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通日报 2020年9月1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当前,面对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全方位打压,面对我国新冠疫情常态化下,如何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难以不断前进。只有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才能对这些矛盾和风险的产生及其可能性,作出辩证全面的分析预判,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在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中赢得未来。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攻坚克难的思维法宝。当前,辩证思维能力越来越成为领导干部急需掌握和提升的一项执政能力。领导干部如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笔者认为,重点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练好“看家本领”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灵魂,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对党的“忠诚度”和对党的事业的“执著度”。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提高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强哲学理论学习。辩证思维作为哲学思维的核心内容,旨在寻找万事万物背后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哲学理论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的规律,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和自觉。通过哲学理论的学习,树立万物“无独必有对”的世界观;树立万物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的发展观;树立万物“参差不齐”的矛盾观。二是研读马列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因此, 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也要把认真阅读一些马列经典著作摆在重要位置。比如,重温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等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智慧滋养。三是要重点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胜利前进的行动指南。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加鲜活的思想魅力和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只有把这个科学理论体系领会好把握好运用好,才能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社会实践,提高驾驭本领

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最终来源,辩证思维不仅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提高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实践既是提升从政道德境界的大熔炉,是培养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的大课堂,更是检验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实践的起点,是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是了解社情民意,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的基本途径和过程。通过调查研究,从而使领导干部思维多一点深刻、少一点肤浅; 决策多一点全面、少一点片面;工作多一点远见、少一点短视,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二是要勇于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反复强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领导干部注重社会实践,就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要有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锐气。三是要深入进行思考。运用好辩证思维方法进行深度思考,本质是对来自实践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是理性之火对原材料的深度提炼过程。当前,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多重国家战略在南通交汇叠加,特别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南通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疫情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等重大课题,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进行深度研究思考,以谋求将南通确定的宏伟蓝图在江海大地转化为生动的现实模样,谋求南通实现新跃升。

三、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各级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的获得,从根本上说还要靠学习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群众实践经验和智慧是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一是要在实现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零距离”上下功夫。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走进村落、走进院落、走进民舍,了解群众所爱所憎、所思所虑、所愿所盼,充分感受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点对点地破解群众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面对面地解决基层群众所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二是要在吃透“上情”“下情”“内情”和“外情”上下功夫。创造性地把上级要求与具体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把借鉴外地经验与尊重本地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三是要在脚踏实地多做实事上下功夫。要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时时处处坚持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尽最大责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尤其要高度关注、热情帮助困难群众,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四是要在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观念,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群众反映的事情不推诿、不拖延,始终保持与群众所需相向而行,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多从群众角度考虑,主动当好“店小二”,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