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文始祖 迹存千古

2020年12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4-05-14 00:00:00

瓯越之地,人文荟萃。历史上,无数文化名人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印迹,如今已成为城市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追寻这些文化名人的踪迹,去寻找温州的文脉,发现温州独特的人文之美。 ——编者

本报记者 南航

【一】

五一假期,眼红着别人远走高飞各大风景区,在隔了近十年后,我独自重访新翻修扩建的东瓯王墓。在葱郁的瓯浦岭山脚,如果说之前的王墓是一座“青冢”,如今则变身为“黄陵”。

神道门是高大的仿古式牌坊,四柱矗立,正中匾额上繁体楷书阳刻“汉东瓯王墓”。沿着笔直的神道进去,两旁依次侍立着石羊、石虎、石马与石武将、石文臣翁仲,后面的石阙与碑亭,也皆成双成对,一股王者气象扑面而来。走上祭坛,不同于记忆中以青石为主、有金銮殿感觉的壁龛式,新墓室改造为一座平坦的花岗岩方台。放眼周围,石构建筑整体呈现浅黄色。

左侧碑亭里立着新修汉东瓯王墓碑,简介着驺摇事迹。有一男一女游客弯腰默念着文白混杂的碑记,我很想揪住他们,插嘴道,呔,从战国、秦到西汉,见证了三朝风云,从秦始皇、西楚霸王到汉武帝,亲历了战争烽火,东瓯王代表的并不仅仅是驺摇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个拥有着温州历史上最高爵位、最早真实人物的显赫家族,一个被后世众说纷纭,在正史里流传下铁血往事的古老家族。

【二】

公元前四世纪,勾践之后、越王无彊在争霸战争中被楚威王打败身亡,《史记》载“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无彊的一支后裔在今浙南建立了东瓯国,称为东瓯王,并改姓为驺。前222年,千古暴君嬴政铁蹄踏平六国。第二年,他吞并六合,一统天下,东瓯国被划入大秦帝国闽中郡。

前209年,狼虎之秦以其残酷无道,逼得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各地风起云涌。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项羽与刘邦。被暴秦废为君长的当时的东瓯王驺揺也见机而起。前206年,刘邦入关灭秦后,崛起为义军领袖的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将领,大小共封了近二十个王,王位惠及秦朝降将与六国王族后裔,但没有驺揺的份。

反秦起义才哗啦啦落幕,楚汉争霸就紧锣密鼓上演。驺揺选择了佐汉抗楚。历经三年的血肉横飞,尸积如山,项羽四面楚歌里,十面埋伏中,纵八面威风,也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乌江自刎。灭秦灭楚有功,“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汉惠帝刘盈三年(前192)夏五月,《史记·东越列传》记述,“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揺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白话之,就是推举汉高祖开国时越地将士的功劳,都说前代秦闽中郡的驺揺功劳多,民众都“粉丝”他,于是册封他为东海王,建国立都,都城在东瓯(今温州),按旧俗称为东瓯王。王国范围涉及今温州、丽水、台州三地。

归附着西汉王朝,重新建国的驺揺带领百姓筚路蓝缕,开发繁衍,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经济文化得到史无前例的大发展。驺揺去世后,王位递传至前138年,《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注明当年“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处庐江郡”,东瓯国自此被取消。到了南朝,史学家姚察引用《永嘉郡记》,温州尚保存着东瓯王都城,还有亭,“积石为道”。

【三】

因为驺摇的开发重兴之功,百姓尊之为东瓯人文始祖,历代纪念祭祀不绝,后世又称为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最迟到明天顺年间的《大明一统志·温州府》里,温州市区不但建有东瓯王冢,还设有东瓯王祠。

东瓯王冢据明代《岐海琐谈》原有五处,最确切的是“在府城西五里,地名瓯浦”。明代《弘治温州府志·丘墓》说得更详细:“东瓯王冢,在永嘉孝义乡西山瓯浦山侧。其坟居山最高处。昔传有杜蜂如拳大,护其冢。”站在祭坛上,环顾如今的东瓯王墓平摊在山脚,无疑明代之后,即使传说中拳头大的杜蜂(疑为土蜂)仍蜂拥而来担任守护神,墓还是被迁移了。到了清代,在瑞安诸生林齐鋐的诗里,周围景色已是“白杨跨断桥,欸乃冷烟水”,颇有些萧瑟荒凉。

同样被迁移的,还有东瓯王庙,还是据《大明一统志》,“东瓯王祠在海坛山”。《弘治温州府志·祠庙》续写道,元至正十八年(1358),方国珍侄儿方明善率兵盘踞温州,把海坛山脚永宁巷的天宁寺占为营垒,也在山脚巷内的王祠于是被废弃,明洪武初年在原址重建,后迁到市区状元坊,成化十三年(1477),“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征明之父文林在温州当永嘉县知县,奏准将市区祭祀东岳大帝的东岳行宫改为东瓯王庙。虚幻的东岳大帝难以PK真实的东瓯王,即便有泰山压顶之势,东瓯王再次搬新家,最终安居现在的华盖山山脚。

【四】

记得十年前,我曾经走过曲折的小巷,沿路打听,好不容易摸索到东瓯王庙,愕然发现明洪武初年开始,钦定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被温州民众祭祀巡游的他,只剩下一个紧闭的门台与两旁的旧楹联。门台里是市聋哑学校,也就是说门台被当成了校门,虽然庙被列入市重点文保,但驺揺俨然沦落成看门老伯。

今年初春,午餐后的我散步消化,选择了单位附近新修的它。跟十年前吃闭门羹不同,这回轻车熟路找到,庙门大开,焕然一新。“画野分疆,瓯脱江山开辟早;务农兴业,海隅民物阜康初”,“报仇雪耻,地辟瓯邦,茅土分封崇祖国;震古烁今,灵昭华盖,城池巩固赖神功”,旧楹联都还在,一句一点赞,浓缩了驺摇功绩的精华。

长驱直入,踱过放生池,雄伟的主殿里红灯黄幔,金碧辉煌,峨冠博带、高达五米的东瓯王彩色塑像端坐正中,左手握简,右手搭膝,睿智的目光俯视我。对照历史上的他戎马一生,武将出身,终至封王,我疑惑他怎没有穿盔甲,也没有戴冕旒。

主殿后面是两层的东瓯国历史陈列馆,门扇两旁挂着两副金字楹联,加上主殿内外多副金字楹联,以及大门口的楹联,新旧楹联可谓赶集来了。不禁想起偌大的东瓯王墓园里外竟没有一副楹联。《红楼梦》里大观园落成,贾珍、贾政、众清客商议园中“各处匾额对联断不可少”,驺摇有灵,是否觉得庙的华丽装饰与墓的过于简朴形成悬殊之别呢?

小贴士

>>>

东瓯王墓地址:鹿城区双屿街道瓯浦垟村东瓯路,鹿城区看守所隔壁,公交107路终点站附近。

东瓯王庙地址:鹿城区华盖里,墨池公园对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