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好治水攻坚战 美丽水乡可期许——瑞安市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纪实

2020年12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3-09-27 00:00:00

本报记者 翁卿仑 报道组 张闯

水,是城市最灵动的源泉,更是生态和谐的重要元素。

瑞安,浙南典型的水乡,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而秀。浙江八大水系中水质最好的飞云江就在其境内,润泽温瑞平原生灵万物的温瑞塘河,其中的一端就在瑞安版图上蜿蜒曲折,如同血脉连起丘陵、平原和盆地。

然而多年来,粗放式、污染式的城市和经济发展,超出了瑞安江河的承载能力,造成瑞安水环境问题突出,“治水”已经成为瑞安迫切需要破解的命题。

为了让水乡重展“吹台倒影湖波绿,湖上风光看不足”的秀丽容颜,近日,瑞安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治水工作,全面部署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着力打造“浙南美丽水乡”。

全面部署 打造“浙南美丽水乡”

9月13日,瑞安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治水工作。瑞安市委书记陈建明在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面部署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着力打造“浙南美丽水乡”。会议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八年打造美丽水乡”的工作目标,重点要实施清淤消臭工程、治源控污工程、固本强基工程、美水活水工程、产业提升工程、机制保障工程等“六大工程”。10月中旬,还将召开瑞安浙南美丽水乡暨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瑞安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打好“治水”组合拳,通过八年六大工程的全面实施,力争实现水乡梦。

据瑞安市委政研室相关人员介绍,目前瑞安水环境存在问题主要为平原河网水质恶化。2012年瑞安市17个水监测断面中,除飞云江5个断面的水质达到水功能区要求外,其余温瑞塘河、瑞平塘河和环城河的12个断面水质均属劣Ⅴ类,不符合水功能区要求。同时瑞安市水资源总量不足。瑞安当地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据瑞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2012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8.9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32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1753立方米的76%,是全国平均水平2100立方米的63.4%,远低于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红色警戒线1700 立方米。

治水,还塘河水清岸绿,在瑞安显得迫在眉睫。丁良才说,瑞安近期召开的瑞安市治水专题会议上提出的“六大工程”,均是“对症下药”的。

除了开出治水六大“药方”外,瑞安还明确了这药方的“用法和用量”。丁良才说,治水专题研究会上按照治水“一三五”的目标,即“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明确了“六大工程”时间进度,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效果。这三年,瑞安提出了《瑞安市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主要解决水质污染、环境恶化的突出问题。从长远的八年工作来看,瑞安市必须要启动《瑞安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着重在美水、蓄水、用水上做文章,更加注重水利用和开发,推动水价值的提升和水经济的发展。

集中整治 黑臭河摇身变滨水公园

9月13日上午,天气晴朗,天空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瑞安市塘下镇八水浃河水波荡漾,河道里的水草随着水波轻快起舞。微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八水浃河是温瑞塘河中塘河的支流之一,曾经是一条远近闻名的“臭河”,如今经过岸上岸下的一番生态综合治理,重新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

塘下镇八水浃河道生态工程为温州市及瑞安市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1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为780万元。该工程的完工不仅为八水浃河两岸建成了生态景观型护岸,形成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鱼游,人水和谐的塘河风景,此外还大大提高了八水浃沿岸防洪标准,改善了两岸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

相隔不远的瑞安塘下段的中塘河里也是一派水乡风貌。河岸边有渔人悠闲垂钓,河面有不少白鹭在自在飞翔,而河岸两畔是整齐划一的河堤。这都得益于始于2011年6月的中塘河河道整治一期工程。

该工程涉及上望街道、莘塍街道、汀田街道、塘下镇,北起场桥浦,南至肖宅水闸,总体上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2.9公里。中塘河河道整治一期工程长约10.1公里。截至今年6月,工程已全部完成10.1公里长的河床疏浚和护岸驳坎,完成投资额8100万元。目前已全面进行桥梁施工阶段,所有桥梁到2014年底可望全部建成。

今年4月,瑞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河道2418条,查明垃圾河、黑臭河284条。对市级挂牌督办的70条垃圾河、黑臭河列出整治时间表:3月底建立信息库,4月底开展垃圾清理工作;建立河长制,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出台有关办法,把“两河”整治列入镇街“四边三化”考核内容,并通过村民自筹、政府补助、企业赞助等方式,多方筹措河道治理资金。

而瑞安市水利部门介绍,今年类似的“黑臭河”变身美景的地方还有瑞安陶山的金潮港、马屿天井垟、飞云街道的林垟水乡湿地等。天井垟河疏浚工程自去年开工建设后,即便今年夏天的旱季也确保了两岸瑞安“大粮仓”的丰收。而被誉为“浙南威尼斯”的林垟古镇及湿地,经过近两年的集中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已呈现一片美丽的水乡风光,更有望于今年打造成水乡生态乐园。

全民治水 人水和谐指日可待

瑞安市区多水。位于瑞安市瑞祥新区的瑞祥公园被誉为瑞安最“贵”的公园,这个被河水环绕的公园如今已完成八成的工程量。该公园东临西岙河、南为院士路、西接安阳路、北靠文庄路,与瑞祥广场、罗阳大道西侧沿河景观带以及河流水系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瑞安市环保部门介绍,瑞祥公园如今成了很多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周围河水环境的改善。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看到“黑河”、“臭河”变清,无疑是日夜盼望的。今年6月3日,瑞安市塘下镇的环保热心人士和企业家们联手组建塘下镇环境保护协会,首批1200多名会员获得了39家企业、村(居)总计1500多万元的环保资金支持。据悉,整治全镇范围内随处可见的“黄河”、“黑河”,是塘下环保协会成立之后的首要任务。

而瑞安市安阳街道双岙村的村民,今年也在政府的积极响应下主动自掏腰包治河。双岙村村民周先生说:“双岙河一度很黑很臭,今年以来,河水经过清淤、生态治理后,河水不再黑臭,河边也变得干净整洁了,这里现在成了我们傍晚散步的好去处。”

双岙村党支部书记谢洪松介绍,今年,村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双岙河水面上的垃圾、河中的水草、河底的淤泥,并对沿岸进行驳坎护岸。双岙河治理期间,前期不愿意拆违的村民,看到河道的改变,后来甚至表示愿意自掏腰包对河道进行治理,毕竟,他们因此多了一个亲水公园。

而记者在瑞安飞云街道杜山头村看到,瑞平塘河杜山头村段河面上如今也几乎看不到垃圾,微风细雨过处,水面波光粼粼。据了解,该村于今年4月开始设立“河长制”。

未整治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街道工作人员出示的照片显示,该段河道原先漂浮着大量垃圾。4月初,该村开始执行“河长制”,村委会副主任李培宽成为瑞平塘河杜山头村段首任“河长”。全民参与,出钱出力,已成为瑞安治水的共识。

除了温瑞塘河,未来几年,随着飞云江综合整治工程一大批子项目的建成投用,飞云江两岸也将成为市民休闲好地方。特别是正在建设的高楼段绿道工程是一项集自行车道、自驾车道、天然浴场、户外拓展运动、婚庆纪念林、滨水乐园、水上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将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高楼生态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并以绿色旅游带动沿海产业带经济的发展,力图打造以“水绿相依、山湖相映、景城相融”为主要功能特色的滨江绿道网络和全省生态旅游胜地。

眼下,瑞安市正全力打好“治水”组合拳,相信不久的将来,“湖库相连、江河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水乡梦可照进现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