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6-04-19 00:00:00

本报记者 冉梦蝶

这个春天,温州各地花节相继开幕,一场场鲜花盛宴陆续登场:永嘉梅岙梅园绽放、雁荡山下梨花开、龙湾雅林郁金香成海、大门岛上油菜花灿烂……吸引着市民们纷纷踏青赏花,亲近自然,尽情享受着大好春光。

一场场花节、花宴背后,是各地乡村经济的转型谋划。缤纷花节能否催热乡村旅游,真正带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转型?目前看来,依然面临着不少瓶颈和阻力。

洞头大门

办了八届的油菜花节 引人容易留人难

上月26日,大门岛上举行了主题为“春暖油菜花开,桥通大门看海”的温州·洞头大门第八届油菜花节。据悉,花节当天,就有数千名游客前来,每逢周末,会有两千多辆自驾车驶向大门镇。

大门岛的油菜花主要集中在岙底村、岙面村、甲山村以及兰湖洞等,这几个村呈环形分布在大门镇区周边,从环岛公路以外、黄岙外塘以内的数千亩田地里,都种植起油菜花,盛开时期金黄花海连着海岸线,别有一番风味。

春天盼花节,夏季等天晴,这几乎成为大门岛上每一家农家乐、餐馆老板都念叨的生意经。大门的油菜花节已经办了8年,他们早已习惯在这个季节里准备好食材,磨枪上阵。“人可多了,尤其周末和清明那几天,一天开了将近30桌,人手不够还现找人帮忙。”金川酒楼老板蔡女士介绍,平时一天最忙的时候也就招待七八桌的客人。记者采访了多家农家乐,却发现大多数游客都是预定的中餐,而且一般中午吃完就返程了。

油菜花节为什么会陷入游客看完花吃完海鲜就走的尴尬?当地不少村民都认为,主要是岛上缺少景区依托以及成型的游乐设施,“我们这边也有观音礁、海滩,但没有可玩的点,游客看个新鲜就没了,而且天气影响很大。”甲山村翁女士介绍,油菜花开、天气好的日子,游客会多一些,镇上农家乐竞争很激烈,短短几天的好生意之后不少人就偃旗息鼓了,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同时记者发现,岛上民宿客栈与农家乐数量成反比。“留不住人,尤其是大桥通车之后,游客可以当天来,当天回,开个民宿远不如农家乐挣钱。”大门镇政府工作人员庄素芳介绍,周边村落接待设施普遍落后,游客大多会选择在大门镇上食宿消费,镇上前几年建起了华侨大酒店等宾馆,民宿鲜有人问津。

“这里吃个饭停车都费劲,更别说住宿了。”海景一号渔家大院老板王接投资了近三百万改建传统民居,建立起了这家风格独特的渔家餐馆,如今声名在外。但与他较为成熟的接待条件不相匹配的是周边的交通条件。“环岛路就这么一条,今年春节堵过好几次,停车场也不够用。”王接原本有开发民宿的计划,但目前只能搁浅。

据悉,接下来大门镇会重点完善岛上基础设施,新建环岛路,改善岛内交通,明年还会开建隧道和游人集散中心等。“我们也希望能让油菜花节真正留住游客,为村民创造更多机会。”庄素芳说。

龙湾雅林

打造四季花海 期待“赏”出产业链

2015年2月,温州雅林现代农业园一期工程完工且正式投入使用,当即举办了首场主题花展为400万株荷兰郁金香展,成为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郁金香花展。一时间,温州人的朋友圈都被雅林的郁金香刷屏了。1年后,温州·雅林2016郁金香文化节在春节大年初一隆重登场。占地500余亩,共计超过200余品种的400多万株郁金香花争相绽放,给春节增添花与自然的气息。

能想象得到,接下来每一年,雅林的郁金香都会以花海、花潮的壮观场面出现在游人面前。雅林还设置了国内最长的空中轨道,让习惯了在平地看花田的游客,可以换个角度来欣赏花田的壮美。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比比皆是,让游客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花之美。每年郁金香节,雅林更是推出了多种互动环节,邀请游客一同参与,以期创造更多的消费。

然而,这种精心策划依然摆脱不了赏花旅游对花期的依赖。花期结束,游客的新鲜感逐渐褪去,农业园的流量也大打折扣。“去过几次,觉得很漂亮,但看完也就没了。”温州摄友小张慕名拍摄过雅林郁金香,和不少市民一样,如果未到花期,一般不会考虑去农业园。

“毕竟‘花无百日红’,我们后期也推出了虞美人、黄金菊、彩虹花等花海展,让游客随时有花可赏。”雅林农业园负责人陈彩权介绍,农业园将陆续种植20余类200余种不同的草、木本花卉品种(如郁金香、向日葵、荷花、香草、彩色稻谷、水仙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开放,实现全年有花可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花园。

但龙湾雅林对“花”经济的开发,不仅仅在于打造“四季不同色,十二月月美”的乡村旅游亮点,更想以赏花为契机,延伸产业链,带来更多产品。“雅林除了花,还有无公害蔬菜,游客赏花买花还可以买菜,甚至自己动手栽培。”温州市龙湾区农村技术推广站站长罗利敏介绍,雅林的玻璃大棚无土栽培的面积约1000来亩,除了花卉也会种植蔬菜,每年可向消费者提供无公害水果蔬菜300吨以上。

据悉,在陈彩权的策划中,雅林的项目由农业博览园、农业生产园、花展园、仿野森林园和夜游雅林等五大部分组成,完全竣工后将成为集农业文化展示、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劳动体验、科普教育、农家乐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新亮点。届时,能否让赏花经济“四季常开”?还有待游客与时间的验证。

记者

手记

遍地开花不是“花”

今年的花节格外多,整个春季几乎全部排满,然而看完花就走几乎已经成为常态。

由于天气变化、补贴减少等多种原因,我市很多花田往往都是“昙花一现”。记者从市农业站获悉,今年我市油菜种植面积下降25%左右,曾经全市最大的连片油菜花田——瑞安桐浦万亩油菜花基地,如今种植面积下降一半,永嘉茗岙梯田油菜花基地百亩以上油菜田也已经不复存在。足足办了8年的洞头大门油菜花节可谓“长寿”了。这背后,不乏盲目跟风、缺乏规划等问题,也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亟待研究的课题。

打造“花”经济,并不是为了赏花而赏花,而是要将赏花作为切入点,助推其它旅游产品和产业发展,给游客更好的游览体验。一方面需加强规划,因地制宜完善配套设施,让游客有吃有住有停车位,尽力完善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另一方面则要进行产业延伸,推动由赏花向摘果、一季到四季、纯粹观光向文化休闲的转型升级,拓宽拉长“花”经济的产业链,给游客更多的消费选择。龙湾雅林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期待转型成果。

同时,花节主办方需要考虑的是,花海是可以复制的,同一种花你种得出来,别人也可以种出来,不能复制的是文化内涵和独有的风土人情。在今年的花节中,有些地方比如雁荡山开始尝试结合当地的人文风貌、民风民俗等进行开发,但还是期待主办方能够更进一步,真正跳出赏花、采摘、吃农家乐的固定模式,结合民宿、民俗、景区文化等综合开发,吸引更多外来游客驻留,实现多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