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画艺流芳有传人

2020年1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温州日报 2010-04-29 00:00:00

人物

侯传芳,经商之人却走上从艺之路。从2008年获得第三届中国钢笔画金奖到如今画册的问世,他这条路走得非常踏实,半百之年实现了人生的嬗变。明天下午,由鹿城区文联主办、鹿城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侯传芳画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首发式,将在新南亚大酒店举行。

张帆

在温州商界,提起企业家侯传芳,谁都知道他是个在商海叱咤风云的人物。生意上他一人涉及三大行业,且行行获利甚丰。也就是这位人称“侯总”的中年汉子,50岁那年,实现他人生的嬗变,开始退避红尘的喧闹,专心玩起画来。这玩画嘛,是因为他看中了绘画艺术中包含的绵润醇芳,可以帮他脱胎换骨,换一种活法——侯传芳如是说。

钢笔画获金奖

玩出了新花样

侯传芳玩画玩得从容淡定,却偏偏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境界。2008年9月22日,由中国钢笔画联盟、中国美术报、文化部世界民族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第三届钢笔画展上,侯传芳的钢笔彩画《春夏秋冬》一举获得金奖。评委们的一致结论是:能以中国画写实、形似为画的主导思想,发展成精工细刻的独一无二的钢笔画画风。当时,有位专家戏言:这个温州商人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新画种也未可知。

这话说得有点道理。如今的侯传芳,从企业家到画家,从全国获金奖到画作结集出版,他对他所独创的“侯氏钢笔画”的精髓似有参悟,深谙“笔墨意境高下,取决于画家的学养与人格高下”之理,平时里格外注重自己修养与学识的积淀,努力想从草根画匠成为一名心无旁骛、有造诣的画家。

少时痴迷绘画

异国初试牛刀

少年时,侯传芳就有作画的天赋。他痴迷小人书,每当得到家长给的几分钱,便在小人书摊前一呆就是一个下午。什么三国、水浒、封神、西游等等,反反复复不知看了多少遍,那些人物的线条勾勒也就在他的心里头活着了。他说在小学时,还遇到了一个好的美术老师——邵老师。邵老师时常指导他画画,还不时多给他一些画画用的本子,这对他是个不小的鼓励。因为家贫,他年纪轻轻就辍学进了五马街道办的“前进工艺羽毛厂”画蛋,后来也画仕女、山水。没有拜师,属于无师自通型。那时画一个蛋才赚9厘钱,10个蛋才9分钱。他到现在还经常夸口,说他有一手做得动物标本的好手艺,不管什么,都能做得栩栩如生。

改革开放后,侯传芳便投身商界,行走江湖。干过物流、餐馆、房地产开发等等。说起来,他迷恋上钢笔画,恰来自偶然。2000年,侯传芳在莫斯科做物流、外贸生意。在他居住地附近,有一条艺术大街。一有闲暇,他就会去逛一逛,看一看。来自世界各地的草根艺术家都在那里摆地摊卖画,他看到了许多老外喜欢的钢笔画。一个想法如闪电般撩过他的脑海,何不用钢笔试着来画小时候留在脑海里的三国、水浒、封神、西游里的人物呢?于是,在异国他乡,为了打发寂寞,更为了好奇,他拾起丢弃多年的绘画技能,用钢笔在铅画纸上采用白描的手法画连环画。没想到,生意居然不错,一张也可卖3-15美元。从此他便迷上钢笔画,一发不可收拾。

探索艺术世界

寻求“侯式”风格

2003年从俄罗斯回国后,侯传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远离生意场的灯红酒绿,躲进他的“留香阁”,以寻找自己艺术心灵的归宿,实现自己人生的升华。

然而,搜遍国内的资料,居然找不到他心目中的钢笔画的教材。联系了桂林美术学院钢笔画的罗克中教授,罗教授给他寄来的教材,都是些西洋风格的范本,也不符合他的理想。侯传芳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要借西方钢笔画刚劲流畅的线条,结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柔和自然、追求写意的特色,寻求一种和谐之美。他想在继承和拿来之间,探寻亦真亦幻、亦中亦西的“侯氏钢笔画”的风格,并以更宏观的视野来导引和把握他的这一风格体系的形成——这是他的野心。

于是,侯传芳拟以古人为师,追求宋元文人画的画意;以天地为师,从淙淙流泉里款款道出自己的内心独白。在他的画里,文人情趣、笔墨况味不仅仅停留在追求钢笔画的技法上,而偏重于从更深刻更宏观的角度来标明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与艺术特质。

他还从读金刚经、泡功夫茶中寻觅、发现、审视、冥想、反观,来领悟人自身的品格力量,把天人合一的思维引进艺术创造之中,始终把他创作的主体意念作为生命灵魂的表象来对待。他说:“禅”所谓的“随物赋形”,其实应该是“随心赋形”。“随物赋形”虽然是自然而然的境界,终究是空空洞洞,杳杳冥冥,一念无有,一丝不沾。“随心赋形”则能达到意渺渺于白云,心荡荡乎流水的境界。画家在这里取融于禅宗的“无念”哲学,而自成一种空灵澄澈的美学境界。纵观中国绘画的实践,也不乏文人化的禅僧画家,如南宋的玉涧、元初的温日观、法常皆是把“禅宗”观念运用于绘画实践。

解决了创作的风格定位,侯传芳开始寻找各类适合他画风的纸张、钢笔,最后选用了中国的泥金、泥银宣纸,日本的彩色钢笔。就连裱画技术的革新和装画镜框的选择这样的细节也进行了充分考虑。这些工具材料的选定,是他反复琢磨比较其性能,才得以确定的。正是这些材料、工具的运用,使得他的成品画在视觉上一扫钢笔素描的印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钢笔彩画的世界,精致、婉约而雍容大度。

笔墨亦拙亦雅

境界自然天成

归纳起来,侯传芳的钢笔绘画特点有二:一是雅,表现为书卷气和笔墨二者的高度结合,而笔墨又需继承一定的传统,他的绘画从题材到艺术构思、笔墨运用都体现了雅的风格。二是拙,生拙、古拙,意味着不逞才,不使气,它贵在敛约,而敛约更合乎儒家“中和”之道。

翻读他的画册,你会发现他所有的画,删繁就简地借一种包容天地人的意象结构来放大了宇宙大生命的形而上的可感性,以自己特有的智慧和感悟折射出对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体验。

观其《蓬莱仙境图》,作者选择较低的视平线来体现大海浪花的特色。画中岩石的重笔刻画与树木的简洁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很佳的纵深感。描绘出仙境里一般要注意动静结合才能体现出的幽静环境的质朴,而对远处海市蜃楼的勾勒则很有立体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动态的刻画,使画面陡然有了生气。就是这张画,他每天画16个小时,足足画了7天,这耐力、定力不由得人不佩服。

《枇杷》是一幅描绘枇杷成熟的小品,画风与之前的作品有明显不同。这幅作品在用白描手法的同时,大胆地采用了铺涂法,使画面的层次更加突出,并通过枇杷的黄颜色和由线条的轻重疏密组成的调子来表现物象,使整个画面有很好的空间度。

仕女图《李清照》则引入了书法的笔墨情趣,是一幅典型的含有书法笔意的钢笔画。我们可以从花窗和树枝的勾画中,看到楷书用笔的藏露特点;在人物裙裾飘飘与石头小径的勾画中,则带有明显的行书使转痕迹。

侯传芳非常赞同王维的“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和张彦远的“运墨而具五色,谓之得意”的观点,并认为“墨以集聚之变为显其韵味”。因此,他用钢笔来 “串”画面时颇为讲究,浓淡枯湿,变化丰富,即便是以纯墨构成,也同样给人以笔力遒劲,潇洒俊秀,层次丰富的视觉美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