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下网格,就是利用检察职能优势,针对群众诉求,开展释法说理,帮助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9日下午,进网格人员安排的通知刚一下发,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机关办公室党支部第一书记、代检察长恽爱民就带头来到网格联系点崇川区学田街道学田北苑社区,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并对社区“事件上报”“警网联动”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检察长进园区、进项目、进企业,检察干警进网格,市检察院通过建立机关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着力发挥领导班子示范引领作用、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警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的良好氛围,努力为实现决战“过万亿”、夺取“双胜利”目标作出更多检察贡献。
深入基层,为“双胜利”贡献检察力量
10月27日,恽爱民带队来到中天科技集团位于如东河口镇的中天科技智慧一厂,进入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听取企业法治需求及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这样的检企零距离交流,是市检察院“两个行动”计划的贯彻和落实。今年9月以来,市检察院紧紧围绕问计问需、司法办案和风险预防三个层面,先后研究出台了检察长“进园区、进项目、进企业”和“网格+检格”联动融合建设两个行动计划。
市检察院每位领导至少挂钩联系1个国家级或省级开发园区、1个重大项目、2家重点企业,挂钩联系要做到“重要法律法规颁行必进、刑事司法政策调整必进、涉企重大案件必进、跨辖区法律事务必进”,“三进”计划明确要在全市检察机关推行检察长定点定向联系、开通服务直通车、重大涉企案件办理、“一案一评估+公开听证”等10项工作机制。自9月启动以来,两级院已开展走访活动近百次,为企业解决问题数十个,开展法治宣讲活动16场,得到企业一致认可。
“网格+检格”计划则要求两级院干警自觉融入网格,以点带面打造覆盖全市的“检格”,共同参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深化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纵深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目前,市院138名干警已安排对接27个社区的147个网格。
“开展‘两个行动’是检察工作政治性的内在要求,是检察业务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检察贡献度的重要内容。”在“两个行动”的部署推进会上,恽爱民要求全体检察干警,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重点,统筹融合推进,强化数据赋能,注重协作联动,突出考核引导,全力推动“两个行动”落地见效。
强化监督,精准保障“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启东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案金额3900万余元的串通投标案时,对提起串标犯意、实际操作串标行为及有前科劣迹的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起诉,对11家涉案民企和24名犯罪情节较轻的串标参与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得到高检院及省委主要领导点赞。
“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涉案企业轻装复产,必须落到每一件具体案件上。”市院党组副书记、机关第一检察部党支部第一书记、副检察长李宁多次说,对待这些案件要具体分析、实地勘查、综合评判,并以公开听证方式释法说理,既接受监督,又警示潜在违法犯罪、教育社会,提升司法公信力。
聚焦服务保障“决战过万亿、开拓新境界”的新使命,检察机关坚持把党建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融入监督办案全过程,推行“检察开放日”、人民监督员、“党代表工作室”等制度,切实通过司法救助、法制宣传、惩治犯罪等实际行动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服务保障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不断强化办案监督,对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共批准逮捕各类影响非公经济发展案件11件18人,提起公诉14件31人;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依法不批捕26人,不起诉141人;对在押民营企业涉罪人员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监督办案机关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5人。针对涉企刑事案件“立案难”开展专项监督,依法监督立案3件,并充分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综合运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手段办理涉企案件87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党建融入,提升检察工作群众获得感
什么是校园欺凌?新型毒品长什么样?如何善用网络?……10月14日,市院党组成员、机关案件管理部党支部第一书记、副检察长房栋走进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一次精彩的“检察宣传进高校”活动。全校4000多名学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观看,反响热烈。
打造“检@正义”“双领皋检”等党建品牌,完善多元化“阳光信访”服务平台,依托12309、苏检e访通,打造“家门口的检察院”,其目的都是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在市检察院的院子里,一处工地格外扎眼,“这是我院新的检察为民服务中心,正在进行信息化改造。”市院党组成员、机关第三检察部党支部第一书记、副检察长唐旭东说,坚持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的宗旨,就要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时代潮流,主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快捷、更有效、更优质的智慧化、“一站式”检察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