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最大的公共品,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乐清在实现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新跨越的征程中,把综合环境建设作为破除发展障碍、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以政府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全力推进负责任、有作为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今年来,乐清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思路,全力开展治水行动,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一手抓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一手抓优质政务环境建设,展开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美丽乐清”建设。
“老百姓想什么,我们就要干什么。河道整治是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事,这项工作开展以来,目前乐清河道整体面貌尽管有了一定改观,但离百姓的要求仍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全市上下痛下决心整治好。”乐清市委书记潘孝政说,水的治理,不仅是环境建设问题,更关乎民生大计。要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
保护生活环境从治水入手
为加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乐清投入9亿多元,建设污水管网632公里,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体系,增加收集点、废物箱等环卫基础设施配置,加大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巡查打击力度,加大沿河企业落后产能淘汰
7月17日下午4时许,白石街道玉溪河浪花翻飞,成群结队的孩子正在游泳,许多妇女正在河边洗衣服,棒槌敲击石头声声悦耳。这一幕让人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乡村——山青水秀好风光。站在玉溪河畔,你很难想象这曾经是一条垃圾河。
村民们开心地说,以前这
是条垃圾河,拖把都不能洗,现在整治干净了,真是太好了。白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孝介绍,长约5公里的玉溪河从白石水库流至北白象,今年上半年,白石街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水面上的垃圾、河中的水草、河底的淤泥,目前,正在加紧对沿岸进行驳坎。
力度,着力消除外源污染。上半年,乐清共立案查处企业112家、责令限期整改企业38家、责令停产企业40家、打击取缔非法窝点152家。同时投资30亿元建设占地516亩的环保产业园区,目前已有22家企业按计划进场打桩施工。
记者了解到,今年乐清开展百里骨干河道综合整治,拟4年总共投入80亿元进行治水,加大全市平原河道整治力度。实行“谁污染,谁治理”措施,倒逼企业减排增效转型升级,引导群众转变生活陋习。建立镇(街道)、村两级“河长”制,推行“一河一策”;建立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护河队195支、聘任环境监督员238名,开展全民治河、护河行动。
为巩固整治成效,乐清健全机制强化合力攻坚,对河道整治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属地负责、分段包干、挂牌督办、定期督查通报、工作约谈、行政问责等机制,实行每月一考核一通报一排名一总结;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四边三化”和年度考核
排名,并实行追责问责,切实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同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联合巡查,严肃查处严重填占河道案件,全力整治违章占河、沿河违章搭建、乱堆放等行为,今年上半年共拆除河边违章247件12万多平方米,清除乱堆乱放1800多处,有效改善沿河环境。
连日来,乐清市委书记潘孝政、市长林晓峰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乐清的河道整治情况进行督查。落实“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通过截污纳管、污染源整治、清淤疏浚多措并举,要求在11月前有效消除河道黑臭现象;并发动群众每月评选3条最差河道,每月一考核一通报一排名一总结。至4月底,基本完成86条垃圾河的整治任务,全面进入44条黑臭河整治的攻坚战。截至6月底,全市投入整治资金2018万元,已完成101条河段垃圾清理、水草清除和淤泥清理,清除垃圾19.2万吨,清除水草75万平方米,清理淤泥26.2万吨,河边累积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
三级协调三环跟踪三办落实
优化政务环境从服务开始
乐清坚持把加大统筹服务力度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突破要素制约和加强协调服务,全面优化政务环境,以强化统筹服务保障有效投资。
去年,乐清开展了力度空前的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大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审批事项授权率从53.4%提高到95.5%,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26个常驻部门有20个实现百分百授权。今年进一步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和优化,建立重大项目审批全程无偿代办制、保姆式动态跟踪服务制、模拟审批制“三制联动”的服务机制,全面推行即办制,积极打造“一站式”审批平台,真正实现行政审批提速提效,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朝着率先成为全省服务最优、审批最快、保障最强的县市方向前进。
深化坚持“三级协调”、“三环跟踪”、“三办落实”工作机制来保障项目建设。即办公室联系副主任一周一督查、分管副市长半月一协调、市长一月一推进“三级协调”;投资进度、形象进度和难题破解“三环跟踪”;跟踪督办、函告限办、代理速办“三办落实”,不断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联席会议、专家审查、问题报送、排名通报、“现场视频”、承诺问责等七大项目投资服务推进机制。
通过突破制约保障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尽而未高”土地清理专项行动,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强化政策处理攻坚,大力开展“清障拔钉”护航行动,着力破解项目落地的土地、资金、电力、政策处理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工业性投资方面,乐清对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由项目业主或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交市行政审批代办中心负责办理;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一事一议制度,对投资超5亿元重大工业项目、投资超10亿元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商贸业项目、拟上市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以服务为目标的政务环境有效促进了签约项目的落地,对已在世界乐清人大会和世界温州人大会等平台上签约的65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乐清组建专门的项目服务小组,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着力以优质的服务促成一批重大签约项目实质性落地建设,切实做大投资总量。
近年来,乐清市以治水为突破口、以拆违为着狠点、以投资为主抓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攻坚,切实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率先发展。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27.7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66.3%(全省比重为25.3%),居全省前茅。今年2月,乐清被认定为首批“浙江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
拆建并重拆绿衔接拆转结合
建甾美丽乐清从拆违切入
拆是为了更好的建设,乐清以拆违为着狠点强化拆后空间利用,拆建并重以拆违促转型发展,拆绿结合以拆违促优化环境,拆转结合以拆违逼企业转型。把拆违整治与城中村改造、旧厂房改造、农房集聚改造等工作相结合,坚决拆除高污染、高能耗且低产出的“低小散”企业和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场所违章建筑,并加大对拆后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推进拆后空间项目建设,建成后引导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入驻生产,助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一条以拆违促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同时,乐清全面开展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五大工程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精品线沿线村庄环境和面貌。加快启动虹桥、清江、象白等三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和镇街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城市更像现代城市、农村更富有田园风光。
今年以“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
点,以大力开展“三旧”改造、拆违治乱、城市交通畅通、河道整治、垃圾污水处理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打响综合环境整治大会战。上半年累计拆除违法建(构)筑物1541处、105.0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废弃物5408处、21.8万吨,清理各类小广告标牌店招和破损无序非公路标志牌1506处、2.52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市域范圈内国道公路、铁路洁化任务;拆除坟墓、坟圈5687座,已完成生态化改造坟墓5307座。
乐清坚持以建促拆,以拆违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集约发展,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和拆后空间利用,为优质中小微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当前,正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和乐清湾港区两个4000亩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去年拆出的786亩工业用地,目前已审批总用地面积32.55万平方米(488.28亩),总建筑面积70.32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厂房34个,农贸市场3个,卫生院1个。
与此同时,以创建省级森林
城市为平台,结合“拆违建绿”和“祛疤栽花”活动,进一步加强拆后空地的后续管理,以绿促拆、以绿固拆,做到“拆一片、清一片、建一片、绿一片”,进一步提升城市档次,优化城市环境。2012年以来,乐清共拆后新建绿地182.5亩、预留绿化用地235.4亩,新增绿化面积2.2万亩。
潘孝政在督查现场要求各
镇街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对沿河沿溪违规生产企业和违规养殖场、菜市场、餐饮店及占用河道的临时棚、船屋等全力予以拆除,通过拆违,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要加大治脏力度,以清垃圾、清淤泥、清水草、清水葫芦等为切入点,牢牢抓好黑臭河整治,加大黑臭河生态恢复力度,真正消除黑臭现象。要
加大保洁力度。河道整治根源在岸上,沿河沿溪加大垃圾收集和截污纳管力度,紧紧抓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重点污染源,加大对打桩淤泥的治理,抓典型,严厉打击。要加大绿化力度。沿河沿溪可绿的地方应绿尽绿,10月份开始绿化,将河道打造成为河滨公园,为百姓提供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项目引领载体推动政策扶持
经济提质增速从投资开路
今年来,乐清开展“干名干部破难攻坚促发展”活动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城乡统筹发展、综合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全市经济呈现持续回升向好趋势。1B6月份,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94.45亿元,同比增长5.0%,约占温州全市的1/4,高出温州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增速列温州各县(市、区)首位;财政总收入57..8484亿亿元元,,其其中中公公共共财财政政预预算算
收入29.35亿元,总量均居温州全市第一,同比分别增长8.9%和8.4%,比温州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2和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同比增长
12.6%。
乐清以工业强市建设为契机,突出项目引领强化工业有效投资,重点抓好技改项目和已供地未开工项目建设,强化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创新创业等领域的有效投资,打造电工电气和临港港产产业业两两大大干干亿亿级级产产业业集集群群。。
2012年,乐清工业性投资100.42亿元,增长58.5%,增幅居全省规上工业产值干亿元工业强县(市、区)首位。今年计划限上固定资产投资516亿元、增长42.5%,其中工业性投资145亿元、增长45%以上,并且五年内工业性投资突破1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限上工业性投资48.86亿元,同比增长49.1%,增速在全省一类工业强县(市、区)中继续保持第一。
充充分分挖挖掘掘在在外外温温州州人人的的资资
源,创新载体推动实现乐商有效回归,以推进招商引资撬动有效投资。乐清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外温州(乐清)商会设立工作联络处,在美国、法国、香港、澳门等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工作联络站,实行驻点招商、代理招商和委托招商。去年以来,乐清共签订重大招商引资和乐商回归项目83个,实际有效签约项目65个,协议引进资金81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7.97亿元,总量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目前已开工建设或者已完成土地招拍挂项目17个。
强化政策扶持,突出“以亩产论英雄”,先后出台《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乐商创业创新、促进实实体体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的的若若干干意意见见》》等等一一
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理念,对亩产效益综合前十位企业予以表彰,每个产业集群亩产效益排名前列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目前,乐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14家,拥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达26家、温州66家、乐清124家。2012年,乐清专利授权数达3900件,占温州市总量的22.59%,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
今后五年,将投入资金500亿元建设重大交通工程,重点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复线、港区铁路支线、轻轨S2、六环路、疏港大道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建设,着力构筑1小时市域交通圈和半小小时时中中心心城城市市交交通通圈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