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城区中心,何时告别“脏乱差”》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关注。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对被曝光的违规商铺进行查处,并承诺将尽最大力量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力争早日改变中心城区“脏乱差”现象。市民纷纷打进本报“党报热线”88869996倾吐心声,或在瓯网bbs.wzrb.net献计献策。
部门行动:
发放整治通告书
违章店铺遭查处
昨天下午,市行政执法局鹿城一分局中山中队全体执法人员兵分两路,就本报昨天曝光的谢池巷“脏乱差”现象进行综合整治。
●督查劝导
在长约400米的谢池巷上,执法人员一路劝导店主不要随意将餐盒、饮料杯等垃圾丢弃在路面上,并要求他们将店外的所有杂物搬进店内。谢池巷11号前的两个垃圾筒旁,仍堆积着厚厚一层垃圾,塑料袋、餐盒、煤球、纸屑等触目可见,路面上污渍油斑令人作呕。而附近的珍珠岛、津味包点、兰州拉面、回味鱼圆等多家餐饮店将部分柜台、灶台、煤球随意摆放在门前的人行道上,有的甚至在人行道旁装起了用来洗菜洗碗的水龙头。执法人员耐心告知店主将这些物品搬回店内,并劝诫他们切勿占道经营。
●发放通告
在督查劝导的过程中,执法人员还给沿街的每家店铺分发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通告书,提醒所有商家都是“六城联创”等市容环境创建工作的一分子。通告书中详细列明对店铺商家的具体卫生要求。针对各家店铺的实际情况,执法人员还给予具体的指正,并让他们签下承诺书,保证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性。
●查处违章
谢池巷85号“鲜果乐园”,水果展台直接搭在铁门之外,被执法人员认定为占道经营行为,占道面积约为3.25平方米。执法人员直接立案要求店方整改,并通知店主于次日前去谈话,酌情给予处理。让人稍觉可喜的是,该店门前的垃圾已被清扫干净,店员特地在店内放置了两个箩筐,用来削果皮和倒垃圾。
昨天晚上9时30分,南门中队的执法人员对人民路东联大厦后巷进行突击检查,对3家占道经营的小吃店进行查处。在“老字号猪脏粉”店,执法人员在检查后认定,该店将楼间通道占用作为营业房间,不仅如此,该店还将煤球炉、桌椅等物品直接摆放在人行道上,占用了大半个人行道,存在着严重的占道经营行为;该店还将污水直接排入雨水沟里,致使水沟常常被堵塞。该中队对其作出了立案处理。“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对其进行处罚。”中队长杨介聪说。
遭遇瓶颈:
环卫经费待提高
现场取证难度大
●环卫经费缺口大,路面保洁待提升
记者从鹿城区市政园林局了解到一组数据:鹿城区现有环卫工人2800多名,保洁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米,人均清扫面积3800平方米。这样的数据,远远落后于省内的杭州、宁波两地。“差距非常大。2008年的国家标准是人均清扫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缺口将近一半。”该局绿化卫生科科长金宇承认。
造成这一落后现象,很大原因在于环卫经费的投入上。据金宇介绍,在杭州,1平方米道路每年投入的经费为15-16元,而鹿城区平均仅为6.98元,个别路段更少。
投入之少,与开支之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部分市民乱扔垃圾,街道上垃圾不绝,而保洁人员配置却不够,每天光清扫垃圾就已疲于奔命,更不用提清洗垃圾筒或冲洗路面了;市政园林局屡屡发现垃圾筒被盗或被撞坏,本来每年都要更换,可由于缺少资金,破损的垃圾筒也只能将就着用了;住户、商铺上缴的公共卫生费逐年递减,更是严重制约了环卫工作。
●守株待兔很困难,无强制处罚措施
五马中队副中队长侯圣剑告诉记者,类似乱丢垃圾、乱倒脏水等不过是几秒钟的行为,现场取证难度较高,确认当事人身份就更加困难。“我们中队一共才11名队员,不可能一直‘守株待兔’。”因此,在处理过程中,执法人员还是以提醒、宣传为主,若屡劝不止,则一次性罚款50元。说到行人边吃边扔的行为,侯圣剑显得有些无奈:“他们一般都不承认是自己乱扔垃圾,而我们对他们也没有强制处罚措施,只能口头教育。”
部门承诺:
大力度综合整治
保市容环境提升
●市行政执法局五马中队副中队长侯圣剑——
将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不间断巡查的形式,对乱丢垃圾、乱倒脏水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理;对于占道经营,会要求所有商铺“入室经营”,并且做好一条路,巩固一条路。
●市行政执法局南门中队中队长杨介聪——
将从乱吐痰、乱丢垃圾等小事抓起,能劝导则劝导,该处罚则处罚,绝不姑息;调整上班时间,加大巡查力度,针对夜间不文明行为高发时段,进行严管重罚。
●市行政执法局中山中队中队长袁洋——
将于近期对辖区范围内占道经营、乱丢垃圾、侵占城市绿化、擅自设立广告牌以及油烟、噪音污染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在巩固已有成果、全面遏制违章回潮的基础上,对一些拒不整改或屡劝不改的店铺,继续秉持“以严管来触动,以重罚来震动”的原则,保证市容环境的全面提升。
●南门街道办事处市容科科长肖玉萍——
报道中提到“市区莲花路一带没有设置垃圾筒”,原因是该路段在旧城改建后尚未正式验收移交。我们会与旧城改建指挥部继续协调,争取将该地块暂时交由南门街道进行保洁和管理,过几天就给莲花路一带安置垃圾筒,费用统一由街道出。“门前三包”,就是“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可是商家往往只注重店内环境,对店外卫生不管不顾。他们的认识存在误区,觉得每个月定时交了卫生费就该由环卫工人进行打扫。接下去,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保洁和管理力度,同时增强对商家素质的教育和宣传。我们也希望工商、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能够合力参与管理,努力将温州创建成一个宜商宜居的城市。
●五马街道纪工委书记谢剑光——
将尽最大力量推进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对沿街店铺的宣传和教育。
市民热议:
从我从小事做起
相关部门齐管理
●部门合力,加强监督
匿名市民:今天的《城区中心何时告别脏乱差》报道,很有代表性。我的建议:一要质问管理市容环境的有关部门;二要以制度来执行;三要严格管理;四要立法。当然还要加强批评和监督。
网友“一个烂盘菜”:呼唤红袖章重出江湖,逮住一个罚10元。
网友“八度饕餮”:搞个整治小分队,轮流值勤或者罚款。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
●加大投入,提高素质
市民邓兄龙:我发现市区的灰桥电脑市场北面有很多垃圾。还有垟儿路39弄附近、江滨路温州电镀厂东面也有垃圾堆积。希望温州的垃圾少一点,文明多一点。
网友“那些过去”:政府要舍得花钱投入,还需要提高市民素质。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读者林先生:城市的细节决定城市的品位。执法部门也好,环卫部门也好,都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城市环境的细节部分,切勿只从大处着眼。执法部门,得紧紧抓住最细小的违规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劝阻,以小显大,以点带面;环卫部门不能漏过一个角落,彻底进行清扫,这样才够得上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的称号。
网友“拥抱春天”:城市形象人人有责啊!
网友“村雨”:要求商家垃圾不落地,就像学校里做值日一样,垃圾自己拿到垃圾坞倒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