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艺/文
20年来,温州退休高级工程师梅雪俦耗资40多万元,把“研发更为便捷的汉字检索方法”作为人生大事。经过艰苦探索,他发明出一种按笔画笔顺查字的快速“汉字直检法”,并据此编著了汉语《直检字典》,日前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已在温州新华书店和当当网上上架发售。
上周日下午,梅雪俦携《直检字典》,在温州市图书馆举办讲座“五秒可查一汉字的《直检字典》”,详细介绍《直检字典》(“汉字直检法”)的使用方法。天气虽然炎热,市图四楼活动区座无虚席,来听讲座的130多位市民中,既有年仅8岁的孩童,也有年近80岁的老人。
“用梅先生这部字典查字确实很方便,我一定要推荐给孙辈使用。”聚精会神地听了一个多小时讲座后,龙湾区沙城八甲小学原校长杨公本很快学会使用《直检字典》,对于发明“汉字直检法”的梅雪俦,他直叹“不简单!”
“‘梅’有一个异体字是‘槑’,我其实是一个双料的呆子。”讲座结束后,梅雪俦向所有听讲座的人都赠送了一本《直检字典》,此外,他还向市图捐赠了《直检字典》,供读者借阅。老先生自陈:“《直检字典》正式出版面世后,只有被更多人了解、认同、使用,我所做的一切才算有价值。这么多年,我既不为名,也不为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这种历史使命感,让我这个双料呆子坚持到现在。”
“汉字直检法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查字的过程也是学习写字的过程。”
“直检,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检索。”梅雪俦告诉记者,他发明的“汉字直检法”以汉字构造和笔画笔顺为基础,查字的过程就是写字的过程。查字者不用懂拼音,也不用查部首,只要把所检单字按一定规则编成四个数字笔画码,就可以直接快速查字,有效解决查字繁、查字慢的问题。“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初学汉字的一到三年级小朋友,有助于降低小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成年人来说,也是一种方便易学的查字方法。”
《直检字典》长约12厘米,是一本刚刚好能放在手中的小型语文工具书,全书共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8105个,非通用字900余个。用梅雪俦的话说,这本字典最大的特点是对查生字特别有用。“对不知道读音的生字,使用部首法查字相当麻烦,这时候《直检字典》便有了用武之地,可以作为《新华字典》的有益补充。”
《直检字典》的查字规则很简单。即将组成汉字的“一丨丿、乛”(横、竖、撇、点、折)分别用1、2、3、4、5这五个数字码代表,其中,“捺、点”同样用4代表,“横、提”同样用1来代表。因为汉字中“艹、木、竹、氵、口”部首的字较多,为了分流,又分别用6、7、8、9、0这五个数字码分别予以代表。整部字典将所有汉字从"0111"到"9831"逐个编码,并按照数字顺序排列,清晰明了。
遇到生字时,依照“左右型单字,左面取二笔笔画码,右面取二笔笔画码;不是左右型(包括上下、独体、包围),按笔顺取前四个笔画码”这样的编码规则,确定单字的编码,即可很快在字典中检索到相应的字及其读音和释义。
“比如我名字中的三个字,用这种方法查,每个字用五秒就能查到。”梅雪俦向记者做了演示:“‘梅’字是左右型汉字,因为是‘木’字部首,可以先确定第一个编码是7,然后按右边‘每’字的笔画顺序编码,可知整个字的编码为7315;‘雪’字是上下型,按笔顺,取四码,可知编码为1452;‘俦’字,是左右型,先取左面第一、第二笔撇和竖,编码32;再取右面第一、第二笔横和横,编码为11,形成编码式3211。”
《直检字典》出版后,梅雪俦带着字典到处示范、向人们推广,亲戚朋友的孩子、市区小学里的学生教师、小区里的保安和工人,都是他认真推荐的对象。让梅雪俦感到欣慰的是,不少人挺愿意接受这部新鲜的字典,不少亲友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使用《直检字典》,他所住的市区亦美大厦小区里一个搞装潢拉板车的工人,知道《直检字典》的优点后,也专门为儿子买了一本;前不久,梅雪俦到温州市教育研究院办事,在门口等候时,向大门保安推荐随身携带的《直检字典》,结果保安当场将这本字典买下。
“《直检字典》恢复了查字的‘形本位’,有利于牢固掌握汉字结构,这对于文化的传承是有价值的。”
尽管有知音,但是在更多人看来,而今这个动笔写字都很少的年代,一个人潜心20年编纂字典,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没有意义,梅雪俦也因此遇到了不少冷言冷语。
对于质疑,梅雪俦很坦然:“这都是现实的问题,但也见仁见智。成年人本来就很少查字典,何况现在手机、电脑已经具有字典的功能。但是,对于初学者或小学生来说,纸质字典仍然是重要的启蒙者,是手机、电脑无法取代的。”梅雪俦谈到:“《直检字典》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查字时,首先需要掌握单字正确的笔画笔顺。这是一个双刃剑。如果小学生一开始就学会使用《直检字典》,那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笔画笔顺问题。在电脑打字日益取代手写字的当下,提笔忘字是汉文化的隐患。以汉字直检法为基础编纂的《直检字典》,恢复了查字的‘形本位’,以汉字的构造为本,长期使用,有利于牢固掌握汉字结构,这对于文化的传承无疑是有价值的。”
就个人而言,能够编纂一本“在检索汉字上有突破”的字典,梅雪俦也有一种此生无憾”的自豪感:“部首查字法始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至《康熙字典》更为完善,这种查字法沿用至今已近二千年。如今,我有幸发明了一种比部首法方便快捷多的查字方法,虽然历经千辛万苦,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1957年,梅雪俦毕业于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虽然他所学专业是建筑,而且一辈子也是在建筑行业工作,但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语言的兴趣和天赋,让他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才智回归到文字方面的研究。
“1996年,也就是在退休前两年,我开始学电脑打字,当时流行五笔输入法,虽然好用,就是记不住。于是,我就开始考虑怎么样能改进编码,由此便研究起了汉字编码,并开始涉足字典编纂。”事实上,早在梅雪俦念大学时,就曾研究过文字改革,即汉字拼音化。“这个经历对我以后发明‘梅码’和‘汉字直检法’有一定启发。”
经过几年探索,2002年,梅雪俦了发明了用于计算机键盘输入的《梅码输入法》,获国家专利。以此为基础,梅雪俦尝试把数字笔画码运用到汉字检索中,编纂出《现代汉语直检字典》,并于2003年12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为了进一步简化查字方法,梅雪俦之后继续钻研他理想中的“汉字直检法”,如今终于编成《直检字典》。
这期间,梅雪俦说,“我经历了不断自我否定的痛苦、最后研发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建筑和汉字融会贯通的乐趣。”
在建筑行业多年的工作、学习,让梅雪俦极为熟悉房屋的构造,这启发了他深入理解汉字的构造。1967年,梅雪俦亲手设计了跨度达24米的温州汽车西站,当时的温州,还从没建过如此大跨度、大承重量的屋架,那时也没有计算机,所有的相关数据完全靠梅雪俦手算。之后,汽车西站建成运行了几十年,从未出过安全问题,谈及这些,梅雪俦认为科学严谨的态度至关重要,“我在编纂《直检字典》时,也本着这种精神,诚惶诚恐,唯恐出错误人子弟。”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改进字典,希望汉字直检法能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同。”
编纂字典,是费时费力的辛苦活。
在编纂字典的日子里,梅雪俦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吃完早饭就开始,吃完中饭,午休一会又开始,晚上时常弄到10点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梅雪俦的爱人、十二中退休老师陈素芬说,老伴这20年来,除了去日本旅游过一次外,几乎很少出门,房子里都是一摞摞的书稿。她很心疼,就怕他搞垮身体。回望来路,梅雪俦深情地说,“如果没有爱人的支持,就不会有《直检字典》。对她,我内心非常感激。”
梅雪俦编纂的《直检字典》共收入9000多个字,比《新华字典》多416个字,本来在2014年已经定稿,即将出版之际,国家在2015年发布了最新规定的8105个通用规范汉字,梅雪俦立即撤回书稿,对照最新规定,将字典里所有汉字一个个重新确认或调整。
在汉字的释义问题上,梅雪俦对每个字,都综合了国内各种权威字典或辞典的释义。“因为单字和词语的解释不能全部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辞海》等相同,否则就是抄袭。但字词的释义又必须有根据,应该是通用的和社会公认的,所以只能综合这三部字典的释义。这是很难的。”
《直检字典》出版前夕,他在报纸上看到中央最新规定:考虑到恢复历史原貌,将黑龙江省的一个地名“爱珲”,恢复成其历史名称“瑷珲”。于是,梅雪俦在字典中解释“瑷”字和“珲”字时,都用了这样的注释:“瑷珲,地名,在黑龙江省。”
值得一提的是,梅雪俦编纂的《直检字典》,还特别收录了国内所有字典尚未收录的流行字“囧”,并释义:“现在流行把‘囧’作为‘窘’的借代字,意为‘困境,为难,难堪’。”
因为繁琐的工作,在《直检字典》即将出版之际,梅雪俦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他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对书稿进行修改、校正,这部凝聚了他20年心血的字典,在他心里比自己的生命还贵重。
采访结束之际,梅雪俦给记者讲了和氏璧的故事:春秋时期,卞和两次献美玉给两代楚王,却被砍去双脚——
“当然啦,我没那么悲惨!因为毕竟还有很多知音认可我的这部字典。”说到这里,老人笑了。他相信:作为新生事物的《直检字典》,人们对它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改进字典,希望汉字直检法能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