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下班后带着小孩在小区公园里转悠,休息日在小区广场上打打球,出远门不放心给保安打个招呼,上网用的宽带依托小区存在……
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小区,我们有理由希望小区生活更加方便、温馨。
然而,现实和理想总会有些差距。面对小区绿化遭到破坏,公共硬件配套设施缺乏保护,物业管理存在缺陷等等问题,我们会有抱怨,也会有很多思考。
今天起,本报楼市版特推出《关注住宅小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小区。
评价一个楼盘品质的优劣,绿化绝对是首当其冲的“硬指标”。绿化面积够不够,布局是不是合理,管理是不是到位,小区里的业主对此自然很关心。又是一年春将到,小区绿化问题再次被提到头等议事日程上来。
小区绿地变菜园
“小区里原本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坪,还有一些花草。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区绿地竟被人进行了开垦,原来的草坪变成了私家菜园。”家住新城某小区的市民钱女士说。
记者近日对市区多个居民小区进行走访,发现小区绿地变菜园的情况不在少数。一些居民选择在小区绿化带种菜,你圈一条,我圈一块;还有的居民将花坛开垦出来,变成自家的“势力范围”,种上大葱和小白菜。
好端端的绿地和花坛成了别人家的菜园子,对此,一些业主表示很不理解。业主张先生说,花坛本来是小区居民的公共绿地,现在却变成了私家菜园,这不仅损害了其他业主的利益,也破坏了小区居住环境。“小区绿化好不好是小区的门面问题,很多想买房的人一进小区看到绿化这么差,连房子都不看就走了。”
据了解,市区住宅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由于物业管理不善等原因,绿化被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一些绿化带被垃圾挤占,草坪树木长期无人修剪,绿化带摇身一变成停车场等。
“绿地被毁,着实让人心痛。”市民王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年纪大了,平时只能在小区里走走,小区绿化多环境好,人的心情也会舒畅很多。可如今绿地不是被毁就是被占,让原本就不多的绿化显得更加稀罕了。
老旧小区普遍“缺绿”
对于老旧小区绿化问题,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所吴剡表示,现在温州市的新旧小区绿化发展很不平衡,老旧小区的绿化水平亟待提高。
记者从温州市园林局了解到,国家对小区绿化有规定,小区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一般而言,新建住宅小区的绿化率不应低于30%,属旧城改造项目的小区绿化率不低于25%。
老旧小区是全市小区绿化的薄弱环节,相对于这些规定标准,我市的一些老旧小区绿化率并没有那么高,因此也很难达到标准。许多地方树木、草坪被破坏以后,得不到及时的补种、补栽。而个别老旧小区甚至连物业都没有,更别谈养绿护绿了。
“除了整体面积不达标之外,小区还没有实现立体绿化,在阳台上、居民楼的楼顶上、小区建筑物的墙壁上,也缺少绿色植物。”不过,吴剡也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小区绿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市不少楼盘开发商开始转变理念,在小区景观营造上下功夫,一些新建小区绿化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景观营造应求创新
为提升楼盘品质,营造良好的小区绿化环境,我市不少楼盘开发商纷纷邀请国内外知名景观设计公司担当设计,并不遗余力从外地移植名贵树种,提高楼盘绿化品质。如中梁·香缇半岛采用了自然园林的手法,巧妙结合地势起伏与建筑形态,营造出可以“森呼吸”的绿色视觉焦点,并利用沿河水景创造出境像丰富的水系生态型绿地景观;京都房开规划了约30000平方米园林社区景观,将园景与生态型湿地公园相融,提升楼盘附加值;外滩国际公馆以“简洁、现代、生态”为设计主旨,意在打造既生态又富有欧式风格的小区。
“在几年前,小区的绿化无非是主干道上种些树,弄些草坪而已。而如今‘绿化’的涵义有了延伸,许多开发商科学布局小区景观,不止有了绿色还有了彩色,犹如一个生态园。”刚搬进市区某新建小区的王阿姨感叹道。“现在不用每天跑公园,在自家小区就可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
“绿化环境是居住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着净化空气、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也是居民的交往空间和活动场所。”天意达房地产公司邵凡认为,园林景观改变的不仅是人的生活本身,还有精神层面,它代表着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近年来,我市新建楼盘园林景观提升较快,园林风格也层出不穷,或欧式,或英式,或法式……不过,园林专家表示,真正的景观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管是西式园林还是中式园林,都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加以创新,实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统一,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
笑银 文/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