整行动,共拆除违章建筑131215平方。今年10月份,省市对苍南县的剿灭劣五类水工作进行验收以前,肖副县长就在9月份向全县敲警钟,预先提出防止各地这项工作出现反弹。
当然,除了河长团队自身素质产生的战斗力、执行力在治水中发挥克难攻坚的锋镝作用外,苍南县在河长制机制下相继出台了河长巡查、投诉举报、督查指导、工作例会、定期报告、信息化管理等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河长履职、公众监督、部门监管等工作标准化流程,也是苍南县治水必胜的必具条件。
据介绍,近年来苍南县在治水方面针对河长制落实、治水工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展开重点监督,就今年至今被问责的各级干部就达55人。
据统计,苍南县在河长制的强力引领下,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245个,累计完成治水投资超90亿元。这些任务的完成就是来自战斗力,这战斗力来自于河长制。
河长制下治水成绩斐然
苍南河长制,编织的是一张上下同心实现“五水共治”的大网;苍南县的河长团队,擎起的是治水工作这项垂勋大业。经过多年不懈的奋斗和努力,苍南的水环境迎来全新的局面,成效显著。
像萧江塘河整治工作,2016年期间,在河长制机制推动下,灵溪镇对河长团队实行责任捆绑攻坚,分解萧江塘河整治任务,强化督考狠抓责任落实,重点整治督查两岸违章建筑、餐饮业、畜牧养殖业等 ,同时以污水截留和河道疏浚为抓手,并结合绿化工作,使塘河风貌凸显,被评为2016年度省生态建设“最佳示范河道”。
再像今年11月1日,苍南县宜山镇在该镇下新河举办第四届全民运动会项目游泳比赛,100多名参赛运动员和200多人的畅游队伍搏击在洁净的河水里,尽情享受着治水工作带来的成果。
1356米长的下新河地处城郊结合部,原水质为劣V类,经整治,成效显著,目前检测大部分达3类水,部分断面2类;
宜山镇在河长制的推动下,全镇24条河流全部由副科以上干部担任长,实行49公里河道全流域保洁全流域清淤。目前已清排淤泥31.92万方,由长度15公里的排污管道输送到海涂围垦工地。计划到明年6月底前完成总方量66.5万方淤泥的清排;
桥墩镇以整治屠宰场为重点,开展8000多米长、地接浙闽两省的桂兰溪整治;
还有,灵溪镇的新开河、五垟河、赤溪镇的赤溪大溪等河道获评省级生态河道治理示范工程;
……
再看整个面上,自河长制治水机制建立后,苍南县全面实行水岸同治,像贯穿龙港、灵溪等镇的横阳支江、藻溪溪流、莒溪溪流等处,触目处水清、岸绿、景美。水质方面,苍南全境水环境质量持续优化。2017年,2个市控断面和2个县控断面成功消劣,其他11个县控及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V类水。2016年龙港、钱库、宜山等全县平原河网氨氮、高锰酸盐、总磷平均浓度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37.9%、4.5%和20%。
苍南河长制引领下的治水工作,使河水更加明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