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梅岙人的“花样年华”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1-02-24 00:00:00

一缕春风轻轻柔柔地,拂开永嘉县陡门乡梅岙村梅园的衣角;浸润楠溪江的朝阳明月,不知不觉地拂去了枝头的寒意,梅花枝头,一朵、两朵、三朵……近日,梅园的梅花已连成一片花海,令人目不暇接,赏花人儿络绎不绝地穿梭在梅丛中,花攀衣袖步生香。

其实翻开梅岙村的辞典,曾经一度无“梅”。

大办钢铁,

梅岙无“梅”了

600多年前,梅岙的陈氏先祖从本县白泉村迁来此处时,村名毛奥,村子里只住了单姓毛家。若干年后毛家绝后,陈家独居此地,见山上多杨梅树和若干野杏梅树,就改村名为梅岙。

岁月静美几百年。上个世纪50年代,因为大办钢铁,满山满岙的杨梅树、野杏梅树消失于这场空前的砍伐,于是梅岙无梅了。

梅岙有了今天的梅园,使得梅岙不虚有其名,得归功于村民陈丐国和与他一样热爱家乡的一批能人。

上世纪80年代,当改革春风吹过鲤鱼山那一片荒坡时,村里的一批有志青年在大胆外出闯荡先富起来的陈丐国的带领下,像关在笼里已久的鸟儿呼啦啦飞向辽阔的蓝天搏击风云,于是出现了陈爱义、陈继松、陈宣臣、陈荣区、陈存平、陈文博等一批能人,陈继松还当上了北京温州商会副会长。村里民主气氛浓厚,陈丐国、陈丐寿、陈继平、陈丐永和陈丐忠等人成了村里建设的带头人。村民都很重视文化,全村培养出了数十名大学生,有的留学国外。

同吃过梅岙溪的水、同砍过鲤鱼山的柴禾、同住过瓦房老屋、同牧过牛羊牲畜,这些走出去的人,都没忘记自己的根埋在这块祖祖辈辈洒过汗水的土地上。年年腊月廿八,这些在外的能人们总是风雨无阻赶回家乡过大年。村委会在宗祠两边走廊摆上十几桌美酒佳肴,全村老少围坐一起喝酒,互相拜年。

2006年冬,宗祠里又摆下了酒席,这会,能人们与村干部们又提到了怎样建设家乡的事情。大家提出,虽然一批人在外赚钱,但留在村里的人仍然贫穷,村庄没什么新建设,卫生环境很差,要重建一个全新的梅岙,要三管齐下:宗祠重建,卫生改造,新路再铺。

转年正月初三,几位在外办企业腰包鼓起的人,还有村委、党支委等三四十个人聚在陈荣区家商量。陈荣区提出,建立一个村外委员会,为村里办好事。大家推举陈丐寿为会长、陈丐国为副会长。丐寿马上拍板,梅岙建设要全面拉开。“我出6万。”陈宣臣先开口,大家纷纷表态,这个刚成立的村外委员会把50多万元集资款交到村委会,拉开了梅岙建设的序幕。

随后,这些能人们又陆续集资,共筹集了200多万元,拆除老宗祠建起综合楼,兼做宗祠、老年人协会会所、村民监督委员会会所、村文体活动中心;平毁茅厕、牛栏、猪圈,埋下一条从村西头到村东头的1000米多长的排污管,在村中央建起生态公厕;修复村口池塘、建好村中道路,还在宗祠前建了个大广场,树铁杆挂起国旗;推倒木房建起新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遍植梅花,

让小村名副其实

2007年的一天,陈丐寿请温州的一个朋友来梅岙玩,在她啧啧称赞梅岙村变化的时候,丐寿问:怎样使梅岙人更快地全体富裕起来?朋友笑笑:你家住梅岙,可怎么不见梅花呀?是啊,家住梅岙不见梅,这是缺憾呀!这美中不足之处应该马上弥补!而且,整个温州地区观赏梅花的地方很少。如果在村里建一个梅园,遍植梅花,不仅可让梅岙名实相符,更可让梅花产业带着村民富裕起来——丐寿心头一亮。

当年冬天,能人们又集资6万多元,交给村里,首批从长兴县引进130棵梅花,其中的110棵成年梅花树种在了鲤鱼山青龙坡上的60亩地里,青龙坡被命名为“梅园”。当年腊月花开,不少游人闻讯而来。次年,他们又从乐清引进1000多棵梅花树苗,种在成年梅花四围,形成层次感,以利于观赏。此后,为了引进多些品种,村里派陈丐永遍跑全国各地采购梅花树。到目前,村里能人们共集资60多万元投入梅园,青龙坡上辟地300亩,从安徽肥西、江苏沭阳、浙江丽水、诸暨等地引进了30多个品种的5000多棵梅花栽植成活。

梅花果然是梅岙人的福星。梅园建成,梅岙发展生态旅游,开辟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惠及全村。村外开阔的那片平地建起了“省级高效生态蔬菜基地”,有标准化的野菜大棚83个,产值可观。质量上好的番薯枣、金银花、生姜更是成为游人青睐的抢手货,最近两年每年赏花期一开始就卖断了货。村口又建了梅苑山庄,吃住一条龙接待游客。村里还建了游泳池、钓鱼场所供游人休闲。梅文化书画创作基地的建成,每年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到来……村年人均收入已从2007年的3000元上升到2010年的7000多元,现在,村民的亲戚从外村来走动的比过去多了。过去,村民想方设法要把户口迁出村外,近两年,已定居外地的村民希望把户口往村里回迁。

小小一枝梅,已成为梅岙村民的“财富倍增器”和“心神愉悦剂”,梅岙村民开始了他们的“花样年华”。

梅香绕村,

改变了梅岙人的生活

修竹搭成的高高的山门敞开,山门匾额上大书两个字:梅园。从山门进去,是一条长长的顺山势向上的1500米长的石阶游步道。道两边山坡上,梅树丛疏密相间,梅花灿然。花的颜色有紫红、粉红、鲜红、淡黄、金黄、浅绿、纯白等。“红梅”,形娇媚,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翠绿,整枝映出淡淡的青绿;“玉蝶”,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梅”,深红重瓣,古典精致;“宫粉”,花白略带淡红,轻柔素雅。有双色梅,或红绿相间、或白粉相趣。空气中荡漾着馥郁又清逸幽雅的香气,沁人心脾,难怪诗人说:为有暗香来。

陈丐寿说,今年立春稍晚,何况去年有闰月,许多梅花花期推迟了,有些花苞尚含羞欲放,但也给人以遐想。而像美人梅这样的春后梅,大概要到三月份才会盛开。原来,这些从长兴、丽水等地购买种植的美人梅是梅园里最迟开的花。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照有诗句“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难道今年梅园如诗的梅花顺便诠释了一下徐诗?这些近1米高的梅花树,树皮漆黑而多糙纹,树枝苍劲嶙峋,有的枝条直出、横斜,有的弯曲如游龙,有的疏朗,有的古雅,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啊,就这样用他们枝头新鲜的闪耀,用他们全身的风骨,组合成一个生机盎然、清香满溢的天地,欣然在来往不辍的观花的目光中。

梅园里有一棵古梅,是朱砂梅,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陈丐永从附近山上寻找到的唯一一棵古野梅,四年前被丐永和村民们合力移植到梅园,今年也开花了,在春光中灿烂着古树新花的传说。整个青龙坡如织的观花潮,此处最汹涌。边上有几棵龙游梅、几棵垂枝梅,人们百看不厌,相机“喀嚓喀嚓”不停。一村民说,局部看梅花,应该是在青龙坡龙头位置,该处梅花树最密,多乌梅等,梅花颜色鲜艳、花朵较大,香气最浓。

我们一直上到山顶,从西边后山下去,往村里走,一路上常绿乔木的背景中经常出现梅花身影。而下到村里后,可以看见这个拥有162户人家、586人的村庄里,村容村貌整洁、水泥路宽敞笔直、绿化带整齐大方……连猪都住上了“套间”——全村的猪整齐圈养在一处。人家屋前、路边、石际、墙角、庭院等处,一幢幢新房为背景,孤植、丛植、群植,盆景、切花,到处是梅花像神话中仙女一般闪亮的眼睛,在春日中脉脉传神。看来,不仅梅园开满梅花,梅花其实已占领了整个梅岙,梅岙的山、梅岙的水,都是梅花的天下,梅香绕村,整个梅岙人的生活,已经完全在梅花的馨香温柔之中了。

冬梅入茶,

贵客才能享受的待遇

累了,我们转出村,到梅苑山庄小坐。主人端上一壶梅花茶,只觉一股淡淡的、带着青草气息的清香在鼻端缭绕开来,循香望去,淡黄色的茶水中,数枚彩球似的黄色梅蕾轻悠悠翩然翻飞,待她们陆陆续续在水面上泊定,茶水中数枚梅蕾悄然绽放。金灿灿的花瓣润了水,晶莹如那绵薄蝉翼,如那活泼轻灵的蝴蝶在杯子里悠然飞旋……幽幽的香气,淡淡的温暖,简直让人不忍轻啜。

主人介绍说,这壶梅花茶所用之梅花,并非春天开的春梅,春梅娇艳,但制为茶则香气不足。这梅花茶用的是冰中受蕾、雪里开花的冬腊梅,玉质金衣秀而不娇,冻蕊含香韵味深远。

去年冬至前三日,从村中向东头村外潺潺流出的溪水边的几棵腊梅开花了,这是梅岙冬天最早盛开的梅花。枝枝条条黄灿灿、香喷喷的繁盛的梅花树下,村人开始少量采摘梅花,含雪的梅花,一朵一朵被轻轻掐下来,放在白棉布上,摊开,拿到屋内通风处晾干。雪梅花是不能太阳下晒的,晒走了雪气,将来泡茶不清冽。那经受过雪水滋润的一瓣一瓣花朵,一寸寸将雪气与香气收敛起,缩拢了,包藏起来。然而,花没全干,还有些潮气。冬至之后,太阳晴好的那几日,扫干净一片泥土地,再拿出晾了的腊梅花,摊到报纸上,去晒——梅花经了雪浸,再染上土气,泡茶喝起来,味道里会添一丝绵厚。那时节,似有似无的阳光打到上面,梅花慢慢干枯。拿上好的瓷罐收了,盖上盖子,可以用一年时间慢慢享受这冬日传递过来的温暖和甜蜜了。冬天,观赏期未过,村人舍不得多摘去梅花,所以,冬日制作的梅花,非常宝贵,是贵客才能享受的。

等春日观赏期过后,游人渐少,村人才开始大量采摘梅花,把腊梅枝头的梅花尽数扯下,用文火烘干,使有可能藏到花心里的春虫真正死去,保证梅花能久藏,然后收到玻璃瓶里。那时的梅花也是不能用阳光晒干的,因为阳光不热烈,有些小虫会侥幸存活,那梅花茶就不容易保存了。梅花茶的保质期,跟一般绿茶差不多。最好是一年之内喝完,香气最浓。一年之后,香气会日益淡薄。

近年来,梅岙在温州的名气越来越响,这段时间,每天游人如织,最多时一天有五千游客,人们笑说“人比梅花多”。这考验着梅岙的接待能力。另外,梅园接下来该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也让梅岙人牵肠挂肚。

他们在寻思着:要寻找一个真正懂得梅花养护的人,把梅园打理好;多举办一些梅文化活动,让梅岙多些人文气息;想办法引进其他花树,让梅岙成为一个以梅花为花魁的四季开花的村庄;让村民在家里增设农家乐,以家庭为单位接待游客……

现在,村里已有一些人学会了制作梅花茶、青梅酒和做梅花酒席。丐永说,其实,梅花树全身是宝啊,除了提供观赏外,梅园下一步将开发梅花经济价值。梅的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还能提取芳香油;梅根研末可治黄疸;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制成话梅、梅干等各式蜜饯和梅酱、梅膏等物;梅子入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入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果及树皮还可制作染料;树干材质优良,纹理细腻,是用于手工艺雕刻的重要材料。

期待着梅园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梅岙人会有更美好的“花样年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