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的傍晚,在文成县黄坦镇培头畲族村,一场经典的畲族婚礼如期举行。带着对“新人”的祝福,数百名游客会跟随畲族歌舞的节奏,融入到喜庆的氛围中。人们对于畲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喜爱,会在短时间里被激发出来。
畲族婚嫁表演的节目,走上“台面”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俨然成为文成文旅结合的一个品牌。“传统文化的挖掘,首先需要人们的文化认同,继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价值。”文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王孟森说,文成文化广博且多元,对当地来说,继承、弘扬、光大的任务很重,而在当下,这份传承的责任,已经通过文化价值的体现成为全民共识。这也为“文化文成”战略目标的打造,奠定了扎实的民间基础。
多元文化的全面挖掘
文成建县70多年,当初由瑞安、泰顺、青田三个县的边界析置而成。这样的“拼凑”,让当地文化有割裂的感觉。而事实上,这种组合,反倒让文成的文化变得更加多元:以刘伯温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北宋名相富弼延续的儒家文化,以安福寺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形成了文成的“三教合一”。加上衍生于本土的畲乡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孝文化等,让文成文化有故事,有味道,有温度,更有内涵。
文成相对偏远,也比较贫困。这些制约因素,使得文成长期来对文化的挖掘不到位。因此,“文化文成”的知名度、美誉度都远远不足,甚至给人“文成文不成”的错觉。
但随着这些年文成经济的发展,文化复兴、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取得了不俗业绩。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和六月十五,南田镇都要举行太公祭,作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这项对先祖刘伯温的祭祀活动已有数百年,延续至今代代不息。但是,单一的祭祀活动,毕竟只有短短几天时间,如何不断扩充内涵和拓展外延?文成县依托刘基文化,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利用。在南田镇武阳村,建立刘基家风家训馆,围绕“重文崇智、怀仁修德”主题,针对刘氏家风“不以言传、而重身教”的实际,努力传承和弘扬文成、南田的核心文化。同在武阳的武阳书院(刘基少年学习和告老还乡给子孙讲学之地),经过重新修缮,免费对外开放使用,每年有近5万学子在此领略国学的魅力,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体验回归传统的庄重。而武阳借助刘基文化内涵的丰富,外在要素的利用,每年会吸引超过30万人次的游客。
除刘基文化之外,这些年,文成对于畲族文化的弘扬也是不遗余力。除了培头村的畲族歌舞晚会,西坑让川村推出的长桌宴,成为了游客的打卡项目。周山畲族乡借助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即将推出梯田长亭宴、畲族药膳、畲家寨等融合业态。而文成对县内四个少数民族村整合创立的“畲之旅”项目,更是彰显畲乡特色、振兴民族乡村的“关键一招”,文成畲族文化体验之旅,将由此形成。
王孟森告诉记者,正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和利用,文化的隐形价值和显性价值不断凸显,这成为“文化文成”战略的先手棋。如今,当地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和76处县级文保单位被最大化利用,50处文保点和14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正在科学保护中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文成也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等。
“文化文成”,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乡土文化的发扬光大
“黄坦糖,珊溪水,铜铃山上月老嘴;南田师,西坑寺,公阳山上吃软柿;平和茶,峃口桥,桂山山顶捣年糕;巨屿洲,周山岭,大峃古道通天顶;二源米,百丈漈,玉壶侨乡跨国亲;双桂酒,周壤药,山水文成乐逍遥。”这首“文成谣”,是对文成17个乡镇的概括,虽然每个乡镇只用了简简单单一个字,却足以看出了文成乡土文化发扬光大的“一字之意”。
公阳乡位于文成县东南部,其文明历史可上溯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境内第三份叶宅、叶大密故居、叶氏宗祠、桥头队叶宅等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好。这些年,当地以“利柿节”作为载体,结合太极宗师叶大密的太极文化,“文成武就”,亮点纷呈;而素有“文成粮仓”美誉的二源镇,则以一个个节庆展示自身的文化底蕴,“梨花节”“尝新节”“山药文化节”等节庆,成为当地农旅新卖点。特别是尝新节,是当地的传统,却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今年10月初的农民丰收节暨己亥年尝新节,将尝新祭祀、丰收鱼灯舞等农业体验活动,重新唤醒了人们对尝新的记忆。而枫情节、梨花节、瀑布节等系列节庆,都在依据自身优势形成“唯一性”。比如依托红枫古道而举办的枫情节,让文成将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70余条红枫古道、共计3000多棵古枫树成了镇“县”之宝;而梨花节的举办,则拉长了梨花到梨子的观赏周期,更让南田、二源等地的梨子提前找到了“下家”。周壤栀子花节、巨屿云江文化旅游节、平和茶文化节等,都围绕自身特色做足文章。节庆,激活了文成的乡土文化。
除了节庆,更多的乡土文化都是具象的。桂山乡围绕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黄年糕做文章,顺利落地集加工、展示、体验等于一体的黄年糕工坊项目;平和乡在茶文化中注入刘伯温元素,推出了系列茶文创产品;珊溪镇投资1540万元打造云江文化街区,新建艺术家作品展示馆、村庄记忆农耕文化展示馆及文体休闲商贸街区,为旅游埋下伏笔;玉壶镇在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之中,默默守护慢的真谛,让中西文化碰撞继而融合;百丈漈镇谋划“浙南离蓝天最近的理想家园”和“动感时尚的旅游集镇”目标,让文化动起来;峃口一江春水、两岸绿道、三岛相连……处处美景;巨屿依托云江秀水十里画廊,做足“水+公园+产业”文章;周壤全力打造欧陆风情宜居宜养特色小镇,以生态优美、景观秀丽、设施齐全、宜居宜养为目标定位;双桂立足耕读文化、宗教文化、畲乡文化,多点结合,开启未来……
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钟建芬告诉记者,山水注入文化,文化带动旅游,这是文化转化过程的最直接效益。“在不背离文化本真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传承的一个方向。”她说,文成的文化脱离不了旅游的支撑,而文成旅游业的发展,又和文化形成须臾不离的互补关系。而秉持这个方向,未来注定相得益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